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①。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②,襄王呼而问之曰:“汝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汝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战国策·齐策六》          
注:① 征:证明。②贯珠者,采集珍珠的人。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单之立疑:迟疑
B.襄王之恶:憎恶
C.不早图,恐之后:落在后面
D.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之谷:给粮食吃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齐破燕今有一言,可解燕国之患
B.出不能行,坐沙中燕、赵、韩、魏闻之,皆朝
C.王不如以为己善于是相如前进缶,跪请秦王
D.赐单牛酒,嘉其行不知又汉,无论魏晋
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欲使后车分之(以)衣。
B.田单之施,将欲以(之)取我国乎?
C.(皆)称寡人之意。
D.(单)乃使人听于闾里。
小题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直接表现贯珠者的智慧的一组是
①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
②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③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④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⑤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⑥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④⑥D.④⑤⑥
小题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燕之后,“田单之立疑”,为后来襄王猜忌他埋下了伏笔。
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君臣关系出现危机。
C.襄王呼贯珠者而问之,表明他渴求一个能给他出主意的人。
D.闾里百姓的话,显示出贯珠者的智慧使君臣危机已趋化解。

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C
解析

小题1:“落在后面”不符合襄王此时的情感,应是“来不及(除掉)”。
小题1:都当“趁机”讲。A:前一个通“已”,后一个当“认为(让)”讲。B:前一个当“在”讲,表静态;后一个当“到”讲,表动态。D:前一个当“于是”讲,表示两个动作前后相承;后一个当“却(竟)”讲,表转折。
小题1:应该是“襄王”。
小题1:贯珠者的智慧在于三言两语就化解了一场君臣之间的危机,也免去了自己的***身之祸。直接表现他的智慧的就是他给襄王出的主意。①句只是襄王发现贯珠者可能听到了自己的自言自语,召他来询问。④句是襄王的做法。⑥句是百姓的反映。
小题1:“襄王呼贯珠者而问之”是恐怕自己心中的秘密被人知道,已经暗伏下***机,而不是想找人出主意。
举一反三
文言文(本题共5小题,共22分。)
书鸡鹤事             
(明)王世贞
余恒以未明起礼诵,而虞不获①。时童子买一鸡,犹稚,久之始能啼。然不为置敌偶,不辨其能斗与否也。园丁以一驯鹤至,步中庭饮食自如。鸡始自匿不敢近,已就食焉而稍亲,已又若有竞者。鸡倏起搏鹤,鹤喙其冠而举之,数掷乃下,冠血涔涔流矣。鸡复奋翼起,高与鹤齐,然不能突其喙而入。鹤复喙翼而举之,又数掷不下。童子为解之,鸡尚竦身自淬砺也②。已,复如前,则为鹤所蹈,而数喙其翼。童子惧其遂毙也,抱而去,息之它所。
浃晨③,鹤复食庭中鸡匿身松柏间忽然从后奄至趣其后距鹤惊不暇反顾而走则追逐之走愈急逐愈劲匿跳入水中乃已。又明日,园丁复以鹤之雄至,谓戾足⑤以刺五尺童子者。鸡复持击前鹤法击之,则改遁愈甚。自是鹤匿林,左右探伺,计惟有走而已。
嗟夫!鹤之形,高五倍于鸡,其大三倍之,其力四倍之。鸡不以不相当,故逆;自沮斗而不以伤,故退却。从容以定其气,多方以图其间,掩其所不备,攻其所不能,顾破其胆,使不复振。夫岂直悍勇矫敢哉?厥亦有胆智焉,季路之所以饰而冠也。彼二鹤者,但植立毋缩,一喙足以逆十距无难也。计不出此,而不羞走者,何也?汝⑥独不忧夫摩空之雕,俯而尽汝技,汝不血肉乎?(略有删改)
注释: ①虞不获:担心做不到。②淬砺:磨练砥砺,准备再战。③浃晨:次日早晨。④趣:通“促”,逼近。⑤戾足:犹翻足,举足。⑥汝:谓鹤。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不为置敌偶:对手
B.一喙足以十距无难也逆:迎接
C.汝独不忧夫空之雕摩:接近
D.破其胆,使不复振顾:回头看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余恒未明起礼诵从容定其气
B.自沮斗不以伤鹤复喙翼举之
C.汝独不忧夫摩空雕园丁复以鹤雄至
D.已又若有竞彼二鹤,但植立毋缩
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鸡)已又若有竞者B.使(鹤)不复振
C.(鹤)走愈急,逐愈劲D.(鹤)自沮斗而不以伤
小题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写鸡鹤搏斗,鸡三斗三败,写法并无雷同。“冠血涔涔流矣”,生动形象,鸡惨败之状如在目前。
B.鸡与前一只鹤角斗失败后并不气馁,而是细致周到地观察后一只鹤疏忽之处,一举偷袭成功,使鹤藏匿于树林中,不敢轻易出来活动。
C.文章最后一段,一方面议论鸡之所以胜,另一方面议论鹤之所以败,全面而警策,在对比中引发人们的思考。
D.文章以小见大,通过鸡鹤决斗鸡反败为胜的故事说明了弱小者可以凭借勇敢和智慧战胜强大者的道理,也对怯懦少智一味逃跑者提出了批评与警告。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鹤复食庭中鸡 匿 身 松 柏 间 忽 然 从 后 奄 至 趣 其 后 距 鹤 惊 不 暇 反 顾 而 走 则 追 逐 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复如前,则为鹤所蹈,而数喙其翼。(4分)
②厥亦有胆智焉,季路之所以饰而冠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昌初仕致仕:做官。
B.居易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集燕:通“宴”,宴饮。
D.不尚艰难艰难:艰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权贵有嫌出位 /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放纵诗酒 / 家祭无忘告
C.鸡林国行贾售其国相 /青,取之于蓝,而青
D.刘宾客齐名 /不欲廉颇争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3分)
②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4分)
③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害之言。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闻而自责曰:“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卿本无***心,何为相谢!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性宽厚,皆此类也。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选自《隋书》)
注:①社:指祭祀土神的日子。②阋(xì):争斗;争吵。③埒(liè):相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对之坐,终日不倦危:端正。B.至于亲宾来萃:停留,拜访。
C.值年谷不登:丰收D.士谦竭家资罄: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李士谦“性宽厚”的一组是(   )(3分)
①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②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   
③穷困所至,义无相责        ④ 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   
⑤古人所尚,容可违乎        ⑥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李氏家族的人曾经到李士谦家里聚会,闻其言,睹其行,他的君子风范,让老老少少都
肃然起敬,不敢随便。
B.李士谦家里十分富有,他不须节俭,所以常常把救济别人作为自己的事情。
C.李士谦处理事情公正不偏私。家仆不幸被掐死,他认为对方不是故意***人,不但没有扭
送官府,反而劝对方远走他乡,以免被官吏拘捕。
D.李士谦为人豪爽,乐施好善。同乡人无力偿还粮食时,他烧毁借粮的契约,勾销债务;
有力偿还粮食时,他拒收,一无所受。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5分)
(2)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①。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沙②。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晋书·李密传》节选)
[注]①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造诣。②虫沙: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
小题1:下列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刘终,服,复以洗马征至洛阕:破,缺
B.孔明言教何碎:破碎,国破
C.周门人之游夏方:把……并列,等同
D.孔明与言者无己敌:敌对
小题2: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3分)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④B.②③⑥C.②③④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
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3分)
(2)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3分)
(3)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勔,苏州人。父冲,狡狯有智数。始,蔡京居钱塘,过苏,欲建僧寺阁,会费巨万,僧言必欲集此缘,非朱冲不可。京以属郡守,郡守呼冲见京,京语故,冲愿独任。居数日,请京诣寺度地,至则大木数千章积庭下,京大惊,阴器其能。明年召还,挟勔与俱,以其父子姓名属童贯窜置军籍中,皆得官。徽宗颇垂意花石,京讽勔语其父,密取浙中珍异以进。帝嘉之。后岁岁增加,至政和中始极盛,舳舻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置应奉局于苏,指取内帑如囊中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延福宫成,奇卉异植充牣其中。勔擢至防御使,东南部刺史、郡守多出其门。所贡物,豪夺渔取于民,毛发不少偿。士民家一石一木稍堪玩,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未即取,使护视之。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人不幸有一物小异,共指为不祥,唯恐芟夷之不速。民预是役者,中家悉***,或鬻子女以供其须。尝得太湖石,高四丈,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既至,赐名“神运昭功石”。截诸道粮饷纲,旁罗商船,揭所贡暴其上,篙工、柁师倚势贪横,陵轹州县,道路相视以目。京始患之,从容言于帝,愿抑其太甚者。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听勔与蔡攸等六人入贡,余进奉悉罢。自是勔小戢。既而勔甚。所居直苏市中孙老桥,忽称诏,凡桥东西四至壤地室庐悉买赐予己,合数百家,期五日尽徙,郡吏逼逐,民嗟哭于路。遂建神霄殿,奉青华帝君像其中,监司、都邑吏朔望皆拜庭下。主赵霖建三十六浦闸,兴必不可成之功,天方大寒,役死者相枕藉。霖志在媚勔,益加苛虐,吴、越不胜其苦。徽州卢宗原竭库钱遗之,引为发运使,公肆掊克。勔又托挽舟募兵数千人,拥以自卫。子汝贤等召呼乡州官寮,颐指目摄,皆奔走听命,流毒州郡者二十年。方腊起,以诛勔为名。童贯出师,承上旨尽罢去花木进奉,帝又黜勔父子弟侄在职者,民大悦。靖康之难,欲为自全计,仓卒拥上皇南巡,且欲邀至其第。钦宗用御史言,放归田里,凡由勔得官者皆罢。籍其赀财,田至三十万亩。言者不已,羁之衡州,徙韶州、循州,遣使即所至斩之。
(选自《宋史·朱勔传》,有删节)
【注】①内帑(tǎng):府库的钱财。②戢:止息,收敛。③掊克:聚敛,搜刮民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   )
A.郡守呼冲见京,京语故:原因。
B.京大惊,阴其能器:看重。
C.为发运使,公肆掊克引:招来。
D.其赀财,田至三十万亩籍:查抄。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朱勔恃宠横暴的一组是(3分)    (   )
①指取内帑如囊中物,每取以数十百万计   ②豪夺渔取于民,毛发不少偿
③中家悉***,或鬻子女以供其须         ④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
⑤合数百家,期五日尽徙                 ⑥召呼乡州官寮,颐指目摄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朱勔的父亲狡狯有谋略。在蔡京想建造僧寺阁时,独自承担了筹备任务,在很短时间内
筹到了几千根巨木;借此机缘,其父子都获得了官职。
B.徽宗极爱奇花异石,做出了不少扰民乱政的事。他大力征收“花石”;他宠幸朱勔,导致
东南郡县大小官吏多出朱门,这些官吏致使众多百姓倾家荡产。
C.朱勔祸国殃民,害人害己。他肆意征用粮纲船只,托皇命强取苏市孙老桥附近土地房宅,
借口挽舟拥兵自卫;靖康之难时,他被钦宗流放并最终被诛***。
D.朱勔的属下及家人倚势贪横。赵霖为政苛酷暴虐,导致百姓惨死;卢宗原公然搜刮民财;
朱汝贤等人召唤乡州官僚,颐指气使,祸害当地百姓达二十年。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5分)
(2)京始患之,从容言于帝,愿抑其太甚者。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