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三十。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
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苎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
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
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仍频,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
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                                                (《明史·蒋瑶列传》有删节)
注:①疋,同“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责:索取
B.微瑶,民且重困微:微小
C.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称:称赞
D.帝幸承天,瑶扈从幸:宠爱
小题2: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蒋瑶“端亮清介”的一组是(    ) (3分)
①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 ②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
③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   ④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
⑤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 ⑥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蒋瑶认为如果其他局都像内府军器局这样让宦官挤占太多名额,军队的财物就会被大量损耗掉,建议皇帝裁剪人手。
B.明武宗南巡到扬州,宠臣们索求的东西无所不至。蒋瑶坚持抵制,才使当地百姓免遭受严重损失,因此人们很感激他。
C.宫殿建成后,皇帝设宴宴请大臣,看见蒋瑶被安排坐在宫殿外面,就让皇亲们移到大殿右面来给蒋瑶让地方。
D.京城频繁大兴土木,蒋瑶建议招募平民充当劳役,并请示停止那些并不紧急的工程,既增补了人力,又节约了开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资建祠祀之。(3分)
                                                                       
(2)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3分)
                                                                      
(3)京师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4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
 
解析

蒋瑶,字粹卿,归安县人。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行人之职。正德年间,先后担任两京御史。陈述时弊七件事,其中说:“内府军器局军中匠人有六千个,负责监督的宦官有二人,现在则增加到了六十多个,每个人又占有三十个军匠。其他的局如果相当于这个数目,军队的财物怎能不被损耗掉?”并且说:“传奉官和胡乱招收的校尉勇士应该一并裁剪。刘瑾虽然被***了,权势却仍在宦官手里。”皇上下旨责问,并且说:“从今有像蒋瑶那样议论的,不要再上奏。”
不久外放担任荆州知府,筑造黄潭堤。调到扬州。明武宗南巡到扬州,蒋瑶仅仅提供皇上的用具而已,没有赠送其它的东西,那些被皇帝宠幸的侍臣都很愤怒。江彬想抢夺富民的住房作为威武副将军府,蒋瑶执意不可。恰逢皇帝捕到一条大鱼,开玩笑说值五百两银子,江彬就交给蒋瑶索取那个价钱。蒋瑶揣着他妻子的发簪、耳饰、袿服进献上去,说:“库里没有钱,臣所有的财物都在这里。”皇帝笑笑把他打发走了。官府里从前有个琼花观,皇帝下诏求取琼花。蒋瑶说从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俘虏,这种花就已经绝迹,如今没有东西可以进献。又传旨征求奇异的东西,蒋瑶回答说异物不是扬州的特产。皇帝说:“苎白布难道也不是扬州的特产吗?”蒋瑶没有办法,只好向皇帝献上五百匹。这个时候,皇上的宠臣们因为扬州繁华,索求的东西无所不至。如果没有蒋瑶,百姓将遭受严重损失。等到调任为陕西参政,人们争着出钱建立祠堂纪念他,他从此名声大震。
嘉靖初年,历任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察和安抚河南。皇帝命令桂萼等人核定巡抚官的去留,下令蒋瑶回来听候调动。之后,屡次升迁担任工部尚书。四郊工程竣工后,加任太子少保。西苑宫殿建成后,皇帝摆下宴席。见蒋瑶与王时中的酒席摆在外面,命令他们移到殿内,而让皇亲们移到大殿右面来给蒋瑶让地方,亲近亲人不如尊重闲才,皇帝就像这样看重蒋瑶。
这时大的工程频繁兴建,一年花费数百万钱。蒋瑶的规画都符合皇帝意图,多次受到奖赏。因为丁忧离职。很久之后,自南京工部尚书由皇帝下召改任北京工部尚书。皇帝临幸承天,蒋瑶随从。京城营建工程,大都使用京军,京军因而多被豪家占用。到那个时候大兴土木仍然很频繁,每年招募平民充当劳役,花费二百余万钱。蒋瑶把这个报告上去,请求停止那些并不紧急的工程。权贵人家所隐匿的军人都被放了出来,招募民工的费用大减。
蒋瑶正直端庄,有高风亮节。回乡之后,住在偏僻破旧的巷子里,与尚书刘麟、顾应祥等人成立文酒社,徜徉于岘山间。死的时候八十九岁。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恭靖。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共11分,其中选择题每个2分)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然不报,幸勿为过。见责,责怪我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怪异的事情
C.素所自树立使然也。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处的地位
D.用之所趋异也。运用他们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皆出与此乎
B.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去以六月息者也
C.不知老之将至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怒而飞扣舷而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开头先列具写信人的官职姓名,这是古代书信的一般写法,这里也是一句客套话。
B.选文中司马迁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为世俗所轻,表明自己地位低下,“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更是不应该,这样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C.《逍遥游》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具有极强的生动性、可读性;文章想像丰富,夸张奇特,文笔变化多端,体现出庄子激情与超脱相结合的特点。
D.选文中庄子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表现大鹏也要凭借辽阔的空间和大风才能在九万里的高空飞翔,表明万物都有所凭借,它们都是不自由的。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2分)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宗测字敬微,南阳人,宋征士炳孙也。世居江陵。测少静退,不乐人间。叹曰:“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诚不能潜感地金,冥致江鲤,但当用天道,分地利。孰能食人厚禄,忧人重事乎?”
州举秀才,主簿,不就。骠骑豫章王征为参军,测答府召云:“何为谬伤海鸟,横斤山木?”母丧,身负土植松柏。豫章王复遣书请之,辟为参军。测答曰:“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筠,轻迷人路。纵宕岩流,有若狂者,忽不知老至,而今鬓已白,岂容课虚责有,限鱼慕鸟哉!”永明三年,诏征太子舍人,不就。
欲游名山,乃写祖炳所画《尚子平图》于壁上。测长子宦在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皆赠送之,测无所受。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子孙拜辞悲泣,测长啸不视,遂往庐山,止祖炳旧宅。
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遗。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子响命驾造之,测避不见。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子响不悦而退。尚书令王俭饷测蒲褥。
顷之,测送弟丧还西,仍留旧宅永业寺,绝宾友,唯与同志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讲说。刺史随王子隆至镇,遣别驾宗哲致劳问,测笑曰:“贵贱理隔,何以及此。”竟不答。建武二年,征为司徒主簿,不就,卒。
(选自《南史·宗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横斤山木斤:砍伐
B.岂容课虚责有课:督促
C.止祖炳旧宅止:停止
D.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奄:突然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宗测“不乐人间”的一组是(3分)
①母丧,身负土植松柏              ②纵宕岩流,有若狂者
③便求禄还为南郡丞                ④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
⑤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      ⑥遣别驾宗哲致劳问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②③⑥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宗测年轻时就不喜欢追求功名利禄,他认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就不应该去追求功名利禄。
B.宗测看不起出仕做官这条世人都走的路,所以骠骑豫章王征召他为参军,他不去;连皇帝下诏征他为太子舍人,他都没有就任。
C.宗测决定隐居,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都赠送钱物给他,他一概不收,但鱼复侯子响派人拿丰厚的东西赠给他,他却收下了。
D.宗测归隐后,只和有共同隐逸志愿的人庾易、刘虬、宗人尚之等往来,如果有官吏去拜访他,他一直没有回访答谢。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先哲以为美谈,余窃有惑。(4分)
(2)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3分)
(3)贵贱理隔,何以及此。(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李姬传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中郎:指东汉蔡邕。邕好辞章,精音律,亦工书画。因他曾官左中郎将,故称蔡中郎。
②锾huán:古代重量单位,或说等于六两,或说等于六两半。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清议所斥清议:正直言论
B.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论:定罪
C.乃假所善王将军假:假设
D.侯生下第下第:乡试未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姬为其养女不足为外人道也
B.以金三百锾以勇气闻于诸侯
C.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开府惭且怒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小题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B.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C.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D.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19分)。
㈠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且又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缪(miù):假装。②裈(kūn):裤子。
㈡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如见而说之说:通“悦”,高兴
B.于是相如往,舍都亭舍:居住
C.长卿谢病不能往谢:推辞
D.长卿第俱如临邛如:如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其亲名之曰犬子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为武骑常侍②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C.①乃著《子虚之赋》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D.①卓王孙闻而耻之②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凭借资财担任郎官一职,早期侍奉不喜欢辞赋的景帝,后来到了梁国并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多年。
B.王吉当时担任临邛县令,交好并帮助司马相如摆脱困境。他坚持拜访司马相如,提升了司马相如在富人心中的地位。
C.卓王孙为临邛县富人,与程郑置办酒席款待王吉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受邀参加宴会,他的风采倾倒满座宾客。
D.卓文君寡居父亲家,席间偷窥并喜欢上司马相如,与其私奔成都。后来卓文君因当垆卖酒感动父亲而得到资助。
小题4: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D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小题5: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3分)
译文:                                                                                
(2)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3分)
译文:                                                               
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试题。

李绩,曹州离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绩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谓长史郭孝恪曰:“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则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是吾所耻。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启密。使人初至,高祖闻无表,惟有启与密,甚怪之。使者以绩意闻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绩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拜蔡州总管,赐姓李氏,附属籍于宗正。封其父盖为济阴王,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寻加绩右武侯大将军。及李密反叛伏诛,绩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寻为窦建德所攻,陷于建德,又自拔归京师。从太宗征王世充、窦建德,平之。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绩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也?”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绩为长史,累封英国公。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绩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太宗又尝宴,顾绩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绩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绩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绩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选自《贞观政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宜具录州县及军人户口具:准备
B.寻为窦建德所攻寻:不久
C.陷于建德陷:拘捕
D.绩雪涕致辞雪:擦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B.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附属籍于宗正D.礼成,释服而散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B.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C.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 /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D.隋 炀 帝 不 解 /精 选 贤 良镇 抚/ 边 境 惟 远 筑 长 城 /广 屯 将 士 以 备/ 突 厥 而 情 识 之/ 惑 一 至 于 此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绩忠心事主。高祖为此任命他做黎州总管,并赐他姓李。
B.李绩极讲道义。李密因反叛被诛,李绩上表要求高祖为其举行国葬。
C.李绩深得太宗信赖。一次李绩喝醉睡着,太宗亲自把御服盖在他的身上。
D.李绩善于用兵。太宗说,古代的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都比不上李绩。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3分)
                                                                        
⑵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3分)
                                                                        
⑶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