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今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兵别击伊吾别:另外。
B.后忽更疏懈更:更加。
C.今虏使到裁数日裁:通“才”。
D.以虏使首示之示:给……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欲立大功以求富贵 / 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
B.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 / 宁喜,因列筵告妻党
C.乃还告郭恂 / 乃溢而西南流
D.班超何心独擅之乎 / 羡长江之无穷
小题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内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虏使)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B.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侍胡)共饮。
C.(吾辈)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D.今以超为军司马,令(窦固)遂前功。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曾经跟随窦固出征匈奴,在蒲类海一战“多斩首虏”,为窦固所赏识。
B.班超察觉鄯善王对汉朝使者态度的变化,巧妙地从侍胡处了解到实际状况。
C.班超力排郭恂之议,利用夜色作掩护火攻匈奴使者的营地,最终大获全胜。
D.班超受窦固安排出使西域,因在鄯善有“功效”而得到了当朝皇帝的夸奖。

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C
解析

小题1:B(更,改变)
小题1:A(B趁着;因此。C才;于是,就。D指代斩***虏使的功劳;取独)
小题1:C(A善鄯王;B吏士;D班超)
小题1:C(“力排郭恂之议”有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峤传
李峤,赵州赞皇人,早孤,事母以孝闻。为儿童时,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弱冠举进士,累转监察御史。时岭南邕、严二州首领反叛,发兵讨击,高宗令峤往监军事。峤乃宣朝旨,特赦其罪,亲入獠洞以招谕之,叛者尽降,因罢兵而还,高宗甚嘉之。累迁给事中,时酷吏来俊臣构陷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礼等三家,奏请诛之,则天使峤与大理少卿张德裕、侍御史刘宪覆其狱。德裕等虽知其枉,惧罪,并从俊臣所奏。峤曰:“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诏入,转凤阁舍人。则天深加接待,朝廷每有大手笔,皆特令峤为之。
中宗即位,峤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睿宗即位,出为怀州刺史,寻以年老致仕。初,中宗崩,峤密表请处置相王诸子,勿令在京。及玄宗践祚,宫内获其表,以示侍臣。或请诛之,中书令张说曰:“峤虽不辩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上从其言,乃下制曰:“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臣则忠,贰乃无赦。赵国公李峤,不知逆顺,状陈诡计,朕亲览焉。以其早负辞学,累居台辅,忍而莫言,特掩其恶。”寻起为庐州别驾而卒。有文集五十卷。(节选自《旧唐书·李峤传》)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赠送
B.出为怀州刺史:外放
C.寻以年老致仕:得到提拔
D.及玄宗践祚:即位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1)因罢兵而还(2)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
B.(1)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2)虽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1)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1)峤以附会张易之兄弟(2)故为之文以志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峤“善于临机处事”和“正直守义”的一组是(  )
A.(1)峤乃宣朝旨,特赦其罪,亲入獠洞以招谕之。
(2)峤曰:“岂有知其枉滥而不为申明哉!孔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B.(1)德裕等虽知其枉,惧罪,并从俊臣所奏。
(2)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
C.(1)中宗即位,峤以附会张易之兄弟,出为豫州刺史。
(2)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臣则忠,贰乃无赦。
D.(1)初,中宗崩,峤密表请处置相王诸子,勿令在京。
(2)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
小题4:翻译下面三句话。
(1)乃与德裕等列其枉状,由是忤旨,出为润州司马。(3分)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3分)
                                                                              
小题5:给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句子用“/”断句。(3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三年,逢恩俱徙掾江陵。半岁,邕管奏君为判官,改殿中侍御史,不行。
拜京兆府司录。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事以办治,京兆改凤翔尹,以节镇京西,请与君俱。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史判官。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改虔州刺史。民俗相朋党,不诉***牛,牛以大耗;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度支符州,折民户租。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君独疏,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欢为贺。
改澧州刺史。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君曰:“刺史可为法,不可贪官害民!”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君年且老,当日日拜走仰望阶下,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选自曾国藩纂《经史百家杂钞》,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貌魁硕魁硕:壮伟的样子。
B.用前能拜三原令用:任命。
C.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倍经:常数的两倍。
D.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案:查看。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署“刚正”或“爱民”特点的一项是(  )
①君方质有气                   ②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
③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         ④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⑤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   ⑥ 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③⑤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署为人方正质朴有气度,擅长文词。邕管奏请任张署为判官,后改任殿中侍御史,而张署没有就任。
B.张署平时做事认真,为人严肃,下属禀报事务都不敢平视。后来他因为办事能力强,由京兆尹改任凤翔尹。
C.张署在虔州任上非常重视教化,派人到别的大郡学习礼仪,回来进行宣讲和教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D.张署为人正直,勇于担当,竭力为民谋求利益,不惜违逆上级意旨,甚至不惧因此而获罪,深受百姓爱戴。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3分)
                                                                              
                                                                               
(2)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3分)
                                                                               
                                                                              
小题5:阅读下面文段,用“/”给划线部分断句。(3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 仲 相 桓 公 霸 诸 侯 一 匡 天 下 民 到 于 今 受 其 赐 微 管 仲 吾 其 被 发 左 衽 矣 岂 若 匹 夫 匹 妇 之 为 谅 也 自 经 于 沟 渎 而 莫 之 知 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B.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谢:道谢
C.图穷而匕首见穷:穷尽
D.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举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使毕使于前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B.①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②以其无礼于晋
C.①愿举国为内臣②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D.①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愿大王少假借之
C.恐惧不敢自陈D.诸郎中执兵
小题4:下列对有关文段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重点描述了荆轲廷刺秦王的场景,刻画了荆轲临危不惧、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B.文中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是为了显示秦廷的森严和始皇的威武,这一“色变振恐”与荆轲的“顾笑”形成鲜明的对比。
C.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荆轲对樊於期将军所说的刺***设想的实施,此处印证了荆轲计划的合理性。
D.由于刺***秦王是在仓促之间出现的,秦廷上下反应迟钝: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剑的地步,大臣们也都是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小题5:下列句子均出自学过的课文,请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4分)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令于兽门馆读书。
入隋,为长安令,数条奏便宜。后为王世充太子太保,与豆卢行褒戍襄阳。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之。
洛阳平,世长始与豆卢行褒归,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禽之,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且武功旧人,乱离以来,死亡略尽,唯臣得见太平。若***之,是绝其类。”帝笑释之。授玉山屯监。与语平生,调之曰:“卿自谓佞邪,直邪?”对曰:“愚且直。”帝曰:“若直者,何为背贼归我?”对曰:“洛阳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竭,乃归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据汉南,尚为勍敌。”帝大笑,嘲曰:“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曰:“名长意短,诚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汉南以归,唯蒙屯监。”帝悦,拜谏议大夫。世长有机辩大率如此。
从猎泾阳,大获。帝入旌门,顾谓朝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曰:“陛下废万机,事游猎,不满十旬,未为乐也。”帝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邪?”曰:“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侍宴披香殿,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帝曰:“卿好谏似直,然诈也。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邪?”对曰:“臣但见倾宫、鹿台,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今乃即其宫加雕饰焉,欲易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深然之。
世长简率无威仪。初在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市,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不胜痛,呼而走,观者咸以为笑,议者方称其诈。
……
贞观初,使突厥,与颉利争礼,不屈,拒却赂遗,朝廷壮之。后出为巴州刺史,舟败,溺死。
赞曰:始唐有天下,惩刈隋敝,敷内谠言,而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藉以劝天下,虽触禁忌,而无忤情。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时异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B.乃诡云炀帝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五伯疾其诡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D.欲易其乱,得乎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世长有机辩”的一组是(   )
①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
②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
③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④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
⑤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
⑥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苏世长少小爱读书,有胆魄,十余岁就上书皇上,谈治国之道,深受周武帝赏识。后历经隋唐两代,以机辩敢谏著称。
B.苏世长曾出使突厥,与突厥首领抗争,拒绝对方索礼的要求,朝廷认为他勇敢。
C.苏世长在陕引咎自挞,围观的人讥笑议论他诡诈,他不能忍受人们的讥笑议论,就逃跑了。
D.作者认为苏世长敢于进言,且多被采纳,而后来不少人进谏却多遭斥责,是时代情况不同了,而非劝谏技巧有高低。
小题4:将上文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之。 (4分)
                                                                         
(2) 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小题1: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声非加疾也(洪亮)
D.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尖)而绝江河(横渡)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善假于物也。
小题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比喻论证论述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论证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6分)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分)
⑵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而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马援《诫兄子书》)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