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颜杲卿,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颜杲卿,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卿忠诚感发,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时从弟真卿为平原太守,初闻禄山逆谋,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至是遣使告杲卿,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谋开土门以背之。
时禄山遣蒋钦凑、高邈率众五千守土门。钦凑军隶常山郡,高邈往幽州未还,杲卿遣吏召钦凑至郡计事。钦凑至,舍之于传舍。会饮既醉,令袁履谦与参军冯虔等***钦凑。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是夜,稿城尉崔安石报高邈还至蒲城,即令冯虔与安石往图之。诘朝,高邈之骑从数人至稿城驿,安石皆***之。俄而邈至,安石绐之曰:“太守备酒乐于传舍。”邈方据厅下马,冯虔等擒而絷之。是日,贼将何千年自东都来赵郡,冯虔又擒之。即日缚二贼将还郡。杲卿遣子安平尉泉明等,函钦凑之首,械二贼,送于京师。
十五年正月,思明攻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城陷,杲卿、履谦为贼所执,送于东都。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乾元元年五月,诏曰:“颜杲卿任彼专城,志枭狂虏,艰难之际,忠义在心。愤群凶而慷慨,临大节而奋发,遂擒元恶,成此茂勋。属胡虏凭陵,流毒方炽,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嘉其死节之诚,可赠太子太保。”(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A.阴养死士,招怀豪右       阴:暗地里
B.钦凑至,舍之于传舍          舍:安排住宿
C.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济:成功
D.任彼专城,志枭狂虏          枭:勇猛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①常山在其部内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B.①杲卿乃与长史袁履谦等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①太守备酒乐于传舍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D.①负汝何事而背我耶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明颜杲卿忠诚报国的一组是 (3分) (  )                 
①惧贼遂寇潼关,即危险宗社 
②阴养死士,招怀豪右,为拒贼之计 
③履谦以钦凑首见杲卿,相与垂泣,喜事交济也 
④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 
⑤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⑥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
A.①②⑤B.③④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颜杲卿代理常山郡太守时是安禄山的属下,安禄山发动叛乱后,颜杲卿感发忠诚报国之心,与堂弟颜真卿等人密谋共同对付安禄山。
B.颜杲卿与属下用计策***死蒋钦凑,并活捉了高邈、何千年两名叛军将领,然后与儿子颜泉明一起率人将钦凑之首和高、何二贼押送京城。
C.颜杲卿据城抵御叛军,因寡不敌众且装备竭尽而被敌人所擒,面对安禄山的诘责他慷慨陈词,最终触怒安禄山而遭肢解酷刑,为国捐躯。
D.颜杲卿就义后,天子下诏评价他愤恨群凶而慷慨激昂,面临大节而奋发图谋,创建功勋,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相与起义兵,掎角断贼归路,以纾西寇之势。
译文:
 
②孤城力屈,见陷寇仇,身殁名存,实彰忠烈。
译文:
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①共同发动义兵,分兵夹击切断逆贼的退路,用来延缓敌人向西进犯的势头。(相与:共同;掎角:分兵夹击;以纾西寇:来延缓敌人向西进犯)②孤城奋战力量竭尽,被敌寇攻陷,人被***害而美名长存,确实使忠烈的美德得以显扬。(屈:竭尽;见:被;殁:死,被害;彰:使……显扬)
解析

小题1:枭:诛灭
小题1:A项,①代词,他的;②代词,那,那些。B项,①副词,于是,就;②副词,才。C项,①介词,在;②介词,被。D项,①②都是转折连词,却。
小题1:②是说颜真卿做抵御逆贼的准备,不是说颜杲卿的;④是客观叙述守城御敌的情况,⑥是诏书中议论性的文字,这两句都不能直接表明颜杲卿的忠诚报国。
小题1:颜杲卿“与儿子颜泉明一起”不正确,应该是“派他的儿子颜泉明等人……送到京城”。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颜杲卿,是琅邪郡临沂县人。因先辈有功被授予宫职,性格刚强正直,有做官的才干。天宝十四年,代理常山郡太守。当时安禄山任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郡在他管辖范围之中。安禄山发动范阳的军队奔往长安宫阙,攻陷东都。颜杲卿感发忠诚之心,恐怕叛军随后会侵犯潼关,将危及宗庙社稷。当时堂弟颜真卿担任平原郡太守,当初一听说安禄山的叛逆阴谋,就暗中培养效死之士,招抚豪门大族,做抵御逆贼的准备。到此时他派使者告诉颜杲卿,共同发动义兵,分兵夹击切断逆贼的退路,来延缓敌人向西进犯的势头。颜杲卿于是和长史袁履谦等,谋划打开土门来背叛安禄山。
当时安禄山派蒋钦凑、高邈率领五千士兵把守土门。蒋钦凑的军队隶属常山郡,高邈去幽州没有回来,颜杲卿派官吏去召蒋钦凑到郡里来议事。蒋钦凑来到,安排他住在宾馆中。适逢他喝酒已经醉了,颜杲卿就命令袁履谦和参军冯虔等人***死蒋钦凑。袁履谦拿着蒋钦凑的头来见颜杲卿,大家全都落了泪,是为事情接近成功而高兴。这天晚上,稿城尉崔安石报告说高邈回来已到蒲城,颜杲卿就命令冯虔和崔安石前去图谋他。第二天早晨,高邈的几名骑马的随从来到稿城驿,崔安石把他们都***了。一会儿高邈到了,崔安石欺骗他说:“太守在宾馆预备了酒乐。”高邈刚靠近厅前下马,冯虔等人就捉住他并把他捆绑起来。这一天,叛贼将领何千年从东都来到赵郡,冯虔又把他捉住。当天捆缚二贼将领回到郡中。颜杲卿派他的儿子安平尉颜泉明等人,把蒋钦凑的头装在盒子里,给二贼将领戴上枷锁,送到京城去。
天宝十五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城中兵力太少,寡不敌众,御敌的装备都用光了。城池被敌人攻陷,颜杲卿、袁履谦被叛贼拘捕,送到东都。安禄山见到颜杲卿,当面指责他说:“你过去出自范阳户曹,我进言推荐你做了判官,于是得到光禄、太常的官职,就重用你代理常山郡太守,我有什么事亏待了你而你却背叛我呢?”颜杲卿瞪大眼睛回答说:“我家世代是唐臣,一向保持忠义,纵然受到你的进言推荐而任职,就应该跟从你反叛吗!况且你本来是营州一个牧羊的羯奴罢了,骗取天子的恩宠,才使你得到今天的地位,太子有什么事亏待了你而你却反叛呢?”安禄山非常愤怒,命令把他捆在中桥南头从西边数第二根柱上,把他肢解了,直到断气时,仍大骂不止。
乾元元年五月,大子下诏说:“颜呆卿被任命主管一方,立志要诛灭狂妄的叛贼,在局势艰难的时候,胸怀忠义之心。愤恨群凶而慷慨激昂,面临大节而奋发图谋,于是捉住叛贼首领,成就这样的丰功。适逢胡虏侵犯,敌人的气焰止在嚣张,孤城奋战力量竭尽,被敌寇攻陷,人被***害而美名长存,确实使忠烈的美德得以显扬。仁者是否勇敢,在面临危难之际才能检验出来;大臣报效国家,正义在为国献身之时仍然存在。为表彰他守节而死的忠诚,可以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宋]苏洵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合而为一。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不足以自奋于其间,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而尹公亦失势,奔走于小官。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度:思量
B.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间:离间
C.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胜:超过
D.然犹未敢以为是也是:这样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体现苏洵“读书益精”的一组是(  )(3分)
①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 ②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 ③若人之言固当然者 ④胸中之言日益多  ⑤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   ⑥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
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修与范公、富公等被贬谪到各地的时候,作者的道德学问还未修成;当他亲眼见到这些事情后,就经常神情恍惚地忧愁仰天叹息,非常失望。
B.作者认为,以前众多的君子因有好人推荐才被朝廷任用,所以只要世上有好人,自己就可以修好心性,使道德学问有所成就,等待任用,不会有遗憾。
C.作者在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一直到二十五岁才读书;此时,他明白自己年纪大了,于是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总是认为自己的学问差得太远。
D.作者在求学过程中,曾经烧光以前写的几百篇文章,再取出孔子、孟子等圣人、贤人的文章整天阅读,时间长了,读得更加精通,胸中豁然明朗。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3分)
(2)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3分)
(3)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归氏二贤传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予既列之家乘①矣,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孝子讳钺,字汝威。早丧母,父更娶后妻,生子,孝子由是失爱,父提孝子,辄索大杖与之,曰:“毋徒手,伤乃力也。”家贫,食不足以赡,饭将熟,即諓諓②罪过孝子,父大怒,逐之,于是母子得以饱食。孝子数困,匍匐道中。比归,父母相与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贼耳?”又复杖之,屡濒于死。方孝子依依户外,欲入不敢,俯首窃泪下,邻里莫不怜也。父卒,母独与其子居,孝子摈不见。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正德庚午大饥,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母内自惭,终感孝子诚恳,从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饥色,弟寻死,终身怡然。孝子少饥饿,面黄而体瘠小,族人呼为“菜大人”。嘉靖壬辰,孝子无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绣字华伯,孝子之族子,亦贩盐以养母,己又坐市舍中卖麻。与弟纹、纬友爱无间。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华伯妻朱氏,每制衣必三袭,令兄弟均平,曰:“二叔无室,岂可使君独被完洁耶?”叔某亡,妻有遗子,抚受之如己出。然华伯,人见之以为市人也。
赞曰:二孝子出没市贩之间,生平不识诗书,而能以纯懿之行,自饬于无人之地,遭罹屯变③,无恒产以自润,而不困折,斯以难矣!华伯夫妇如鼓瑟,汝威卒变顽嚚④,考其终,皆有以自达。由是言之,士之独行而忧寡和者,视此可愧也!
注释:①乘(shèng):春秋时晋国史书称“乘”,后用“乘”称史书。②諓諓(jiàn):巧言善辩。③罹(lí):遭遇。屯(zhūn):艰难。④嚚(yín):愚蠢而顽固。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即諓諓罪过孝子罪过:即过错
B.孝子由是失爱失爱:失去父爱
C.一经吏卒过门辄耗过门:经过门前
D.岂可使君独被完洁耶完洁:同“完结”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其行之卓而身微贱 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B.辄索大杖与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C.已又坐市舍中 卖麻纬以事坐系
D.孝子之族子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两人共同特点的一组是
①其行之卓而身微贱                ②出没市贩之间,生平不识诗书
③以德报怨                        ④以纯懿之行,自饬于无人之地
⑤面黄体小,终无愠容              ⑥贤妻相助,孝母爱弟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用两件日常生活小事,表现归氏二孝子的高尚情操,以小见大感人至深。
B.本文着重讲述了两位孝子的身世和他们对世人的极大影响。
C.篇末的“赞”是史传的传统写法,一般以作者议论为主,兼有抒情。
D.归有光的散文简洁畅达,感情真挚,《项脊轩志》如此,本文亦如此
小题5:(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纬以事坐系华伯力为营救纬又不自检犯者数四华伯所转卖者计常终岁无他故才给蔬食一经吏卒过门辄耗终始无愠容。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3分)
译文:                                                                                     
②无恒产以自润,而不困折,斯以难矣。(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闲,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季布匿僕阳周氏匿:隐瞒。
B.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
D.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臣各为其主用静女其姝
C.单于尝为书嫚吕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意季布匿其所为仲卿母所谴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季布“任性使气”的一组是(   )(2分)
① 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 樊哙可斩也!
③ 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
④ 欲以为御史大夫。
⑤ 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 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引历史故事,认为铁证如山若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小题5:断句与翻译(3小题,共6分)
(1)用“/”给划线部分断句。(2分)
曹 丘 至 即 揖 季 布 曰 楚 人 谚 曰 得 黄 金 百 斤 不 如 得 季 布 一 诺 足 下 何 以 得 此 声 于 梁 楚 间 哉 且 仆 游 扬 足 下 之 名 于 天 下 何 足 下 拒 仆 之 深 也!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4分)
①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②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①诎②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奋既洗沐归,闲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奋胡治乎? 乃者③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④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 ①木:质朴 ②诎(qū):言语钝拙  ③乃者:往日,上次。  ④顜(jiǎng):明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百姓离秦之酷后离:通“罹”,遭受
B.从吏幸相国召按之按:制止
C.趣人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趣:赶快
D.即召除为丞相史除:免去官职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至何且死不出,火且尽
B.何以忧天下乎以副元帅居蒲
C.乃反取酒张坐饮良乃入,具告沛公
D.秦时为沛狱掾参代何为汉相国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表明曹参“清净无为”的一组是(    )
①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②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
③至者,参辄饮以醇酒            ④吏舍日饮歌呼         ⑤亦歌呼与相应和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参起初地位卑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后,两人的交情更深了。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C.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
D.司马迁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曹参战功的获得借助了淮阴侯韩信的才干和力量。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之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从吏恶之,乃请参游园中。(3分)
②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周德兴,濠人。恭谨勇毅。与太祖同里,少相得。从定滁、和。渡江,累战皆有功,迁左翼大元帅。从取金华、安庆、高邮。援安丰,征庐州,进指挥使。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再进湖广行省左丞。同杨璟讨广西,攻永州。元平章①阿思兰及周文贵自全州来援,德兴再击败之。追奔至全州,遂克之。道州、宁州、蓝山皆下。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广西平,功多。洪武三年封江夏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是岁,慈利土酋覃垕②连茅冈诸寨为乱,长沙洞苗俱煽动。太祖命德兴为征南将军,帅师讨平之。明年伐蜀,副汤和为征西左将军,克保宁。先是,傅友德已克阶、文,而和所帅舟师未进。及保宁下,两路军始合。蜀平,论功,帝以和功由德兴,赏德兴而面责和。且追数征蛮事,谓覃垕之役,杨璟不能克,赵庸中道返,功无与德兴比者。复副邓愈为征南左将军,帅赵庸、左君弼出南宁,平婪凤、安田诸州蛮,克泗城州,功复出诸将上。赏倍于大将,命署中立府,行大都督府事。德兴功既盛,且恃帝故人,营第宅逾制。有司列其罪,诏特宥之。十三年命理福建军务,旋召还。
明年,五溪蛮乱。德兴已老,力请行,帝壮而遣之,赐手书曰:“赵充国图征西羌,马援请讨交趾③,朕常嘉其事,谓今人所难。卿忠勤不怠,何忝前贤,靖乱安民,在此行也。”至五溪,蛮悉散走。会四川水尽源、通塔平诸洞作乱,仍命德兴讨平之。十八年,楚王桢讨思州五开蛮,复以德兴为副将军。德兴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蛮中。定武昌等十五卫④,岁练军士四万四千八百人。决荆州岳山坝以溉田,岁增官租四千三百石。楚人德之。还乡,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文绮百匹。
居无何,帝谓德兴:“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德兴至闽,按籍佥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逾三年,归第,复令节制凤阳留守司,并训练属卫军士。诸勋臣存者,德兴年最高。岁时入朝,赐予不绝。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骥乱宫,并坐诛死。
(《明史·列传第二十》)
注:①平章: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②慈利:县名。土酋覃垕(hòu):土家族首领覃垕。
③交趾,又名交阯,中国古代地名,位于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④明代军队编制名。清初曾沿用。于要害地区设卫,大致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由都司率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一般驻地在某地即称某卫,如威海卫、金山卫等,后相沿成为地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沙洞苗煽动俱:全都
B.而和所舟师未进帅:率领
C.十三年命理福建军务,召还旋:回,归。
D.楚人之德:感激
小题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能表现出周德兴“恭谨勇毅”的一组是(   )
①从讨赣州、安福、永新,拔吉安    
②进克武冈州,分兵据险,绝靖江声援
③傅友德已克阶、文   ④德兴已老,力请行,帝壮而遣之
⑤以其子骥乱宫          ⑥德兴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蛮中       
A.①②③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沙洞苗寨被煽动作乱,太祖任命周德兴为征南将军,率领部队讨伐平定。第二年征讨蜀地,协助汤和为征西左将军, 攻克保宁。
B.周德兴平定武昌等十五卫,每年练兵四万四千八百人,开决荆州岳山坝用以灌溉农田,年增官租四千三百石。
C.各位活着的有功勋的大臣,周德兴的年龄是最大的,每年入朝时,皇帝给的赏赐,周德兴都不拒绝。
D.周德兴虽然年纪很大,但皇帝考虑到福建的功业没有完成,还是希望他尽力前往。周德兴到了闽地就征兵操练,完备了海上的防御措施。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德兴已老,力请行,帝壮而遣之。(5分)
译文:                                                               
(2)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5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