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后汉书•卷三一》)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部勒郡兵勒:勒令
B.谠言善策谠:美好的
C.郡内比室殷足比室:家家户户
D.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坐:判处 、定罪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赐以棨戟,重使之河东风之积也不厚
B.以诛暴立威奉宣室以何年
C.帝惜其能,遂不许之。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D.乃与长史急焚其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B.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C.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D.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略
解析

小题1:(  A勒:统率;B谠:正直的 D 因为)
小题2:(A 去 ,到介于主谓之间 B 凭借,在C 他的D 于是 竟然)
小题3:略
小题4:略
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是河内汲县人。年轻时很有才能,在郡里为官担任公曹,以公平著称。更始年间,被大司马府征召。建武元年,一年之中连升三次官职到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肖广放纵士兵干不法之事,在城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扰。杜诗晓谕肖广,他仍不改悔,于是杜诗就杀掉了肖广,回京后把情况奏报给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了他,赐给他仪仗,又派他到河东巡视,去招降和诛杀反叛的贼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调集部署郡中士兵,带领骑兵突击贼兵,杀死了杨异等人,贼兵因此被消灭。拜授为成臯令,做了三年官,政绩十分突出。又迁升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武七年,升任汝南太守。他生活俭朴,施政清正平和,靠诛杀强暴的人建立威望,他还善于计划谋略,减少和爱惜民力劳役。又设计制造水排,铸造农具,使用的人力少,而收获多,百姓觉得这样的很便省。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丰足富裕,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称赞他说:“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杜诗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不应长期担任大郡长官,请求降职,用以把职位让给功臣。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所以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喜欢推举贤才,多次举荐名人士清河人刘统以及鲁阳董崇等人。当初,法令制度还非常简单,朝廷还只是以皇帝的玺书调兵,没有虎符作凭信,杜诗上疏说:“臣下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对此极慎重。依照旧制,发兵都以虎符作凭信,其余的征调,仅用竹制的令牌。符信会合无误,作为信用,这是用以证明国家的命令,表示重视,加强威信的。先前发兵,只是用玺书,如果有奸邪的人欺骗作假,也无法知道。我认为军事行动还在进行,贼人尚未消灭,从各郡国征调军队,应该慎重,可以设置虎符,以断绝奸人作恶之源。先前魏国的公子无忌,威德远播邻国,仍要借助兵符才能解救对赵国的包围。如果如姬没有杀父之仇,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事情有复杂不可以减省的,繁费出于不得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杜诗上书奏报,建议被朝廷采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公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注:①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②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志吾梦云志:记录
B.孺公葺公所居堂葺:修补房屋
C.揭之楣间揭:张贴、悬挂
D.而诸孙皆秀发秀发:秀丽的头发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玉岩公正直爱国的一组是(3分)             
①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②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
③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
④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
⑤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⑥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杏花书屋是作者的友人周孺允根据祖父玉岩公的愿望,扩建了玉岩公的住所,根据祖父的梦境构建而成的。
B.玉岩公先为御史,后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没有等到回归故里便去世了,周孺允兄弟也在外漂泊了数年。
C.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议论。
D.全文围绕书屋的建造和命名,展示了玉岩公的崇高人格,使得本来极为普通的书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
小题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
(2)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
(3)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20分)
醉白堂记
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堂之歌。意若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天下之士,闻而疑之,以为公既已无愧于伊、周矣,而犹有羡于乐天,何哉?
轼闻而笑曰:公岂独有羡于乐天而已乎?方且愿为寻常无闻之人而不可得者。天之生是人也,将使任天下之重,则寒者求衣,饥者求食,凡不获者求得。苟有以与之,将不胜其求。是以终身处乎忧患之域,而行乎利害之涂,岂其所欲哉!夫忠献公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于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较其所得之厚薄浅深,孰有孰无,则后世之论,有不可欺者矣。文致太平,武定乱略,谋安宗庙,而不自以为功。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四夷八蛮想闻其风采,而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此公之所有,而乐天之所无也。乞身于强健之时,退居十有五年,日与其朋友赋诗饮酒,尽山水园池之乐。府有余帛,廪有余粟,而家有声伎之奉。此乐天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忠言嘉谋,效于当时,而文采表于后世。死生穷达,不易其操,而道德高于古人。此公与乐天之所同也。公既不以其所有自多,亦不以其所无自少,将推其同者而自托焉。方其寓形于一醉也,齐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而已。古之君子,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是以实浮于名,而世诵其美不厌。以孔子之圣,而自比于老彭,自同于丘明,自以为不如颜渊。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臧武仲自以为圣,白圭自以为禹,司马长卿自以为相如,扬雄自以为孟轲,崔浩自以为子房,然世终莫之许也。由此观之,忠献公之贤于人也远矣。
昔公尝告其子忠彦,将求文于轼以为记而未果。既葬,忠彦以告,轼以为义不得辞也,乃泣而书之。
注①魏国忠献韩公:即韩琦,谥忠献。②伊周:指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行乎利害之涂 涂:糊涂
B.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释:放弃
C.而文采表于后世表:显露
D.死生穷达,不易其操穷:不得志,不显贵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然以乐天之平生而求之于公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B.天之生是人也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C.其处己也厚,其取名也廉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乃泣而书之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将使任天下之重B.且庸人尚羞之
C.急贤才,轻爵禄,而士不知其恩D.杀伐果敢,而六军安之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端擒题,叙明建堂和命名的来由,并由“醉白”二字推出“有羡于乐天而不及者”的猜想,从而在读者面前设下悬疑。
B.韩琦不以自己的功业自诩,不以未能恬退自馁,而是推求两人所同寄托自己的意向。
C.韩琦操劳一生,辅佐三帝,功勋卓著,任大责重,求去不得,但晚年羡慕白乐天享受山水园池之乐,因此遭到世人的责怪。
D.文章议论风生,文思翻涌,似远而实近,似泛而实切,颇能直现出苏文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当是时,其有羡于乐天,无足怪者。(4分)
(2)后之君子,实则不至,而皆有侈心焉。(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文段一: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B.将焉取之之:指代土地
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何厌之有厌:厌烦
小题2:下面句中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C.焉用亡郑以陪邻焉:代词。怎么。
D.将焉取之焉:代词。哪理。
小题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请客的主人行装
B.宴请的客人行装
C.宴请的客人使者
D.招待过往的出使的人
小题4: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文段二: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今者出,未辞也     辞:告辞
B.沛公则置车骑置:安排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
小题2: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可见此时的项王对沛公是有防范的,害怕他逃跑。
B.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C.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D.“鸿门宴”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共3小题,12分)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小题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樊於期(     )    (2)戮没(     )   (3)揕其胸(    )  (4)切齿拊心(    )
小题2:写出两段话中表示敬称的三个词语。(3分)
(1)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共7分)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