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8分,共17分)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8分,共17分)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8分,共17分)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辞:辞谢
B.惠等哭,舆归营舆:抬
C.汉使张胜谋***单于近臣,当死当:判处
D.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给:供给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B.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不如因而厚遇之
C.且单于信汝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D.其冬,丁令盗武牛羊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卫律审讯苏武时,苏武通过自***的行动捍卫了国家使命和民族尊严,塑造了一个刚烈难犯、义不受辱、视死如归的爱国志士形象。
B.为了使苏武投降,卫律首先是借斩虞常、降张胜来威吓他,接着又用荣华富贵来诱惑他,尽管卫律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最终都失败了。
C.苏武大骂卫律的根本原因是称其为兄弟。兄弟的称呼刺痛了苏武,伤害了苏武,像卫律这样背叛国家的人是不配和苏武称兄弟的。
D.当苏武单身被流放到北海时,匈奴断绝了粮食供应,他身心备受摧残,但他却顽强地活了下来,这表现了苏武坚忍不拔、历久不磨的意志。
小题4: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共8分)
(1)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3分)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3分)
(3)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2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
(1)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归汉朝?(得分点:1句1分。)
(2)背叛国君,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要见你干什么?(得分点:1句1分)
(3)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得分点:1句1分)
解析

小题1:(辞:审讯)
小题1:A连词,表承接关系 /(B介词,通过/由此,趁此 ;C连词,表递进,况且/连词,表并列;D均为代词,那年/它们,代鸡豚狗彘之畜)
小题1:(根本原因是劝其投降,称其为兄弟只是诱因)
小题1:略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8分)
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爱敬之,称曰苏翁。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终岁不易,未尝疾病。
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味视他圃尤胜,又不二价,市鬻者利倍而售速,先期输直。夜织屦,坚韧过革舄①,人争贸之以馈远。以故薪米不乏,有羡则以周急应贷,假者负偿,一不经意。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
少与张浚为布衣交,浚为相,驰书函金币属豫章帅及漕曰:“余乡人苏云卿,管、乐流亚,遁迹湖海有年矣。近闻灌园东湖,其高风伟节,非折简能屈,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帅、漕密物色,曰:“此独有灌园苏翁,无云卿也。”帅、漕乃屏骑从,更服为游士,入其圃,翁运锄不顾。进而揖之,翁曰:“二客何从来耶?”延入室,地无纤尘。案上有《西汉书》一册。二客恍若自失,默计此为苏云卿也。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浃,遂扣其乡里,徐曰:“广汉。”客曰:“张德远广汉人,翁当识之。”曰:“然。”客又问:“德远何如人?”曰:“贤人也。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余而才不足。”因问:“德远今何官?”二客曰:“今朝廷起张公,欲了此事。”翁曰:“此恐怕他未便了得在。”二客起而言曰:“张公令某等致公,共济大业。”因出书函金币置几上。云卿鼻间隐隐作声,若自咎叹者。
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旦遣使迎伺,则扃②户阒然,③排闼入则书币不启,家具如故,而翁已遁矣,竟不知所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注释:①舄(xì):古代一种有木底的鞋。②扃(jiōng):门窗上的插关,此代指门。
③阒(qù)然:寂静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味视他圃尤胜视:比较
B.有羡则以周急应贷羡:盈余、剩余
C.第长于知君子第:只是
D.共济大业济:帮助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人争贸之以馈远木欣欣以向荣
B.帅、漕乃屏骑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德有余而才不足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D.有羡则以周急应贷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云卿种菜,讲求法度,菜品上乘,加上售不二价,因此蔬菜畅销,获利倍增。
B.豫章帅、漕舍弃随从,化装成云游的文人,最终找到了苏云卿隐居的地方。
C.张浚认为苏云卿是仅次于管仲、乐毅一类的人物,苏云卿却认为张浚并非全才。
D.客人表明来意,苏云卿才豁然大悟,好像后悔刚才失言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
(2)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
B.宦三年矣宦:做官
C.宣子田于首山田:打猎
D.晋侯饮赵盾酒饮:给…喝
小题2:下面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晋灵公不君”的一组是(   )
①厚敛以雕墙        ②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③宰夫胹熊蹯不熟,***之   ④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⑤犹不改,宣子骤谏     ⑥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 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死,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
B.《晋灵公不君》全文只有几百字,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深刻。作者首先从晋灵公的劣迹写起,表明晋灵公被***完全是咎由自取。“
C.三个武士的形象都非常出彩。作者对每个人都只写了一两个片段,却让人过目不忘,就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
D.第一、二段,作者写了大臣们对晋灵公的劝谏。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用繁笔写的是赵盾,用简笔写的是士季。
小题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4分)
                                                                         
(2)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两个文言语段 (14分)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
(选自欧阳修《原弊》)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
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畜:牲畜
C.农者,天下之本也本:根本
D.则相与笑之曰:鄙鄙:见识浅薄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窃为大王不取也
D.古之为政者佯狂不知所之者
小题3:下列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恐年岁之不吾与D.吾属今为之虏矣
小题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孟子指出“王道”的根本措施是:不违农时,进行养民,要注意保护资源,“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B.孟子抓住梁惠王渴望民众拥戴的心理进行诱导,采用排比的手法,给他描绘出了“仁政”之后百姓安居富裕的景象,促使他实行仁政。
C.欧阳修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D.欧阳修指出父母官懂得致力于农业生产而不懂得节约费用来爱护农民,这是其实也是没有清楚致力于农业生产的方法的表现。
小题5: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小题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徒以吾两人在也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D.徒步则汗出
小题2: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3分)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③而相如廷叱之        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小题3:下列对该段中文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门客的言语和做法表明,他们都是从个人荣辱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足取的。
B.相如避廉颇之锋芒,韬光养晦,是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地位。
C.相如解释说,他和廉颇的存在,是强大的秦国不敢轻易侵犯赵国的原因。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因此要以国家大局为重。
D.本段文字赞扬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
小题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5分)
                                                                              
                                                                             
(2)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书。不疑初为乌程令,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起家辅国参军,府解还家。隆安中,朝廷渐乱,欣优游私门,不复进仕。会稽王世子元显每使欣书,常辞不奉命,元显怒,乃以为其后军府舍人。此职本用寒人,欣意貌恬然,不以高卑见色,论者称焉。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
桓玄辅政,领平西将军,以欣为平西参军,仍转主簿,参预机要。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谓曰:“尚书政事之本,殿中礼乐所出。卿昔处股肱,方此为轻也。”欣拜职少日,称病自免,屏居里巷,十余年不出。
义熙中,弟徽被遇于高祖,高祖谓咨议参军郑鲜之曰:“羊徽一时美器,世论犹在兄后,恨不识之。”即板欣补右将军刘籓司马,转长史,中军将军道怜谘议参军。出为新安太守。在郡四年,简惠著称。除临川王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义真车骑谘议参军,并不就。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转在义兴,非其好也。顷之,又称病笃自免归。除中散大夫。
素好黄老,常手自书章,有病不服药,饮符水而已。兼善医术,撰《药方》十卷。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元嘉十九年,卒,时年七十三。
——《宋书·羊欣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竞:争斗
B.病自免,屏居里巷屏:隐退
C.弟徽被遇于高祖遇:对待
D.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诣:去、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献之书裙数幅而去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不以高卑见色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殿中礼乐所出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转在义兴,非其好也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羊欣在十二岁时就得到王献之的赏识,王献之在羊欣睡觉的时候,在羊欣的新绢裙上写了几幅字,羊欣的书法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B.会稽王世子元显经常让羊欣给他写字,羊欣坚决推辞,因而被贬为军府舍人,但羊欣却能泰然对之。
C.羊欣多次被征召为官,但他却无意于仕途,或辞不就命,或称病自免,即便在任,也常以山水为娱。
D.羊欣平常喜欢黄老之学,经常抄写黄老典籍,即使生病也不吃药,但他却精通医术,还撰写了十卷《药方》。
小题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欣以不堪拜伏,辞不朝觐,高祖、太祖并恨不识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