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9分) 康延孝,代北人也。为太原军卒,有罪亡命于梁。末帝以延孝为左右先锋指挥使。延孝见梁末帝任用群小,知其必亡,乃以百骑奔于唐。见庄宗于朝城,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具言:“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庄宗初闻延孝言梁必亡,喜,及闻其大举也,惧,曰:“其将何以御之?”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余。臣请待其既分,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出其不意,捣其空虚,不旬日,天下定矣。”庄宗甚壮其言,卒用延孝策,自郓入汴,凡八日而灭梁。 三年,征蜀,延孝为先锋排阵斩斫使,破凤州,取固镇,降兴州。蜀平,延孝功为多。左厢马步军都指挥使董璋位在延孝下,然特见重于郭崇韬。崇韬有军事,独召璋与计议,而不问延孝,延孝大怒,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璋诉于崇韬,崇韬解璋军职,表为东川节度使。延孝愈怒曰:“吾冒白刃,犯险阻,以定两川,璋有何功而得旄节!”因见崇韬言其不可。崇韬曰:“敢违吾节度!”延孝惧而退。明年崇韬死,延孝谓璋曰:“公复俯首何门邪?”璋求哀以免。 继岌①班师,命延孝以万二千人为殿,行至武连,闻朱友谦无罪见***。友谦有子令德在遂州,庄宗遣使者诏继岌即诛之。继岌不遣延孝,而遣董璋,延孝大怒,谓其下曰:“南平梁,西取蜀,其谋尽出于郭公,而汗马之劳,攻城破敌者我也。今郭公已死,我岂得存?而友谦与我俱背梁以归唐者,友谦之祸次及我矣!”延孝部下皆友谦旧将,知友谦被难,皆号哭诉于军门曰:“朱公无罪,二百口被诛,旧将往往从死,我等死必矣!”延孝遂拥其众自剑州返入蜀,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继岌遣任圜以七千骑追之,及于汉州,会孟知祥夹攻之,延孝战败,被擒,载以槛车。车至凤翔,庄宗遣宦者***之。 摘自《新五代史》 [注]:继岌:即李继岌,后唐将领,后受封为魏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屏:屏退,使……隐退 | B.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趣:通“趋” 奔赴、趋向 | C.臣请待其既分请:请求 | D.知友谦被难被:表被动 |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庄宗屏人问延孝梁事屏:屏退,使……隐退 | B.以铁骑五千自郓趣汴趣:通“趋” 奔赴、趋向 | C.臣请待其既分请:请求 | D.知友谦被难被:表被动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康延孝虽是亡命之身,但他熟谙兵法,洞察实事,他审时度势,向庄宗分析后梁的弊端,并为其出谋划策,堪称后唐灭梁的功臣。 | B.康延孝生性耿直,性情暴躁,当位居其下的董璋受到郭崇韬的重用时,他大为不满,以军功自居,力劝郭崇韬用军法处置董璋。 | C.康延孝虽立有大功,但恃功自傲,不满同僚,顶撞上级,猜疑朝廷对其不公,竟至公开谋反,最终兵败被***。 | D.康延孝本是前朝旧臣,“背梁投唐”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献计灭梁、征蜀立功更是他人生的辉煌。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末帝懦弱,小人进任,而忠臣勇士皆见疏斥,此其必亡之势也。(4分) ⑵让璋曰:“吾有平蜀之功, 公等仆相从,反俯首郭公之门,吾为都将,独不能以军法斩公邪?”(6分) |
答案
小题1:D 遭受 小题2:C ①体现康延孝有远见②表现康延孝心胸狭窄⑥继岌和任圜的行为 小题3:B“力劝郭崇韬用军法处置董璋”错误 小题4:⑴梁末帝懦弱,小人被信任进用,而忠臣勇士都被疏离排斥,这是梁必定灭 亡的局势。(“小人进任”被动1分、“见”被动1分、“此其必亡之势也”判断1分、“句 意1分) ⑵(康延孝)责备董璋说:“我有平定蜀国的功劳,你们像仆人一样跟着,反而在郭公的门前俯首帖耳,我身为一都的将帅,难道不能用军法将你们斩首么?(“康延孝”省略主语1分,“让”责备1分,“仆”名作状,像仆人一样1分、“俯首郭公之门”状后1分、“独”难道1分,句意1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共19分) 马伶传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即指严嵩,严嵩为分宜人)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趾相错也错:交错 | B.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征:召集 | C.华林部过马伶曰过:责备 | D.兴化部是目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出:高出,凌驾于对方之上 |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不赂者以赂者丧 | C.则东肆不复能终曲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D.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其皆出于此乎 |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马伶技艺大增的一组是() ①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②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③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④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⑤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伶是华林部的演员,马伶是兴化部的演员。第一次演出时,作者通过观众态度的改变来暗示马伶演技不如李伶高超。 | B.马伶因观众不捧场而深感羞耻,演出没有结束就离开了。后来,兴化部竟然因此而停止演出。 | C.马伶知道李伶不肯传授演技给他,所以就到与严嵩是同类的昆山相国顾秉谦门下当差役。 | D.文章表现了一位艺人刻苦追求技艺的精神,反映了生活实践与舞台表演的关系。 |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7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欧阳修读其赋,谓曰:“君辞气似沂公①,未可量也。”签书昭庆军判官,秩满②,当试馆③职,辞曰:“起家为官,本代耕尔,愿以守选余日,读所未见书。”宰相善其志,以通判明州。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自太常丞当转博士,超改右正言;明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内铨④: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归报,神宗善之,以将知审官西院,判尚书兵部。 进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同进所忌。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逮其父子入御史府,逾月得解,黜知蕲州。 明年,以龙图阁待制起知郓州。上元⑤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 绍圣初,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黜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哲宗纳之。崇宁元年,抚定鄯、廓州。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将独谓:“兵机不可失,愿从之。”未几,捷书至。将以复河、湟,功转特进。 御史中丞朱谔取将旧谢章表,析文句以为谤,遂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言者不已,降资政殿学士,知颍昌府。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谥曰文定。 (选自《宋史•许将列传》) 注释:①沂公:王曾,仁宗景祐间右相。②秩满:官吏任期届满。③试馆:古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居住的场所。④流内铨:官职。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等事。⑤上元:即元宵节。⑥元祐:宋哲宗元祐元年,司马光为相,废王安石新法。后章惇、蔡京为宰相,称司马光等人为“元祐奸党”。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皆神宗特命,举朝荣之荣:赞誉 | B.及肄射,将先破的的:箭靶中心 | C.吏籍为盗者系狱籍:登记 | D.边臣欲举师渡河,朝议难之难:危难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许将为官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君辞气似沂公,未可量也②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编修中书条例③是绝其自新之路也④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⑤将虽弗禁,其俗自息⑥发人之墓,非盛德事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将在昭庆军判官一职任期满后,朝廷准备让他任试馆职,但许将却愿做地方官,并希望能多读书。后来神宗非常赏识他,在短时间内把他擢拔数级, | B.契丹大举进犯代州,并派遣使者要求宋朝割让代州。而当年应该出使辽国的官员由于惧怕不敢前往,于是许将主动请缨,毅然出使辽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 C.许将在郓州任职时,反对让为盗者皆尽入狱,并将他们全部释放。此后,民无人犯法,就连喜欢聚众谤言朝政的士人,也不再非议朝政。 | D.御史中丞朱谔用许将过去章表中一些语句,据此诬许将诽谤朝政。徽宗将许将贬为河南知府,朱谔又进谗言,许将又被免除资政殿大学士,任颖昌知府。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会治太学虞蕃讼,释诸生无罪者,蔡确、舒亶因陷之。(5分) ⑵与蔡卞同肆罗织,黜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5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每题3分,断句翻译10分,共22分。) 阅江楼记 明 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同体[注1]。虽一娱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注2]。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注3]。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1)此句意思是: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2)临春、结绮皆为陈后主所建的楼阁,隋兵攻入金陵,焚于火;齐云楼为唐代曹恭王所建,落星楼于吴嘉禾元年建造,在南京落星山。(3)贞珉:精美的石碑。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类皆偏据一方类:大抵 | B.逮我皇帝定鼎于兹逮: 等到 | C.此朕德绥威服绥:安抚 | D.臣不敏敏:敏感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上以其地雄胜乃以难强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 B.与民同游观之乐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 C.蛮琛联肩而入贡起,立而饮之 | D.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 |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金陵为帝王之州 | B.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 C.今则南北一家 | D.非我也,兵也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登上阅江楼,看到长江、汉水滔滔东去,各地的官员纷纷前来述职,城高池深,关隘险固,于是感慨地说:“这是士兵们栉风沐雨,征战攻取才得到的啊!中华土地这样广阔,更感到要想办法来保住它。” | B.作者认为,那临春楼、结绮楼,不是不华美;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演奏放荡的乐曲,收藏燕赵的美女。都是是腐化的象征,当今帝王也不例外。 | C.六朝的时候,常常凭借阅江楼作为防御敌人的天然屏障。现在则已南北一家,把长江看作一条和平的江水,无须用来进行战争了。 | D.读书人有登上这座楼而观赏这长江风景的,应当想到皇上的圣德如青天一样,浩荡宏伟,难以称说,与神禹开山引水的功业同样是无边无际的。忠于君王、报答皇上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 |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处断句。(4分) 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一娱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3分) 译文: ②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3分) 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荡,按图记以求名迹,则芜没者十之七矣。访于众僧,咸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庸者继之,或摽①田宅以便其私,不则苦幽寂去而之他,故蹊径可寻者希。”过华严,鲍甥率众登,探石龙鼻流处,余止山下。或曰:龙湫尚可至也。遂宿能仁寺。 诘旦,舆者同声以险远辞。余曰:“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沿涧行三里而近,绝无险艰。至龙湫庵,僧他出。樵者指道所由,又前半里许,蔓草被径,舆者曰:“此中皆毒蛇貍虫,遭之,重则死,轻则伤。”怅然而返,则老僧在门。问故,笑曰:“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吾为子先路。”持小竿,仆李吉随之,经蒙茸则手披足踏。舆者坦步里许,径少窄,委舆于地,曰:“过此则山势陡仄,决不能前矣。”僧曰:“子毋惑,唯余足迹是瞻。”鲍甥牵引,越数十步,则蔓草渐稀,道坦平,望见瀑布。又前,列坐岩下,移时乃归。舆者安坐于草间,并作乡语怨詈老僧曰:“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必众辱之。” 嗟乎!先王之道之榛芜久矣。众皆以远迹为难,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实近且易也。孔、孟、程、朱皆因于众厮舆②,而时君不寤,岂不惜哉!夫舆者之诳即暴③于过客不能谴呵而创惩之也而怀怒蓄怨至此况小人毒④正侧目于君子之道以为不利于其私者哉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清·方苞《记寻大龙湫瀑布》) 注①摽:把持。②厮舆:旧时指仆役一类的人。③暴:施加恶行,欺侮。④毒:怨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蔓草被径覆盖 | B.经蒙茸则手披足踏分开 | C.舆者坦步里许步伐 | D.并作乡语怨詈老僧曰责骂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按图记以求名迹或摽田宅以便其私 | B.访于众僧委舆于地 | C.过此则山势陡仄越数十步,则蔓草渐稀 | D.至崖而反者而不知苟有识道者为之先 | 小题3:以下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3分)A.其始辟者,皆畸人也 | B.又前,列坐岩下 | C.唯余足迹是瞻 | D.舆者安坐于草间 | 小题4:下列对作者有关观点与文章手法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以“寻大龙湫瀑布”为线索,由按图记到问众僧,继而鲍甥率众寻,老僧作向导,可见作者一行寻找大龙湫瀑布费尽了周折。 | B.作者认为,那些名胜古迹之所以荒芜废弃,是因为继承者或把持田宅来为自己求得利益,或苦于偏僻寂寞而离开到其它地方去了。 | C.抬轿子的人曾几次欺骗作者等人,因此作者在结尾发出感慨:只要有“识道”的人带路,远道可以成为近道,难道可以变为易道。 | D.结尾缘事明理,从“寻大龙湫瀑布”之行联想到孔、孟、程、朱的学问在当时不能被人理解的原因,从而丰富了文章的社会内涵。 |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 夫舆者之诳即暴于过客不能谴呵而创惩之也而怀怒蓄怨至此况小人毒正侧目于君子之道以为不利于其私者哉此严光管宁之俦所以匿迹销声而不敢以身试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伤? ②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辈之诳,必众辱之。 |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低着眉随手慢慢地弹奏,说尽心中无限的伤心事。 | B.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这五个人,大概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所激而死于这件事的。 | C.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烛光照耀着南面的天空。 | D.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 这些文人画士心里面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号召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天下的梅树。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