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贻诸弟砥石命(并铭)唐·舒元舆①昔岁吾行吴江上,得亭长所贻剑。心知其不莽卤,匣藏爱重,未曾亵视。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见惨翳积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贻诸弟砥石命(并铭)唐·舒元舆①昔岁吾行吴江上,得亭长所贻剑。心知其不莽卤,匣藏爱重,未曾亵视。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见惨翳积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贻诸弟砥石命(并铭)
唐·舒元舆
①昔岁吾行吴江上,得亭长所贻剑。心知其不莽卤,匣藏爱重,未曾亵视。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见惨翳积蚀,仅成死铁。意惭身将利器,而使其不光明之若此,常缄求淬磨之心于胸中。
②数月后,因过岐山下,得片石,如绿水色,长不满尺,阔厚半之。试以手磨,理甚腻,文甚密。吾意其异石,遂携入城,问于切磋工,工以为可为砥,吾遂取剑发之。初数日,浮埃薄落,未见快意。意工者相绐,复就问之,工曰:“此石至细,故不能速利坚铁,但积渐发之,未一月,当见真貌。”归如其言,果睹变化。苍惨剥落,若青蛇退鳞,光劲一水,泳涵星斗。持之切金钱三十枚,皆无声而断。愈始得之利数十百倍。
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以此益知人之生于代,苟不病盲聋喑哑,则五常之性全;性全则豺狼燕雀亦云异矣。而或公然忘弃砺名砥行之道,反用狂言放情为事,蒙蒙外埃,积成垢恶,日不觉寤,以至于戕正性,贼天理,生前为造化剩物,殁复与灰土俱委,此岂不为辜负日月之光景耶!
④吾常睹汝辈趋向,尔诚全得天性者。况夙能承顺严训,皆解甘心服食古圣人道,知其必非雕缺道义,自埋于偷薄之伦者。然吾自干名在京城,兔魄已十九晦矣。知尔辈惧旨甘不继,困于薪粟,日丐于他人之门。吾闻此,益悲此身使尔辈承顺供养至此,亦益忧尔辈为穷窭而斯须忘其节,为苟得眩惑而容易徇于人,为投刺牵役而造次惰其业。欲书此为戒,又虑尔辈年未甚长成,不深谕解。
⑤今会鄂骑归去,遂置石于书函中,乃笔用砥之功,以寓往意。欲尔辈定持刚质,昼夜淬砺,使尘埃不得间发而入。因书为《砥石命》,以勖尔辈,兼刻辞于其侧曰:
⑥剑之锷,砥之而光;人之名,砥之而扬。砥乎砥乎,为吾之师!仲兮季兮,无坠吾命乎!
(选自《唐文粹》,江苏古籍出版社)
  【注】①兔魄:月亮的别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意其异石,遂携入城意:猜想,料想
B.意工者相绐,复就问之就:趋向,前去
C.愈始得之利数十百倍愈:胜过,超过
D.此石至细,故不能速利坚铁利:锋利,锐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前为造化剩物如今人方为刀俎
B.吾遂取剑发之杳不知其所之也
C.今年秋在秦,无何发开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日丐于他人之门而君幸于赵王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
A.吾因叹以为金刚 / 首五材 / 及为工人铸为器 / 复得首出 / 利物以刚质铓利 / 苟暂不砥砺 / 尚与铁无以异 / 况质柔铓钝 / 而又不能砥砺 / 当化为粪土耳 / 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
B.吾因叹以为金刚 / 首五材及为工人 / 铸为器复得首 / 出利物以刚质铓利 / 苟暂不砥砺/ 尚与铁无以异 / 况质柔铓钝 / 而又不能砥砺 / 当化为粪土耳 / 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
C.吾因叹 / 以为金刚首五材 / 及为工人铸为器 / 复得首出利物 / 以刚质铓利 / 苟暂不砥砺 / 尚与铁无以异 / 况质柔铓钝 / 而又不能砥砺 / 当化为粪土耳 / 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
D.吾因叹 / 以为金刚首五材 / 及为工人铸为器 / 复得首出利物 / 以刚质铓利苟 / 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 / 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 / 当化为粪土耳 / 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
小题4: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离家一年多的舒元舆给弟弟们寄磨刀石时写的一封信,对弟弟们进行谆谆的告诫。
B.由宝剑锋从磨砺出,作者推想到人的品德学问,也要努力磨炼才能进步,否则就要后退。
C.为勉励几位弟弟砥砺德行,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弟弟们,可谓用心良苦。
D.作者在家的弟弟被生活所困,忘记了砥砺品行节操,对此作者深感忧虑和悲伤。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常缄求淬磨之心于胸中。(3分)
(2)然吾自干名在京城,兔魄已十九晦矣。(3分)
(3)砥乎砥乎,为吾之师!仲兮季兮,无坠吾命乎!(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1)因而在心里面常存有请人淬炼磨砺的想法。
(2)然而我从在京师求取功名以来,已经十九个月了(月亮已经隐去了十九次)。
(3)磨刀石啊,磨刀石啊,你是我的老师!二弟呀,三弟呀,不要忘掉我的命令(教令、教导)!
解析

小题1:利:使……锋利/锋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小题1:A.为,表判断,是;B.代词,它;动词,去,到;C.代词,什么;副词,多么;D.介词,到或在;表被动,为,被。
小题1:吾因叹,以为金刚首五材,及为工人铸为器,复得首出利物。以刚质铓利,苟暂不砥砺,尚与铁无以异,况质柔铓钝,而又不能砥砺,当化为粪土耳,又安得与死铁伦齿耶!
小题1:文中只是说,作者担心他们忘记。
小题1:
(1)计分点:“缄”“求”“于胸中”状语后置句式。
(2)计分点:“自”“干”“兔魄已十九晦矣”。
(3)计分点:“为”“仲”“季”“坠”。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小题1: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沛公奉卮酒为寿
小题2:加点字的用法与“臣活之”中的“活”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B.沛公军霸上
C.范增数目项王D.刑人如恐不胜
小题3:从用法特点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字与“吾得兄事之”中的“兄”不同的一项是(   )
A.函封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籍吏民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小题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C.因循守旧D.余因得观遍群书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3分)
译文: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3分)
译文: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列各题。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及周武帝平齐①。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②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沦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③更相谓日:“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
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后因李佛子为乱之事,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注】①齐:指南北朝时的北齐。②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③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妄通宾客胡乱B.时吐谷浑寇边侵犯
C.及上祠太山还祭祀D.恶其殷盛殷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
B.熙乃晓谕之今者乃以手教相谕
C.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
D.沦州吏民恐其迁易我辈其可违乎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令狐熙政绩的一组是(3分)(         )
①寻授帅都督,转复官府都上士         ②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④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
⑤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           ⑥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
A.①②④    8.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令狐熙出身名门望族,为人严肃稳重。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早在周武帝时就很受重用,仕途通达,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B.令狐熙治理沧州,使百姓安居,风气良好,因而广受拥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一到任就针对当地“殷盛”与“多奸侠”的现象,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受到了隋文帝的嘉奖。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广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
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
                                                                      
②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共9分)
沛公旦日从百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加点字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常以身蔽沛公
A.吏民,封府库B.吾得事之
C.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D.项伯***人,臣
小题2: 下面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今者有小人B.臣请入,与同命。
C.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D.因击沛公于坐,***
小题3: 下列各项与“若属皆且为所虏”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重为乡党所笑 B.籍何以至此 
C.亚父者,范增也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南公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①。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有之③,今何靳?"策日:“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人之,愿界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醉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注:①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建昌:建昌,今汉西南昌一带.②驵:zǎng,市场经纪人.③带: tǎng,库房.④质:抵钾。没:死。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人疑策爱也 爱:喜欢。B.今何靳 靳:吝啬。
C.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 易:交换。D.妻子饥寒不恤也 恤:顾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故为公验之 何欺寒人为?
B.有质钱而没者而不果行。
C.不忍移之他人 以炫贾之
D.其子与猾驵计 叔卿与之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共6分)
(1)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
(2)、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念父母,顾妻子顾:怀念B.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分:道理
C.恨私心有所不尽恨:遗憾D.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表:表扬
小题2:句式与“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是以见放   B.洎牧以谗诛
C.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D.见笑于大方之家
小题3: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勉。
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每个3分,共6分)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