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30)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7.9)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9.10) 小题1:第一则中的“忠”是指什么意思?可用原文概括。 小题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结合选文内容对孔子的“恕”道加以简要分析。(3分) |
答案
小题1: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小题2:孔子“推己及人”的 “恕”,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即是行仁之道。(1分)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1分)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不吃饱饭,对齐衰者和瞽者表示同情和尊敬,正是仁爱宽厚、推己及人这一恕道的表现。(1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记 句 容 叟 袁枚 舟过燕子矾,泊古寺,有叟训数僧。貌癯而古,须发堕落,高吟所作诗,齿缺不能音。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曰:“余非有道者,累于道者也。”询其姓,曰赵,句容人。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誓不娶,年十九,母亡。 慕茅山三洞为神仙居,绝欲得之,仡然从三人而行,裹粮趋洞所。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二人者秉烛继之。蝙蝠哑哑万数,如大片黑云来扑火,火灭。其一毒虺,长三四尺,狂走有声。三人苦畏,联衣带行山根,触顶碍眉,石乳雨下,讫不得住。又五六里,得坦穴,闻钟磬鸣,大喜奔之,石罅水所为。望如黑海,昏雾杳藐,波浪大作,不可穷也。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从原径返,行且卧,迷无所复。闻人声如天外呼者,则三人之戚友具麦饭纸钱号于洞口也。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 叟归,学茹气呼吸法,于三人中最为长年,卒衰废,与他老人同。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自悔空然慕道,几死穴中。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 小题1: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茹:吃。 | B.二人者秉烛继之秉:持。 | C.石乳雨下,讫不得住讫:竞,终。 | D.(叟)于三人中最长年,卒衰废卒:死亡。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说老翁“累于道”的一项是 ( ) ①母孕之即不茹荤,九岁齿决肉呕,遂绝之 ②洞冥然黑,人倒卧作蛇行以进 ③叟先入,堕水,幸浅,无所伤 ④灯尽灭,且饥,为是悛而止 ⑤叟归,学茹气呼吸法 ⑥无所名一钱,乃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道成仙,白日飞升,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凡夫俗子为之向往并付诸行动,然而最终结果往往是水中捞月,枉费心血。本文中的句容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 B.老翁面貌清癯古朴,正在古寺中训导几个年轻的僧人,似和传说中得道真人十分相似,然而答复却出人意料,他是“累于道者也”,文意顿显跌宕,勾起下面一段对老翁年轻时寻仙探洞经历的描述。 | C.对老翁年轻时求仙探洞的一段经历的描述,起伏曲折,令人回味。起先是年轻人的血性壮勇,接着是遇险而不顾,有了“苦畏”心理仍然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后来“闻钟磐鸣”却与神仙失之交臂,充满失望和后悔地出得洞来。这一段经历没有幸运只有辛酸。 | D.结尾处写老翁求仙不成,终于“衰废”,与凡人无异,又因不名一钱,只得“教小僧丐食饮以卒日”,与文章开头遥相呼应,绾合自然。 |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揖而问之曰:“叟其有道者欤?”(3分) 译文: (2)牵以绳,三人同上,见青天如得故物,人间已三昼夜矣。(3分) 译文: (3)嗣后有扼腕而道神仙者以翁为妄言,非矣。(4分) 译文: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司马迁《报任安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引退 | B.亦欲以究天人之际边际 | C.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考察 | D.思垂空文以自见流传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B.然此可为智者道重为乡党所笑 | C.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曼辞以自饰 | D.以通其狂惑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小题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 B.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C.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 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 小题4: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引述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述而留名的例子,意在自比,表明自己身受腐刑却要不以为辱,反而将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 | B.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宗旨在于探讨“天人之际”,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创见。 | C.司马迁说自己“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其实是寓悲愤于自贬,之所以没有“推贤进士”,主要是因为身处闺阁之臣的地位,被流俗看轻。 | D.选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在句式上骈散结合,清晰而动人地表现了作者不甘受辱而终于受辱,想引决而终未引决的生命历程,内蕴深厚,文气雄壮。 |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13.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原(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B.仓皇东出(往东边) | C.吾三恨也(仇恨) |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全) | 14.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②祸患常积于忽微 | B.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②岂独伶人也哉 | C.①负而前驱②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 D.①自然之理也②莫能与之争 | 15.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不沾襟 | D.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16.小题4:下列各项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评论庄宗的盛衰得失,阐明中心论点,既赞叹庄宗成功又慨叹庄宗 失败。 | B.以庄宗的“极盛”和他的“极衰”构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强调“人事” 的作用。 | C.“岂得之难……而皆自于人欤?”连用问句,发人深思,并寓结论于疑问中, 又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天命”。 | D.段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判朝政,讽谏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 | 味深长,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普遍性。 17.小题5:翻译下面句子:(10分)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分)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分) (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3分) |
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
阅读《逍遥游》片段,完成下面各题。(15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5分) (1)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 (2)六月息________________ (3)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_ (4)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________________ (5)控于地而已矣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 小题3:大鹏南飞,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其中的道理,用文中的话来解释,就是因为 (2分)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