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古砚说 [明]许獬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狈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修辱。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问好矣,而犹哓哓。然窃好古之名,以求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③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 人也。 予观令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ù)辱:羞辱,侮辱。②哓(xiāo)哓:吵嚷。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遗:给,赠 | B.宜谨宝藏之宝:像宝贝一样 | C.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射:追逐 | D.人见世之熙熙者熙熙:忙忙碌碌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B.褰裳濡足,被俘辱而不知羞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 C.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 小题3:下列对文中意思理解有误的二项是 ( )A.作者当得知家里的这方砚是古砚之后,并没有及时去验证它的真伪。 | B.在作者看来,砚在当时人手中使用时仅仅是一种工具,并没有特殊意义。 | C.文中认为“好古”在兴起之初是一些人逃避世事。寄情书画的产物。 | D.文中认为“好古”发展到后来,渐渐变成了一些人表现高雅的方式。 |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3分) (2)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5分)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所以火凡自称爱好古物的人,一定不是平庸世俗的人。(3分) (2)思慕古人却不能见到,就徘徊流连,期望得剑他的遗物中存留下来的东西来玩赏, 就像见到他本人一样,因此喜欢它而没有满足的时候。(5分) |
解析
略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 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人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粗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也?”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 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 (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引兵而西引:率领 | B.王翦谢曰谢:道歉 | C.老臣罢病悖乱罢:通“疲” | D.翦因举兵追之举:出动 |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王翦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 ①非六十万人不可 ②唯大王更择贤将 ③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④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 ⑤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⑥亲与士卒同食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年轻壮勇,曾大败燕军,擒获太子丹,秦王对他评价很高,过于轻敌,导致他征荆兵败。 | B.面对李信的失败,始皇幡然悔悟,及时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满足了王翦对兵力的要求,为后来大败荆军奠定了基础。 | 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讨要良田园林宅院,是为了妥善地安排自己的子孙,使自己领兵征战无后顾之忧。 | D.王翦坚守不战,是为了激发士气,避敌锐气,以便寻找最合适的作战时机,最后终于大败荆军。 |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2分) 译文: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3分) 译文: (3)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3分) 译文: |
下列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 B.《荆轲刺秦王》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 | C.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 D.“秋毫无犯”、“劳苦功高”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鸿门宴》。 |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群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徐无党南归序序:写在文章前面的话 | B.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推:推崇 | C.言语工矣工:精巧 | D.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荣:草木开花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草木鸟兽之为物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B.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C.其所以为圣贤者其孰能讥之乎 | D.亦因以自警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见之于言”的一组是 ①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 ②修于身者,无所不获 ③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 ④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 ⑤文章丽矣,言语工矣 ⑥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如果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将来一定能有所成就。 | B.作者认为,颜回就是既“修之于身”,又“施之于世,见之于言”的圣贤。 | C.许多著名的文人在创作时竭尽心力,但和世人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什么区别。 | D.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不单是为赠给徐无党,同时也用来警示自己一番。 | 小题5:断句和翻译。(共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然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3分) 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少英敏,善属文,诗笔尤俊拔,养浩然之气。乾符初,举进士,累不第。广明中,遇乱归乡里。时钱尚父镇东南,节钺崇重,隐欲依焉,进谒,投素作。镠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遂为掌书记。性简傲,高谈阔论,满座风生。好谐谑,感遇辄发。镠爱其才,前后赐予无数,陪从不顷刻相背。表迁节度判官、盐铁发运使。未几,奏授著作郎。谬初授镇,命沈崧草表谢,盛言浙西富庶。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 镠请隐为之,有云:“天寒而麋鹿曾游,日暮而牛羊不下。”又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作者称赏。转司勋郎中,自号“江东生”。魏博节度罗绍威慕其名,推宗人之分,拜为叔父,尝表荐之。隐自以当得大用,而一第落落,传食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诗文凡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且介僻寡合,不喜车旅;献酬俎豆间,绰绰有余也。与顾云同谒淮南节度副使高骈,骈不礼。骈后为毕将军所***,隐有题延和阁之讥。又以诗投相国郑畋,畋有女殊丽,喜诗咏,读隐作至“张华谩出如丹语,不及刘侯一纸书”,由是切慕之,精爽飞越,莫知所从。隐忽来谒,女从帘后窥见迂寝之状,自是绝不咏其诗。隐精书法,喜笔工苌风,谓日:“笔,文章货也。今助子取高价。”即以雁头笺百幅为赠,士大夫踵门问价,一致千金。率多借重如此。所著.《谗书》、《谗本》、《淮海寓言》等,并行于世。 (节选自《唐才子传》有改动) 注:①镠,音liú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欲依焉,进谒,投素作素;二般的 | B.谬得之大喜,以书辟之辟:征召 | C.推宗人之分,拜为叔父,分:辈分 | D.传食诸侯.因人成事因:依靠 |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市,全部表明罗隐善属文的一组是 ( ) ①镠得之大喜,以书辟之 ②前后赐予无数,陪从不顷刻相背 ③隐曰:“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 ④为贺昭宗改名表云:“左则姬昌之半字,右为虞舜之全文。” ⑤即以雁头笺百蝇为赠,士大夫踵门问价,一致千金。 ⑥所著《谗书》、《谗本》、《淮海寓育》等,并行于世。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明年间,遭逢战乱,罗隐回到家乡,当时镇守东南一方、势力极大的钱镠对罗隐很是称赏,于是罗隐投靠了他。 | B.罗隐的诗文大多以讽刺为主,他不喜军事,而在祭祀、宴会等场合献诗应酬的能力却是非常高的,因此魏博节度使罗绍威仰慕罗隐,罗隐上表推荐了他。 | C.罗隐曾与顾云一同拜见淮南节度副使高骈,高骈待他们很不礼貌。高骈后来被毕将军所***,罗隐写了题延和阁的诗来嘲笑他。 | D.郑畋有个女儿非常美丽,因读罗隐的诗丽对其极为爱慕,俚在她看到罗隐相貌丑陋且不通世故的样子后,便不再咏读他的诗文了。 | 小题4:把第三题文盲文阅读材料中射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浙西焚荡之余,朝臣方切贿赂,表奏,将鹰犬我矣。(5分) (2)即以雁头笺百幅为赠,士大夫踵门问价,一致千金。(5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公孙鞅(即卫鞅、商君)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①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悒悒:闷闷不乐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景监以让卫鞅让:责备 | B.子何以中吾君中:选中 | C.而循礼者不足多多:赞扬 | D.舍人无验者坐之坐:使……获罪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B.①学者溺于所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C.①法之不行,自上犯之②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 D.①其后民莫敢议令②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孝公想依从商鞅而变法,但又怕天下人议论他,商鞅就对孝公说做事情不要犹豫不决,还认为只要能强国利民,圣人就不必沿用成法遵循旧制。 | B.商鞅到了秦国后,以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孝公,孝公特别高兴,因为按照商鞅的办法,秦国就可以治理得如同殷、周一样好了。 | C.甘龙认为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杜挚认为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商鞅驳斥了这些主张,得到了孝公的赞同。 | D.因公子虔一班人的告发,商殃受到追捕,后来商鞅发动商邑的士兵攻击郑国以谋求生路未能成功,最终落了个被五马分尸示众的下场。 | 小题4:(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3分) ②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3分) ③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2分) (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2分) 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 ,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有大略者不问其短 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 三月不闻竽琴之音。 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