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及智宣子卒,智襄子①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得由我。我不为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及智宣子卒,智襄子①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得由我。我不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①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得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②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恒子,恒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恒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关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恒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出,走晋阳。
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③;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恒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要以亡人国也。”恒子肘康子,康子履恒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④,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絺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絺疵曰:“以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明日,智伯以絺疵之方告二子,二子曰:“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不然,失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二子出,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及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一)
【注】①智襄子:即智伯,“襄子”是他死后的谥号。②狃(niǔ):习惯。③版:表示墙的高度和长度。一般认为高二尺、长八尺这一版。④安邑:魏的都城,下文的“平阳”是韩的都城。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主不备,难必至矣难:灾难、灾祸
B.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悛:悔改
C.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伤:妨碍
D.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致:归还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智伯“好利”的一组是(   ) (3分)
①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                                  ②智伯请地于韩康子
③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             ④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⑤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
A.①③⑥B.①②⑤C.②③④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智伯向韩康子、魏恒子、赵襄子索要土地,三家君主表现截然不同,生动地凸显了
三人性格的不同。
B.段规和任章的劝说之辞,均能抓住智伯的性别弱点,分析了事情发展的必然性、做
出了正确的决策,保全了各自的君主。
C.絺疵是一个关于察言观色、见微知著的难得人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用,后来自
请出使齐国。
D.智伯无故索要土地,不听臣下劝谏,突出地表现了他利令智昏、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既擒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见而悦之,使霸招吴敦、尹礼、孙观、观兄康等,皆诣太祖。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太祖之在兖州,以徐翕、毛晖为将。兖州乱,翕、晖皆叛。后兖州定,翕、晖亡命投霸。太祖语刘备,令语霸送二人首。霸谓备曰:“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霸受公生全之恩,不敢违命。然王霸之君可以义告,愿将军为之辞。”备以霸言白太祖,太祖叹息,谓霸曰:“此古人之事而君能行之,孤之愿也。”乃皆以翕、晖为郡守。时太祖方与袁绍相拒,而霸数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太祖破袁谭于南皮,霸等会贺。霸因求遣子弟及诸将父兄家属诣邺,太祖曰:“诸君忠孝,岂复在是!昔萧何遣子弟人侍,而高祖不拒,耿纯焚室舆榇①以从,而光武不逆,吾将何以易之哉!”东州扰攘,霸等执义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又与于禁讨昌豨,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有功,迁徐州史。沛国公武周为下邳令,霸敬异周,身诣令舍。部从事謥詷②不法,周得其罪,便收考竟,霸益以善周。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张辽之讨陈兰,霸别遣至皖,讨吴将韩当,使权不得救兰。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当复遣兵邀霸于夹石,与战破之,还屯舒。权遣数万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兰,闻霸军在舒,遁还。霸夜追之,比明,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贼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众。由是贼不得救兰,辽遂破之。霸从讨孙权于濡须口,与张辽为前锋,行遇霖雨,大军先及,水遂长,贼船稍近,将士皆不安。辽欲去,霸止之曰:“公明于利钝,宁肯捐吾等邪?”明日果有令。辽至,以语太祖。太祖善之,拜扬威武将军。
(《三国志•魏书》)
注:①榇(chèn):棺材  ②謥詷,人名。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霸为帅,屯于开阳屯:驻扎
B.霸敬异周,身诣令舍诣: 来到
C.周得其罪,便收考竟  考:拷打
D.当遣兵逆霸,霸与战于逢龙逆:阻止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太祖之讨吕布也俯察品类之盛
B.霸所以能自立者,以不为此也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复命
C.清定海岱,功莫大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霸与战于逢龙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能表现臧霸“勇壮”的一项是(    )
①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  ②因与父俱亡命东海
③太祖之讨吕布也,霸等将兵助布  ④从讨孙权,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
⑤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    ⑥行百余里,邀贼前后击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②③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讨伐吕布时,臧霸等曾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又把他藏匿起来,
太祖点名搜索,在臧霸那里找到了吕布。
B.在兖州叛乱中,徐、毛二人背叛太祖,后亡命出逃投靠臧霸。太祖命刘备见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对刘备说的一席话,使太祖改变了主意。
C.臧霸非常尊敬下邳令武周,曾到其舍作客。后来臧霸从事謥詷不遵守法度,武周就拘押拷打謥詷。霸却没有怪罪武周,反而更加亲善。
D.张辽讨陈兰,臧霸被调到皖地,讨伐吴将韩当,使孙权不得前救陈兰。韩当阻止臧霸于夹石,被臧霸击败。孙权遣数万人分兵救陈兰,闻知霸军在舒城,立即撤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书谢御史
【清】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及道光癸巳之岁,河南裕州知州谢兴峣,以卓异荐入都。裕州,御史之子,由翰林改官也。引见时,唱陈名贯毕,皇上问曰:“汝湖南人,作京语何也?”兴峣对言:“臣父谢振定,历官翰林御史,臣生长京师。”上悟曰:“尔乃烧和珅车谢御史之子耶?”因褒奖兴峣家世,勉以职事。明日,上语阁臣:“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昨见其子来,甚喜。”未几,命擢兴峣叙州府知府。方裕州入见时吾乡人士在京师者盛传天语以为谢氏父子之至荣也又幸芗泉先生之生于其乡而以相夸耀也。敏树得知其本末如此云。
敏树又记在都时,有郎官当推御史者,语次,因举芗泉先生之事。郎官谓曰:“芗泉负学问文章,又彼时清议尚重,故去官而名益高,身且便。今我等人材既弗如,而时所重者,独官禄耳,御史言事,轻则友人笑,重则恐触罪,一朝跌足,谁肯相顾盼耶?且家口数十,安所赖耶?”余无以进之。嗟呼!昔之士风人情,犹之今也。以裕州今日家世之荣,孰不欣羡而愿其有是?孰知当芗泉先生罢官时,同朝行辈中,必有相侮笑者,讥毁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其家人居室,必不如在官之乐者。且使先生官不罢,其进取抑未可量,一遭斥逐,终以不振,独气节重江湖间耳。然则先生之烧车之时,亦可谓计虑之不详尽者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名:闻名
B.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壮:雄壮
C.语次,因举芗泉先生之事次:中间
D.昔之士风人情,犹之今也之:到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谢御史“气节重江湖间”的一组是
①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②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③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④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   
⑤以裕州今日家世之荣,孰不欣羡而愿其有是? ⑥使先生官不罢,其进取抑未可量
A.①③④B.①②⑤  C.②④⑤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御史名振定,号芗泉先生,因鞭打飞扬跋扈的和珅宠奴、焚烧和珅车辆而遭和珅报复,被削职为民。
B.谢御史之子谢兴峣因为父亲的名望和官声受到皇帝喜爱,在裕州知州任上被召入京城,提拔为叙州府知府。
C.作者向那位“郎官当推御史者”谈起谢御史,意在用谢御史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事迹勉励他做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官。
D.“郎官当推御史者”的腐败言行和谢御史形成强烈的反差,作者对这种只重官位、只重身家利益的庸俗之辈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小题4: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断句:(2分)
方 裕 州 入 见 时 吾 乡 人 士 在 京 师 者 盛 传 天 语 以 为 谢 氏 父 子 之 至 荣 也 又 幸 芗 泉 先 生 之 生 于 其 乡 而 以 相 夸 耀 也。
(2)翻译:(8分)
①唱陈名贯毕,皇上问曰:“汝湖南人,作京语何也?”(4分)                                                                                
②孰知当芗泉先生罢官时,同朝行辈中,必有相侮笑者,讥毁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
杨涟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及忠贤定《三朝要典》,“移宫”一案以光斗为罪魁,议开棺僇尸。有解之者,乃免。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注:①左光斗(1575—1625),明朝官员,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入狱后被迫害致死。后平反,谥为忠毅。文中加“   ”线的都是人名。②诇(xiòng):刺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除中书舍人除:拜官授职。
B.拟十一月二日上之拟:打算。
C.复构文言狱狱:监狱。
D.疏趣之趣:催促。
小题2:以下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左光斗“嫉恶如仇”和“受人爱戴”的一组是(   )
A.①捕治吏部豪恶吏②辇下震悚
B.①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②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
C.①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②福王时,追谥忠毅
D.①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②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光斗在京城担任御史时,采取了治恶打假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惊悚。
B.左光斗和杨涟谋划弹劾魏忠贤,结果被魏忠贤预先侦知后抢先下手,魏忠贤提前两天将两人免职。
C.孙奇缝和鹿正认为左光斗有德于京城辖区人民,倡议凑集钱财帮助左光斗,但最终还是未能救出。
D.左光斗死后,魏忠贤还对他的同族兄弟子侄进行了迫害;直到魏忠贤被杀后,朝廷才对左光斗平反昭雪。
小题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
译文:                                                                    
(2)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
译文:                                                                    
(3)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任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羸。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见骨与刍,动不可禁。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故贤主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首时》略有改动)
【注】①嗼(mò)静默无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适:恰好,正好
B.搏其手而与之坐搏:握住,抓取
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节:礼节,气节
D.故圣人之所贵贵:重视,崇尚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因说之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子胥乃修法制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C.之秦之道谨庠序之教
D.齐以东帝困于天下故内惑于郑袖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
①故钓于渭以观之 ②退而耕于野 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④水冻方固,后稷不种 
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 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人民,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时机。
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因而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腑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严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
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导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
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不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必:一定B.是故传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夺:改变
C.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愆:延误D.同守元气,所以老其师老:衰老
小题2:10.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乃夜驰之沛公军
B.本各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蒙故业,因遗策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全篇以用药宜慎为总原则,提出了一些用药之道,论说精辟透彻,层次分明。作者对孙子兵法很有研究,并且在指导用药中运用灵活自如。
B.药是在人的肌体中发挥作用的,是内在的;兵是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是外在的。“用药如用兵”的说法将内在的转换成外在的,浅显易懂。
C.作者认为药可以用来治病邪,但也有毒害人体的一面,“好服食者,必有奇疾”, 是“不得已而后用”的,这体现了他对“药”的辩证认识。
D.文章多用排比句,语言整齐有力,气势充足,以用兵喻用药,突出了用药和用兵之间的相似性,从而更形象地突出了药的作用,易于接受。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①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
译文:
②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