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萧允,字叔佐,兰陵人也。允少知名,风神凝远,通达有识鉴,容止酝藉,动合规矩。梁时起家邵陵王法曹参军,转湘东王主簿,迁梁太子洗马。侯景攻陷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萧允,字叔佐,兰陵人也。允少知名,风神凝远,通达有识鉴,容止酝藉,动合规矩。梁时起家邵陵王法曹参军,转湘东王主簿,迁梁太子洗马。侯景攻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萧允,字叔佐,兰陵人也。允少知名,风神凝远,通达有识鉴,容止酝藉,动合规矩。梁时起家邵陵王法曹参军,转湘东王主簿,迁梁太子洗马。
侯景攻陷台城,百僚奔散,允独整衣冠坐于宫坊,景军人敬而弗之逼也。寻出居京口。时寇贼纵横,百姓波骇,衣冠士族,四出奔散,允独不行。人问其故,允答曰:“夫性命之道,自有常分,岂可逃而获免乎?但患难之生,皆生于利,苟不求利,祸从何生?方今百姓争欲奋臂而论大功,一言而取卿相,亦何事于一书生哉?庄周所谓畏影避迹,吾弗为也。”乃闭门静处,并日而食,卒免于患。
侯景平后,高祖镇南徐州,以书召之,允又辞疾。永定中,侯安都为南徐州刺史,躬造其庐,以申长幼之敬。天嘉三年,征为太子庶子。高宗即位,迁黄门侍郎。五年,出为安前晋安王长史。六年,入为光禄卿。允性敦重,未尝以荣利干怀。及晋安出镇湘州,又苦携允,允少与蔡景历善,景历子征修父党之敬,闻允将行,乃诣允曰:“公年德并高,国之元老,从容坐镇,旦夕自为列曹,何为方复辛苦在外!”允答曰:“已许晋安,岂可忘信。”其恬于荣势如此。
至德三年,除中卫豫章王长史,累迁通直散骑常侍、光胜将军、司徒左长史、安德宫少府。鄱阳王出镇会稽,允又为长史,带会稽郡丞。后主尝问蔡征曰:“卿世与萧允相知,此公志操何如?”征曰:“其清虚玄远,殆不可测,至于文章,可得而言。”因诵允诗以对,后主嗟赏久之。其年拜光禄大夫。
及隋师济江,允迁于关右。是时朝士至长安者,例并授官,唯允与尚书仆射谢伷辞以老疾,隋文帝义之,并厚赐钱帛。寻以疾卒于长安,时年八十四。
(选自《陈书?列传第十五》,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出居京口寻:不久
B.景历子征修父党之敬修:整饰
C.其恬于荣势如此恬:淡泊
D.是时朝士至长安者,例并授官例:特例
小题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萧允不“以荣利干怀”的一组是(   )
①允独整衣冠坐于宫坊
②闭门静处,并日而食
③已许晋安,岂可忘信
④允又为长史,带会稽郡丞
⑤清虚玄远,殆不可测
⑥唯允与尚书仆射谢伷辞以老疾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③⑥
小题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允年轻时就通达有见识,行动合乎规矩,后来曾任太子洗马。侯景攻克台城时,他衣冠整齐地坐在太子的宫中,因此侯景手下的人对他很敬重,不敢逼迫他。
B.侯景之乱平定后,高祖征召萧允入朝为官,他以身患疾病为由推辞。晋安王镇守湘州时,他不听别人的再三劝阻,依然跟随晋安王前往湘州去任职。
C.萧允与蔡景历、蔡征父子都有深交。蔡征曾向后主说,萧允清高淡泊的志操,深远微妙,并为陈后主吟诵萧允的诗歌。后主对萧允的德才十分欣赏。
D.在隋灭陈之后,萧允本可以继续在隋朝做官,但他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请辞,并得到隋文帝的赏识和厚赐。
小题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定中,侯安都为南徐州刺史,躬造其庐,以申长幼之敬。(5分)
(2)其清虚玄远,殆不可测,至于文章,可得而言。(5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1)永定年间,侯安都担任南徐州刺史,亲自到他家去拜访,表达晚辈对长者的敬意。(“躬”“造”“申”各1分,语意2分,共5分)
(2)萧允清高淡泊的志操,深远微妙,是不可测知的,至于他的文章辞采,能有所了解,可以说一说。(“清虚”“玄远”“殆”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成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买马河东,见宣无害,言上①,征为厩丞。官事辨,稍迁至御史及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淮南②反狱,所以微文深诋***者甚众,称为敢决疑。数废数起,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二十岁。王温舒为中尉,而宣为左内史。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居官数年,一切为小治辩,然独宣以小至大,能自行之,难以为经。中废为右扶风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郡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信射中苑门宣下吏为大逆当族自***
是时,郡守、尉、诸侯相二千石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伯政,楚有段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二千石,为檄告县趋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于是上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使督之,犹弗能禁,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部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坐相连郡,甚者数千人。数岁,乃颇得其渠率③。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群,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文避法焉。
——节选《汉书•酷吏列传》
注:①上:汉武帝。②主父偃及淮南:指两个人。③渠率:首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狱:罪行
B.数废数起废:罢官
C.而吏民益轻犯法轻:浅薄
D.为檄告县趋具趋:快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难以为经虎符发兵以兴击
B.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二十岁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C.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往往而群发觉而弗捕满品者
小题3:下列各句中,都能表现咸宣“严厉残酷”的一组是(    )(3分)
①微文深诋***者甚众,称为敢决疑
②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
③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
④居官数年,一切为小治辩
⑤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二千石
⑥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
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③④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青将军让咸宣到河东买马,发现咸宣很能干,就向皇上推荐。咸宣被征召到京城当厩丞,然后几起几落,曾一度得到重用。
B.成宣获罪的原因是他使吏卒进入上林苑蚕室门,格***了成信,因此被交付法官判罪,后来他自***了。
C.汉武帝时期盗贼滋生,朝廷遣使者发兵攻打盗贼,斩***大部分的盗贼,取下首级多达万余个,然而犹不能禁止。
D.朝廷颁布的“沈命法”,以督责官吏擒捕盗贼,结果事与愿违,小吏因为害怕被***,不敢告发盗贼,郡府也让下属不要多言。由此一来,盗贼则越来越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中废为右扶风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郿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信射中苑门宣下吏为大逆当族自***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3分)
②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坐相连郡,甚者数千人。(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 皆记士徒无意处,熟评论之。
② 士所以遗者,乞载名于石,图不朽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就亭记
(清) 施闰章
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地故硗啬,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一日,积雪初霁,得轩侧高阜,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遂治其芜秽作竹亭其上列植花木又视其屋角之障吾目者去之命曰就亭为就其地而不劳也。
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然或逼处都会,讼狱烦嚣,舟车旁午,内外酬应不给。虽仆仆于陂台亭观之间,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何者?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
临之为郡,越在江曲,阒焉若穷山荒野。余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解衣盘礴移日,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顷岁军兴,征求络绎,去阁皂四十里,未能舍职事一往游。聊试登斯亭焉,悠然户庭,凭陵雉堞,厥位东南,日月先至。碧嶂清流,江帆汀鸟,烟雨之出没,橘柚之青葱,莫不变气象、穷妍巧,戛胸拂睫,辐辏于栏槛之内,盖若江山云物有悦我而昵就者。
夫君子居则有宴息之所,游必有高明之具,将以宣气节情,进于广大疏通之域,非独游观云尔也。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注①临江:今江西清江,时施闰章以江西参议驻此。②阁皂:山名,在临江。③盘礴:即箕坐,叉开腿坐,此指不拘礼仪。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引领:伸长脖子
B.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餍:厌恶,讨厌
C.厥位东南,日月先至厥:其,指就亭
D.古之士大夫出官在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类:大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D.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从游观之地难得引出建就亭之意,接着写就亭的形势和建筑经过。
B.文章布局平稳而有变化。第二段没有紧续第一段来写登临就亭所见之景以及游观之乐,而是宕开一笔,泛论士大夫寄情山水之难,来反衬下文自己得自就亭的山水之乐。
C.最后一段是第三段意思的补充和深化,以谦逊之语结束,话委婉而有余韵。
D.本文描述生动形象,议论深刻独到,体现出奔放而不失含蓄,华丽而不失清新的语言风格,是古代“记”类文中的佳作。
小题4: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3分)
遂 治 其 芜 秽 作 竹 亭 其 上 列 植 花 木 又 视 其 屋 角 之 障 吾 目 者 去 之 命 曰 就 亭 为 就 其 地 而 不 劳 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也
译文:                                                               (3分)
(2) 余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
译文:                                                               (3分)
(3)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
译文: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