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
(孟子)曰:“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孟子·公孙丑下》)
小题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古代求学之人多为己求学,而当今之人则多为他人而学,由此可见今人胜过古人。
B.孟子认为古代君子和现在君子对待过错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毫不掩饰,而后者则极力为自己狡辩。
C.孟子认为,今之君子能顺应过错,并从中找到机会,谋求发展,比古人更胜一筹。
D.孔子与孟子对待古人今人的看法基本上都是非古是今。
小题2:
古之君子,其过如日月之食,可为何“及其更也,民皆仰之”?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小题:
B
小题:
古之君子,有了过失就改正,百姓都可见到,他们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因此,等到他们改正的时候,百姓依然敬仰他们。
解析

小题:
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
(孟子)说:“况且古代的君子,有了过失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了过失却将错就错。古代的君子,他们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老百姓都看得到;等到他们改正的时候,老百姓依然敬仰他们。现在的君子,哪里只是将错就错,甚至于为了掩盖过失寻找种种借口。”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氏》)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
注: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
小题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亢认为伯鱼应该从孔子那些学到了很高深奇异的学问,但伯鱼并不这么认为。
B.孔子要求伯鱼学《诗》,而伯鱼听从了父亲的劝告。
C.咸丘蒙觉得《诗》中所说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中的实际情况。
D.孟子认为咸丘蒙拘泥于文字而曲解了《诗》的意思。
小题2:对于学《诗》,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告子①曰:“性犹湍水②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③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④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⑤;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
【注释】 ①告子:生平不详,大约做过墨子的学生,较孟子年长。②湍(tuān)水:急流的水。③信:诚,真。④就:趋向。⑤颡(sāng):额头。
小题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告子以流水作比,哪边有缺口就往哪边流,说明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
B.孟子也以流水作比,流水虽不分东西,但可分上下,说明人性是有善与不善之分的。
C.孟子认为,水可飞溅可倒流,但那是形势导致,而不是水的本性使然。
D.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会变得不善,是形势导致的,而不是人的本性决定的。
小题2:
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人性问题提出什么观点?对此,你有何理解?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②也。” ——《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信:同“伸”。②不知类:不知轻重,舍本逐末。
小题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讲述了一个无名指不能伸直的人不远万里,到秦、楚求医的故事,批评他舍近求远,舍本逐末。
B.这人之所以愿远赴秦、楚就医,是因为他觉得患疾的无名指异常疼痛,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C.指不若人,四处求医;心不若人,却不知厌恶。孟子借助这样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样的道理:人生要懂得有所舍弃。
D.这人觉得弯而不直的无名指显露于外,无法藏匿,明显地表露出自己的缺点,故而觉得羞耻。
小题2:
试分析文中所述之人舍本逐末的原因?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⑤;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③张仪:魏国人,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 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合纵”相对。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⑥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小题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那种叱咤风云、声震宇内的如公孙衍、张仪一样的英雄人物。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所为不过是“妾妇之道”,只知道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而不应该只知道顺从君命。可见孟子反对臣子对君王的顺从。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概括了孟子所认为的大丈夫所为,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异曲同工。
小题2:
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景春眼里,公孙衍等人一旦发怒,诸侯都害怕;安居在家,天下就平静,在政坛上有举足轻重的权柄,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B.孟子认为,公孙衍等人只会迎合国君的好恶,搬弄是非,充其量只能是听凭君王指示的顺从者,或狐假虎威的弄权者,根本称不上大丈夫。
C.孟子指出,大丈夫必须是在行冠礼时,不怕威胁,不受利诱,对国家有责任感,对人民有关怀心,对理想有坚持的勇气。
D.孟子这番话,不仅批判了景春的错误,,也确立了大丈夫的形象,为世人订下了一个立身行事的楷模,有相当的醒世作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①。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②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③者,鹯④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⑤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⑥。’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注解】①尔也:如此罢了。②圹:同“旷”,旷野。③爵:同“雀”。④鹯(zhan):一种像鹞鹰的猛禽。⑤艾:即陈艾,常用于灸病,存放时间越久,疗效越好。⑥其何能淑,载胥及溺:引自《诗经•大雅•桑 柔》。淑,善,好;载,句首语助词,无义;胥,相;及,与;溺,落水。
小题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不想要的却强加在百姓身上,百姓想要的却从不满足,这样必定失去民心,继而失去天下。
B.要得天下,必得其民;要得其民,必得其心;要得其心,就一定要顾及百姓的需求。
C.不施仁政,便如同驱赶百姓;实施仁政,百姓便蜂拥而至。这鲜明的对比说明了没有仁德的君王,是不可能得到天下的。
D.引用《诗》,是为了说明平常立志行仁的重要性。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