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记明·唐顺之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

竹溪记明·唐顺之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诫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国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 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穷其所生之地                  穷:探求
B.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    胜:胜景
C.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      偃蹇:高傲
D.凡诸富人所酣嗜                  酣嗜:畅饮嗜好
2.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恰当的一项是
A.(京师人)或芟而去焉                   B.独此取诸(于)土之所有
C.是将不胜笑(之)也                     D.(竹)不可以谐于俗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溪记》名为记,实际是一篇议论文。所记中心事件是作者舅父任光禄治园植竹一事,但文章并没有记叙事件的始末,却把重点放在了议论上。
B.这篇小品文,多记竹溪景物,并借题发挥,对世俗不知竹而盲目贵竹、贱竹的怪现象作了针砭,也赞扬了任光禄孤高独立的人品。
C.第3段,作者引入俗语,说明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的。同时,作者用反诘语,强烈地表达了他对世俗偏见的不满之情。
D.唐顺之主张文章要有独特的思想见解,好的作品富于本色,且能直抒胸臆,因而他的文章常能不受形式束缚。别具一格的《竹溪记》体现了他的文风。
答案

1.D
2.D
3.B
解析

1.酣嗜:尽情嗜好
2.A江南人。B诸,之于,兼词,故不能加“于”。C“是”指代笑不完的“这种情况”,加“之”反而对象不明;且“笑”是自动词,无需带宾语
3.简记或不记竹溪景物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释:③率:行走。  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⑤宰:家臣,总管。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救陈,于城父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乎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痛苦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孔子用于楚,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其身也,耻师焉
B.于是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今君亡赵走燕
C.而不能容吾属今之虏
D.人不我信也夫道不修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已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赵孟頫,字子昂,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右丞叶李上。或言孟頫宋宗室子,不宜使近左右,帝不听。时方立尚书省,命孟頫草诏颁天下,帝览之,喜曰: “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
二十四年,授兵部郎中。有王虎臣者,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孟頫进曰: “赵全固当问,然虎臣前守此郡,多强买人田,纵宾客为奸利,全数与争,虎臣怨之。虎臣往,必将陷全,事纵得实,人亦不能无疑。”帝悟,乃遣他使。
二十九年,出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阙,孟頫独署府事。有元掀儿者,役于盐场,不胜艰苦,因逃去。其父求得他人尸,遂诬告同役者***掀儿,既诬服。孟頫疑其冤,留弗决。逾月,掀儿自归,郡中称为神明。
大三年,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帝眷之甚厚,以字呼之而不名。帝尝与侍臣论文学之士,以孟頫比唐李白、宋苏子瞻。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有不悦者间之,帝若不闻者。
孟頫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之想。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之。前史官杨载称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
(节选自《元史·列传五十八》)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孟頫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
B.役于盐场,不胜艰苦
C.博学多闻,书画绝伦
D.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言平江路总管赵全不法,即命虎臣往按之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B. 逾月,掀儿自归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
C. 役于盐场,不胜艰苦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 以字呼之而不名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孟頫才气出众的一组是             (   )
①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②又尝称孟頫操履纯正③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④有不悦者间之,帝若不闻者⑤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⑥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②④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孟頫是宋皇室后代,他曾隐居江南,因才华横溢而受到元世祖的器重,尽管朝中对此有异议,但元世祖仍委以重任,尚书省刚设立便让他起草诏书。
B.赵孟頫才智出众。他分析赵全案件复杂的背景,认为王虎臣必会公报私仇,不宜派去查
案;他看出元掀儿的同役者是被冤枉的,特意拖延判案的时间。
C.赵孟頫文学、绘画、书法的造诣很高,且兼通佛、道学说的要义,故深得元世祖的喜爱与赞赏,元世祖称他诗文能与李白、苏轼齐名,书画则名冠天下。
D.赵孟頫的书法闻名天下。他的书法作品也被天竺国尊为瑰宝。然而,他书画的才能与名声却限制了他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致使人们无法真正地了解他。
15.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荀子·法行》)
(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译文:                                                                    
(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译文:                                                                    
(3) 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孙原贞,名瑀,以字行,德兴人。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历郎中。英宗初,用荐擢河南右参政。居官清慎,布吏才。
正统八年,大臣会荐,迁浙江发布政使。久之,盗大起闽、浙间,赦而再叛。景帝即位,发兵讨之。原贞尝策贼必叛,上方略,请为备。至是即命原贞参议军事.深入擒其魁。而温州余贼犹未灭,命都指挥李信为都督佥事,调军讨之。遂拜原贞兵部左侍郎,参信军务,镇守浙江。丁母忧,当去,副都御史轩鞔请留之。报可。   
景泰元年,原贞进兵捣贼巢。俘斩贼首陶得二等,招抚三千六百余人,追还被掠男女。捷闻,玺书奖励。请奔丧。逾月,还镇。复分兵剿平余寇。奏析瑞安地增置泰顺,析丽水、青田;县地置云和、宣平、景宁四邑,建官置戍,盗患遂息。论功,进秩一等。浙官田赋重,右布政使杨瓒请均于民田轻额者。诏原贞督之,田赋以平。三年请褒赠御贼死事武臣。指挥同知脱纲、王瑛,都指挥佥事沈辚、崔源,皆得赠恤。六月进兵部尚书,镇守如故。未几,命考察福建庶官,因留镇焉。福州、建宁二府,旧有银冶,因寇乱罢。朝议复开,原贞执不可,乃寝。
五年冬,疏言:四方屯军,率以营缮、转输诸役妨耕作。宜简精锐实伍,余悉归之农。苟增万人屯,即岁省支仓粮十二万石,且积余粮六万石,兵食岂有不足哉。今岁漕①数百万石,道路费不赀。如浙江粮军兑运米,石加耗米七斗。民自运米,石加入斗。其余计水程远近加耗。是田不加多,而赋敛实倍,欲民无困,不可得也。况今太仓无十数年之积,脱遇水旱,其何以济!宜量入为出,汰冗食浮费。俟仓储既裕,渐减岁漕数,而民困可苏也。臣昔官河南,稽诸逃民籍凡二十余万户,悉转徙南阳、唐、邓、襄、樊间。群聚谋生,安保其不为盗?宜及今年丰,遣近臣循行,督有司籍为编户,给田业,课农桑,立社学、乡约、义仓,使敦本务业。生计平定,徐议赋役,庶无他日患。
时不能尽用。后刘千斤之乱,果如原贞所料。已,复镇浙江。英宗复位,罢归。成化十年卒年八十七。原贞所至有劳绩,在浙江尤著名。
(《明史.列传第六十》)
[注]①漕: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丁母忧,当去去:离职
B.三年请褒赠御贼死事武臣褒:表彰
C.汰冗食浮费汰:裁减
D.稽诸逃民籍凡二十余万户稽:缉拿
小题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赦而再叛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B.①杨瓒请均于民田轻额者②君幸于赵王
C.①且积余粮六万石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D.①其何以济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小题3:下列各项都能直接说明孙原贞“有吏才”的一组是(  )  
①原贞尝策贼必叛   ②诏原贞督之,田赋以平
③迁浙江左布政使   ④命考察福建庶官
⑤原贞执不可,乃寝   ⑥刘千斤之乱,果如原贞所料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36—40题。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人也。季叔颇当时通儒,有人伦之鉴,尝谓所亲曰:“门户所寄,唯在此儿耳。”开皇末,为奉礼郎。及颇坐汉王谅反事被诛,珪当从坐,遂亡命于南山,积十余岁。
高祖入关,除太子(李建成)中舍人,寻转中允,甚为太子所礼。后以连其阴谋事,流于巂州。建成诛后,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
贞观二年,代高士廉为侍中。太宗尝闲居与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之曰:“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太宗曰:“***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窃以圣心为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
时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教宫人声乐不称旨,为太宗所让。珪及温彦博谏曰:“孝孙妙解音律,非不用心,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以惑陛下视听。且孝孙雅士,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臣恐天下怪愕。”太宗怒曰:“卿皆我之腹心,当进忠献直,何乃附下罔上,反为孝孙言也!”彦博拜谢,珪独不拜曰:“臣本事前它,罪已当死。陛下矜恕性命,不以不肖,置之枢近,责以忠直。令臣所言,岂是为私?不意陛下忽以疑事诮臣,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而罢。翌日,帝谓房玄龄曰:“自古帝王,能纳谏者固难矣。昔周武王尚不用伯夷、叔齐,宣王贤主,杜伯犹以无罪见***,吾夙夜庶几前圣,恨不能仰及古人。昨责彦博、王珪,朕甚悔之。公等勿以此而不进直言也。”
十三年,遇疾,寻卒,年六十九。
(选自《旧唐书》)
36.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宗指示之曰指示:指给……看
B. 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顾问:回头问
C. 臣本事前宫 本事:本来侍奉
D. 不以不肖不肖:没有才能
3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卿乃问朕是非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①齐桓公之郭②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C. ①帝默然而罢②举世混浊,何不承其流而扬其波?
D. ①何乃附下罔上,反为孝孙言也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38.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珪直言进谏的一组是()
①陛下以庐江取此妇人为是耶,为非耶
②陛下若以为非,此谓知恶而不去也
③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
④但恐陛下顾问不得其人
⑤陛下忽为教女乐而怪之
⑥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4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珪的叔叔王颇是当时的大儒,很欣赏王珪,后来,王珪受叔叔的牵连躲在南山避罪十余年。
B. 王珪曾侍奉东宫太子李建成,很得太子信任。建成被***后,王珪又侍奉唐太宗,继续为官,但很多时候,太宗对他还是心存戒备的。
C. 王珪借古事劝谏君主,唐太宗虽不采纳,但是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D. 本文成功塑造了敢于劝谏君主的“谏臣”王珪的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唐太宗善于反思、勇于自责的一面。
4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
译文:
(2)太宗虽不出此美人,而甚重其言。
译文:
(3)时太常少卿祖孝孙以教宫人声乐不称旨,为太宗所让。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105题。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啬夫①,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同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匈②臆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何则?有亡之势异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为列卿,局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神爵元年卒。天子闵惜,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强外之交,束修之馈,可谓淑人君子,遭离凶灾,朕甚闵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初,邑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甚民爱我,必葬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民果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注]①啬夫:务农之人。②匈:同胸。
10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存问耆老孤寡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B.犹饥者甘糟糠甘其食美其服
C.贡荐贤士大夫,多得其助者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0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邑“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的一组是()
①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
②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
③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
④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
⑤贡荐贤士大夫,多得其助者
⑥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⑦天子闵惜,下诏称扬
⑧病且死,属其子曰:“必葬我桐乡。”
A.②③⑥⑦ B.①③④⑥  C.①⑤⑥⑧ D.②④⑦⑧
10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邑出身农夫,为人公正、宽容,尊重人,帮助人,深得吏民敬爱。
B.胶东相张敞会见朱邑,劝朱邑为国家广荐贤才,朱邑受到很大启发,并实际去做。
C.朱邑身居高位,生活节俭,把俸禄拿出来供养族人和乡亲,家无余财。后皇帝赐其子黄金百斤,用于祭祀。
D.朱邑与桐乡百姓感情深厚。临死嘱咐儿子将自己埋葬在桐乡,他认为百姓比自己的子孙还要亲切、可信。
104.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译文: 
(2) 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不如桐乡民。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