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李疑尚义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绐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李疑尚义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绐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李疑尚义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绐之,弗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置其手,问所苦,如事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①失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②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③以货,遣归。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疑姁姁愿④士,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是岂可以貌决人材智哉?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选自《续藏书孝义名臣》)
注释:①溲:大小便。    ②脱:如果。      ③赆:赠送财物。
④姁姁(xǔxǔ)愿:姁姁,安乐、温和的样子;愿:老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杖踵疑门杖:拐杖
B.既而疾滋甚滋:渐渐
C.籍其数而封识之。籍:登记入册
D.人用事多疑多:与“少”相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李疑以尚义名于时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躬为煮糜炼药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C.殡于城南聚宝山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取囊按籍而还之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为我们塑造了李疑这个一心助人、轻财好义、有古道热肠的君子形象。即使
今天读来,依然有现实意义。
B.李疑面对范景淳的酬金,分文不取,在拒绝收受范景淳两个儿子礼物的同时,反
送人财物。李疑这种救人危难、乐善好施的品德让人敬佩。
C.在吏部做官的范景淳得了病,身边的朋友对他很冷漠,不肯收留他。而陌生人李
疑则主动收留他,表现了李疑于危难时周济他人的高尚品德。
D.作者在文章最后赞扬李疑是个见义勇为的人,一个污浊社会的清士,因其为贪财
好利的世风痛心,所以撰文记载李疑事迹来规劝世人。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解析

小题1:(A杖:拄拐杖;B滋:更加;D多:赞美)
小题2:(D表修饰。A连词,因为;介词,用。B介词,替、给;动词,成为。C介词,在;介词,比)   
小题3:(不收留范景淳的是他的亲戚,李疑也是在范景淳有求于自己时才收留他的。)译文:
李疑因为(他非常)崇尚仪义(而)在当时(非常)闻名,特别(偏偏)喜欢周济别人的危急之处。金华的范景淳在吏部做官,得了病,而(他)又没有其他的子侄(来照顾他)。别人欺骗他,不让他住房子。范景淳就拄杖到李疑门前,告诉(李疑)说:“我不幸遭病,人家不让我进屋住。我听说您的义德很高,能借我一张床吗?”李疑(马上)答应了,邀请(他进屋)就坐,(并)迅速整理(好一间)明亮的房子,(同时)准备(好了)床、被子和炉灶,让(范景淳)住进去。(为范)求医诊脉,亲自为(范)煮粥熬药。早晚拉着他的手,询问哪里不舒服,像对待亲人一般招待他。不久(范)的病更加严重了,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被单,恶臭肮脏不能接近。李疑每天为(范)刮摩洗涤,(竟)没有一点不耐烦的脸色。范景淳(感动地)流泪说:“我拖累你了。我恐怕再也活不下去了,没有什么回报您的大恩大德,(只是)袋子里面有黄白金子四十余两,在原来旅社房间里,希望你自去取来。”李疑说:“患难之中互相救助,人从道理上应该这样做(做人的道理本应该这样),凭什么(说)回报呢?”范景淳说:“您如果不去取来那些(金子),(等)我死了,恐怕被他人得到,那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找了一个邻居和他一块去,带着(那些金子)回来了,当面打开袋子,登记金子的数量并封存做了记号。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去了,李疑拿出私人的钱为(范)买了棺材,葬在城南面的聚宝山。拿出(原来)所封存的袋子,(把它)寄存在邻居家里,写信叫范的两个儿子来。等到他的两个儿子到来了,(李)拿出袋子按(原来)登记的数(把金子)还给(范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用粮食馈赠(李),(李)推辞不接受,反而送给(他们)路费钱,送(他们)回去。人们因此称赞李疑,知名人士和士大夫都喜欢和李疑交往。
宋学士说:“吾与李疑往来(多年),(非常)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是个和颜悦色、谨慎老实的人,没有奇特威武的身姿。但他所做的事,却有古人义勇的风范。这怎么可能凭借外貌来判断人的道德品质呢?俗话说:‘全世界的人污浊,清廉的人才会显现出来。’我感伤(当今的)世俗只是喜好利益,写下他的事来勉励(世人)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圬者①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能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贤者也,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圬者:泥瓦匠。圬,涂抹、粉刷墙壁。②镘:泥瓦匠抹墙的工具。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劳:劳动、劳作
B.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直:通“值”,报酬
C.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乐:高兴
D.然吾有讥焉讥:讥讽、讥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承福以泥瓦匠“自得”的一组是
①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②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③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④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
⑤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
⑥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镘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B.王承福认为从国君到百官责任有大有小,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做,而应该用尽自己的能力,与人互通有无。
C.文章记叙了王承福的事迹和言谈,讥讽了社会上那些本无才能却又贪图富贵且不尽力做事的人,规劝世人要量才度力,克尽职守,安守本分。
D.作者认为王承福不肯为成家、养活妻子儿女而费心,表现出他是个杨朱之道的奉行者,是不肯拔一毛而使天下得利的人,是个不值得肯定的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人。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及长,明服氏《春秋传》、郑氏《尚书》、《诗》、《礼记》、王氏《易》,善属文,通步历。尝造同郡刘焯,焯名重海内,初不之礼,及请质所疑,遂大畏服。
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炀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补太学助教。隋乱,避地虎牢。
太宗平洛,授文学馆学士,迁国子博士。贞观初,封曲阜县男,转给事中。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帝问:“孔子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何谓也?”对曰:“此圣人教人谦耳。己虽能,仍就不能之人以咨所未能;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内有道,外若无;中虽实,容若虚。非特匹夫,君德亦然。故《易》称‘蒙以养正’,‘明夷以莅众’。若其据尊极之位,炫聪耀明,恃才以肆,则上下不通,君臣道乖。自古灭亡,莫不由此。”帝称善。除国子司业,岁余,以太子右庶子兼司业(忠与博学,前是)。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爵为子。
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久之,拜祭酒,侍讲东宫。帝幸太学观释菜,命颖达讲经,毕,上《释奠颂》,有诏褒美。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剀切愈至。后致仕,卒,陪葬昭陵,赠太常卿,谥曰宪。
初,颖达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受诏撰《五经》义训凡百余篇,号《义赞》,诏改为《正义》云。虽包贯异家为详博,然其中不能无谬冗,博士马嘉运驳正其失,至相讥诋。有诏更令裁定,功未就。永徽二年,诏中书门下与国子三馆博士、弘文馆学士考正之,于是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右仆射张行成、侍中高季辅就加增损,书始布下。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三》全文节选)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诵记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暗:熟记
B.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举:考中
C.己虽多,仍就寡少之人更资其多资:资助
D.非特匹夫,君德亦然特:只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孔颖达“博学”和“忠直”的一组是( )(3分)
A.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帝知数争太子失,赐黄金一斤、绢百匹
B.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时帝新即位,颖达数以忠言进
C.八岁就学,诵记日千余言皇太子令颖达撰《孝经章句》,因文以尽箴讽
D.就加增损,书始布下后太子稍不法,颖达争不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颖达博学多才,在与国子秘书学士辩论中,他最为突出,而且年龄最小,老师及有修养的儒士耻于在他之下,暗中派刺客去刺***他,他躲藏在杨玄感家中得以幸免。
B.孔颖达在回答太宗的询问时,首先概括了孔子那句话意义和作用,然后具体解释了各句的意思,接着进一步把道理引入执政治国的事情中。这样既思维缜密又表现了他知识广博。
C.太宗听了孔颖达的解释和讽谏以后,认为孔颖达博涉经书,学问渊博,特别是孔颖达忠正的讽谏精神很值得称许。于是授予他国子司业官职。
D.孔颖达等人撰著《五经》义训的百余篇文章,虽然包罗各家很是广博,但其中不可能没有谬误,博士马嘉运批驳指正他们的失误,以至于互相讥讽诋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后除瑕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赃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此赃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时,诏赐降胡子缣,尚书案事,误以十为百。帝见司农上簿,大怒,召郎,将笞之,意因入叩头曰:“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乃解衣就格。帝意解,使复冠而赦郎。
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删改)
[注]①掾:属官;属员。②缣:细绢。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诏部送徒诣河内前往,到……去
B.意屏人问状使(人)退避
C.时交趾太守张恢,坐赃千金,征还伏法因犯…罪,触犯法律
D.帝怪而问其故责怪,不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②以资物簿入大司农
B.①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②意遂于道解徒桎梏
C.①县不得已与之②与克期俱至
D.①君所使掾何乃仁于用心②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大司徒侯霸公府时,钟离意命令属下遣送囚徒,当时正值寒冬,钟离意就动员弘农县给囚徒制作棉衣,县里不得已照办了。
B.面对服罪的檀建,钟离意没有处罚他,而是力排众议放他回去休长假。檀建回家后,父亲认为儿子的罪过应当以命相抵,就让他服药而死。
C.钟离意接受班赐之物后不拜谢,皇帝觉得他很清正,不但不怪罪,反而加赏他库钱三十万作为奖励。
D.防广吃官司坐牢,其间母亲病亡,防广哭泣不食。钟离意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把他放走了。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最终也被免除了死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甄济,字孟成,定州无极人。济少孤,独好学,以文雅称。居青岩山十余年,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采访使苗晋卿表之,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天宝十载,以左拾遗召,未至而安禄山入朝,求济于玄宗,授范阳掌书记。禄山至卫,使太守郑遵意致谒山中,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居府中,论议正直。久之,察禄山有反谋,不可谏。济素善卫令齐玘,因谒归,具告以诚。密置羊血左右,至夜,若欧血状,阳不支,舁归旧庐。禄山反,使蔡希德封刀召之,曰:“即不起,断其头见我。”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希德歔欷嗟叹,止刀,以实病告。后庆绪复使强舆至东都安国观。会广平王平东都,济诣军门上谒泣涕,王为感动。肃宗诏馆之三司署,使污贼官罗拜,以愧其心。授秘书郎,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
来瑱辟为陕西襄阳参谋,拜礼部员外郎。宜城楚昭王庙空地广九十亩,济立墅其左。瑱死,屏居七年。大历初,江西节度使魏少游表为著作郎,兼侍御史,卒。 
子甄逢常以父名不得在国史,欲诣京师自言。元和中,袁滋表济节行与权皋同科,宜载国史。有诏赠济秘书少监。而逢与元稹善,稹移书于史馆修撰韩愈曰:“济弃去禄山,及其反,有名号,又逼致之,执不起,卒不污其名。夫辨所从于居易之时,坚其操于利仁之世,而犹选懦者之所不为,盖怫人之心难,而害己之避深也。至天下大乱,死忠者不必显,从乱者不必诛,而眷眷本朝,甘心白刃,难矣哉!若甄生,弁冕不加其身,禄食不进其口,直布衣一男子耳。及乱,则延颈受刃,分死不回,不以不必显而废忠,不以不必诛而从乱。在古与今,盖百一焉。”愈答曰:“逢能行身,幸于方州大臣,以标目其先人事,载之天下耳目,彻之天子,追爵其父第四品,赫然惊人,逢与其父俱当得书矣。”由是父子俱显名。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九》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具告以诚诚:实际情况
B.或言太薄,更拜太子舍人薄:官职低
C.直布衣一男子耳直:一直
D.则延颈受刃,分死不回分:料知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甄济“节行”的一组是( )(3分)
①远近伏其仁,环山不敢畋渔。②济不得已为起,禄山下拜钧礼。③济色不动,左手书曰:“不可以行。”④济弃去禄山,及其反,有名号,又逼致之,执不起,卒不污其名。⑤而眷眷本朝,甘心白刃,难矣哉!⑥以标目其先人事,载之天下耳目,彻之天子,追爵其父第四品,赫然惊人,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采访使苗晋卿上表推荐他,诸府五次征召他,朝廷的诏书来了十次,他坚持隐居不出。这表现了他“仁”的节行。
B.甄济巧设计,暗中准备羊血放在身边,到了夜里,做出吐血的样子,假装不能支持,被抬回旧日的草房中。
C.适逢广平王平定东都,所以甄济并没有受到安庆绪的陷害。他到广平王军门进见而泪流不止,广平王被他感动。肃宗诏令他住在三司官府中,让那些做了贼军伪官的人围着他下拜,以使他们内心感到羞愧。
D.元稹认为,辨别人生追求在平常之时,坚守正直的节操要在利和仁互相冲突的时代,而依然选择懦弱之人所不会采取的行为。这是因为违背别人的意愿虽然困难,而逃避自己灾难的念头更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吴起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群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子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吴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余家。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武侯浮西河而下泛舟B.公叔为相,尚魏公主崇尚
C.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轻视D.坐射起而夷宗者七十余家诛***
小题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吴起“善用兵”的一组是(     )(2分)
①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②击秦,拔五城    ③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④于是南平百越              ⑤破驰说之言纵横者    ⑥北并陈蔡,却三晋
A.①②⑤B.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吴起用兵如神,所以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太守来抗拒秦韩,结果大败秦军,夺秦五座城池。
B.吴起认为君王治理国家不能只靠国家险峻的地势,而要依靠德行,不修德义,国家终究要灭亡。
C.公叔依计设下圈套,使吴起谢绝娶公主而令魏武侯不再信任他,为避祸患,吴起只好离开魏国。
D.吴起在楚国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他的军事才华得到了施展,树立了赫赫战功,但却没有善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