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吾闻以德荣为国华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吾闻以德荣为国华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吾闻以德荣为国华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曰。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xì)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季文子相宣、成
(2)无乃非相人者乎
(3)人之父兄食粗衣恶
(4)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5)衣不过七升之布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2)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3)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小题3:本文讲了两件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题4:如果国人都“食粗衣恶”,那么季文子就可以有“衣帛之妾”、“食粟之马”吗?
答案

小题1:(1)当相国 (2)恐怕 (3)粗陋的 (4)有了过错 (4)超过
小题2:(1)您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您的妾不穿丝绸制的衣服,马不吃粮食,人们一定会认为您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也不能替国家增添光彩吧。
(2)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老百姓,那些吃粗粮和穿破衣服的父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那样做。
(3)有过错却能改正的人,这是百姓中高尚的品德。
小题3:以道德高尚荣显作为国家的光华,而不是奢侈享受;有了过错就要改正,才是高尚的人。
小题4:核心是“以德荣”,不追求奢华;是想到百姓疾苦,而不是个人享受。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参考译文】
季文子担任宣公、成公的国相,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仲孙它进谏说:“您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您的妾不穿丝绸制的衣服,马不吃粮食,人们一定会认为您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也不能替国家增添光彩吧。”文子说:“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老百姓,那些吃粗粮和穿破衣服的父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那样做。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穿破衣服,我却把我的妾和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辅佐国君的人恐怕不应该这样做的吧?况且我只听说以道德荣显作为国家的光荣,没有听说过以妾和马的华丽来作为国家光荣的。”
文子把这一切告诉孟献子,献子把他禁闭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它的妾也只穿粗布衣服,他的马饲料也只用杂草。文子听说了这些,说:“有过错却能改正的人,这是百姓中高尚的品德。”让他担任上大夫一职。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齐甄彬得金奉还西库
齐有甄(zhēn)彬①者,有器业②。尝以一束苎③,于荆州长沙西库质④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⑤不记录。檀越⑥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⑦也。”辄以金之半仰酬⑧,往复十余,坚然不受。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令⑨,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选自宋·庞元英《谈薮》)
【注释】
①甄(zhēn)彬:南北朝时齐朝人。②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③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④质:抵押。⑤遽(jù):匆忙。⑥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⑦未之有:未有之。⑧酬:答谢。⑨为郫令:担任郫县的县令。郫(pí):县名,在四川省。⑩太祖:指齐太祖萧道成。
小题1:与“近有人以金质钱”中的“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委质于狄之鼓
B.黒质而白章
C.必以长安君为质
D.质明,避哨竹林中
E.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小题2:参照“上诫以廉慎”的结构,“以手巾裹之”可以改为“_______”。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
(2)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
小题4:解释下面各句中“拾遗”的意义。
(1)期年之后,道不拾遗
(2)取楚若拾遗
(3)《本草纲目拾遗》
(4)杜拾遗杜工部
小题5:从“慎独”的角度评价齐甄彬得品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画手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①天纵②。一时待诏③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④。画惟红不易著⑤,进独得古法入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⑥去余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
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⑦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在市见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⑨?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⑩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徒智于缣素⑾,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然进数奇⑿,虽得待诏,亦轗轲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注释】
①御制:宣宗画的画。②天纵:上天所放任,上天贱予并任他充分发挥才能。③待诏:官名,指供奉内廷的画家。地位低微。④水次:水边。⑤著:使颜色附在纸上。⑥麾:挥手。⑦直:通“值”,价值。⑧怃然;形容失意的样子。⑨得糈:换饭吃。糈(xǔ):粮食。⑩御:使用。⑾缣素:都是丝织品,缣色微黄,素色白。⑿数奇(jī):命运不好。⒀真:指戴进的真迹。
小题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进进《秋江独钓图》
(2)子巧托诸金
(3)斯必传矣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2)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
(3)彼惟煌煌是,安知工苦?
小题3:结合语境理解,“亦轗轲亡大遇”中的“轗轲”是什么意思?
小题4:文章最后作者把戴进的遭遇概括为“数奇”。根据文意,你认为导致戴进“数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题5:戴进由“锻工”转而学画的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阐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平任相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①,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从少年②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③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王患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⑤,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⑥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⑦!”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释】
①里中社,平为宰:里: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社:祭祀土地神。宰:主持割肉的人。②少年:年轻人。③绝:截断。④患:担忧。⑤太牢具: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教。具:饭食。⑥恶草具:粗劣的饭食。⑦愿请骸骨归:愿您请赏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回家。指告老还乡。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使平得宰天下
(2)陈涉起而王陈
(3)久之,王患之
(4)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5)汉因举兵而攻之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魏无知求见汉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请割荥阳以西以和
敛赀财以送其行
D.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B.项王为人,恭敬爱人
C.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D.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陈孺子之为宰!
(2)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小题5:上文中可以看出项羽个性是_______的特点,而刘邦的成功之道在于他能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田延年自刎
春,大司农田延年①有罪自***。昭帝之丧,大司农僦②民车,延年诈③增僦直,盗取钱三千万,为怨家所告。霍将军召问延年,欲为道地④。延年抵曰:“无有是事!”光曰:“即无事,当穷竟!”御史大夫田广明谓太仆杜延年曰:“《春秋》⑤之义,以功覆过。当废昌邑王时,非田子宾之言,大事不成。今县官⑥出三千万自乞之,何哉?愿以愚言白大将军!”延年言之大将军,大将军曰:“诚然,实勇士也!当发大仪时,震动朝廷。”大将军因举手自抚心曰:“使我至今病悸⑦。谢田大夫晓大司农,通往就狱,得公议之。”田大夫使人语延年。延年曰:“幸县官宽我耳,何面目入牢狱,使众人指笑我,卒徒唾吾背乎!”即闭阁独居斋舍,偏袒,持刀东西步。数日,使者召延年诣廷尉。闻鼓声,自刎死。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田延年:西汉阳陵人,字子宾,担任大司农。②僦(jiù):雇佣,租赁。③诈:用手段诓骗。④道地:代人事先疏通,以留余地。⑤《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孔子整理修订而成,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⑥县官:朝廷,官府。⑦悸:因害怕而自觉心跳。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诈增僦直
(2)诚然
(3)县官宽我
(4)诣廷尉
小题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功覆过
以愚言白大将军
B.自乞之
自抚心
C.为怨家所告
欲为道地
D.《春秋》之义
非田子宾之言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即无事,当穷竟!
(2)通往就狱,得公议之。
小题4:御史大夫希望宽恕田延农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5:从选文看,田延农是个怎样性格的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圣琵琶传闻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①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②,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主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
(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
①过:寻访。②经年:过了几年。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书生攻画
(2)于素壁上画一琵琶
(3)心窃疑之
(4)以失琵琶故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2)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
小题3:把书生所画琵琶当作神验,是怎么形成的?对此,人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