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初,霍氏①奢靡。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在人之右而奢,亡之道也。孔子曰:‘奢则不逊。’夫不逊者必侮上,侮上者,逆之道也。出人之右,人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霍氏①奢靡。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在人之右而奢,亡之道也。孔子曰:‘奢则不逊。’夫不逊者必侮上,侮上者,逆之道也。出人之右,人必害之。今霍氏秉权久矣,天下之人,疾害之者多矣。夫天下害之,而又以逆道行之,不亡何待?”乃上书言曰:“霍氏奢靡,陛下即爱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于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果亡,董忠②等以其功封。人有为徐生上书者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曰:‘曲其突,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居无几何,家果失火。乡聚里中人衰而救之,幸息。于是***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而反不录言曲突者。向使主人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向使福说得行,则无裂地出爵之费,而国安平自如今。往事既已,而福独不得与其功。惟陛下察客曲突徙薪之策,而使居燔发灼烂之右。”书奏,上使人赐徐福帛十匹,拜为郎。 ——《说苑》卷十三 【注】①霍氏:西汉重臣霍光的家族。霍光死后,其家族被满门诛***。 ②董忠:人名,曾参与告发霍氏家族。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出人之右,人必害之 害:妒忌 B、今霍氏秉权久矣 秉:掌管 C、臣闻客有过主人者 过:指责 D、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且:将要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于亡 B、居无几何,家果失火 C、于是***牛置酒,燔发灼烂者在上行 D、则无裂地出爵之费,而国安平自如今 3、文中替徐福上书的人,巧妙地运用比喻说理,把“徐福上书”这件事用“曲突徙薪”的小故事作比,从而阐明了“有远见”比“拼死力”更有价值的道理。以下四项中,破折号前后构不成本体与喻体关系的一项是( ) A、宜以时抑制 —— 曲其突,远其积薪 B、裂地出爵 —— ***牛置酒 C、董忠等以其功封 —— 乡聚里中人衰而救之 D、而福独不得与其功 —— 反不录言曲突者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福断定“霍氏必亡”的根本理由是“天下害之,而又以逆道行之”。 B、霍氏家族灭亡的自身原因在于“奢靡”,外在原因在于“天下害之”以及皇帝的不信任。 C、董忠等人“以其功封”, 文中虽没有点明他们受封的原因,但通过“徙薪曲突”的故事可以猜测得出是因为他们帮助皇上诛灭了霍氏家族。 D、文中有一个人替徐福上书,其说理方法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所用的方法相似。 枭 逢 鸠 鸠 曰 子 将 安 之 枭 曰 我 将 东 徙 鸠 曰 何 故 枭 曰 乡 人 皆 恶 我 鸣 鸠 曰 子 能 更 鸣 可 矣 不 能 更 鸣 东 徙 犹 恶 子 之 声 5、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文字。 |
答案
CCCB |
解析
1、C(C项中“过”的正确理解应为“拜访”。) 2、C(C项中“于是”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都是作句首连词。A项中“至于”在文中的意义是“到”,在现代汉语中则是作为连词;B项中“几何”在文中是形容“时间短暂”,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则是“一门学科”;D项中“如今”在文中的意义是“像现在这样”,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则是“现在”。) 3、C(C项中,本体“董忠等以其功封”对应的喻体应为“燔发灼烂者在上行,余各用功次坐”。) 4、B(B项错在,文中并未体现皇帝对霍氏家族有丝毫的不信任。) 5、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6、枭遇见斑鸠,斑鸠说:“您要到哪里?”枭说:“我要向东方迁徙。”斑鸠说:“为什么呢?”枭说:“(这个地方的)乡里人都讨厌我鸣叫的声音。”斑鸠说:“您要是能改变自己鸣叫的声音就可以了,(如果)不能改变自己鸣叫的声音,(您即使)迁往东方别人还是会厌恶您的声音。” 参考译文: 先前,霍氏家族生活奢侈。茂陵的年青人徐福说:“霍氏家族一定会灭亡!地位比别人高贵却奢侈,(自取)灭亡的道路啊。孔子说:‘奢侈就会不谦逊。’不谦逊的人一定会轻慢自己的上级。轻慢自己的上级,(这是)叛逆的道路啊。地位比别人高贵,别人就会妒忌他。如今霍氏家族掌握政权已经很久了,天下人妒忌他的太多了。天下的人妒忌他,他却又违逆道义行事,不灭亡还等什么呢?”(徐生)就上疏皇帝说:“霍氏家族奢侈,陛下您要是喜爱他们,就应该按时加以抑制,不要使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徐生)多次上书,总是没有结果。后来霍氏家族果真灭亡,那些参与告发霍氏家族的人都受到了封赏。有人为徐生向皇上上书说:“我听说(以前)有个客人去拜访主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笔直,炉灶旁边还放着干柴。客人就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弯曲的,远离那些干柴,不这样的话,将会有火灾。’主人沉默着不回答。住了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乡亲邻居们都来受累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主人)于是就***牛备酒(答谢乡亲邻居),烧焦烫伤的就坐在上边,其他人按功劳大小依次就座,却反而不邀请那个(曾经)建议把烟囱改弯曲的客人。假使主人听从那位客人的话,(就)不用花费(今天这些)牛肉酒食,终究也不会有火灾。如今茂陵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家族将有变故,应该防患他们。假使徐福的话能够得到施行,那么(国家)就不会有分裂土地、赏赐官爵的花费,国家自然会像现在这样安定平稳。过去的事情已经完结了,但徐福却唯独没有得到应得的功劳,希望您能够明察那个有先见之明、防范于未然的建议,从而让徐福的地位比那些只会效死力的人更尊贵。”皇上就赐给徐福十匹丝绢,让他做了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喻前画①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二等,众庶莫不多光。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与群臣连名奏王,“……王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当废。”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②,曰:“愚戆不任汉事也。”光送至昌邑邸,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驽怯,不能***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见左右。”光涕泣而去。 ——《汉书·霍光传》 【注】① 前画:汉武帝曾赐画于霍光,画周公背成王受诸侯的朝拜。 ② 王西面拜:长安在西,西面拜即遥拜长安宗庙。 1、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有不讳,谁当嗣者 嗣:继承 B、每出入殿门,止进有常处 常:固定 C、明日,诏增此郎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多:称赞 D、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 亡:死去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 B、明日,武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 C、光为人沉静详审 D、初辅幼主,政自己出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霍光忠于职守的一组是( ) ① 帝年八岁,政事壹决于光 ② 每出入殿门,止进有常处 ③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 ④ 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 ⑤ 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 ⑥ 明日,诏增此郎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武帝特别信任霍光,临终之前,赠画托孤,让霍光辅佐幼帝。霍光也是不负先王重托,尽心辅政。 B、霍光仪表堂堂,举止谨慎。他每次出入殿门,站立、前进都有固定的位置。一个官员暗暗记下他站立、前进的位置,仔细观察,发现丝毫不差。 C、一夜,大殿发生怪异的事情,群臣混乱。霍光向尚符玺郎索要国玺,尚符玺郎宁死不给,霍光非但不生气,反而赞赏他的忠于职守,第二天就提升他为二等官。 D、汉昭帝去世之后,其子广陵王刘胥继承帝位,但他行事淫乱。霍光无奈,联合群臣弹劾皇帝,将皇帝流放外地。皇帝临走时,表露出悔过之心。 荀 巨 伯 远 看 友 人 疾 值 胡 贼 攻 郡 友 人 语 巨 伯 曰 吾 今 死 矣 子 可 去 巨 伯 曰 远 来 相 视 子 令 吾 去 败 义 以 求 生 岂 荀 巨 伯 所 行 邪 贼 既 至 谓 巨 伯 曰 大 军 至 一 郡 皆 空 汝 何 男 子 而 敢 独 止 巨 伯 曰 友 人 有 疾 不 忍 委 之 宁 以 我 身 代 友 人 命 贼 相 谓 曰 我 辈 无 义 之 人 而 入 有 义 之 国 遂 班 军 而 还 一 郡 并 获 全 ——《世说新语·德行门》 5、请用斜线为上段文字断句。 6、请翻译上段文字。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刺史,除业典签。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处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未几,仁之入为中书令,临路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余人不可信也。”又与业别,执手曰:“今我出都,君便失援,恐君在后,不自保全。唯正与直,愿君自勉。”业唯有一马,瘦死。韶以业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韶乃戏业曰:“卿邀名人也。”对曰:“业以细微,伏事节下,既不能裨益,宁可损败清风?”后齐高祖书与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韶,高祖之婿也。仁之后为兖州,临别谓吏部崔暹曰:“贵州人士,唯有孟业,宜铨举之,他人不可信也。”崔暹问业曰:“君往在定州,有何政绩,使刘西兖如此钦叹?”答曰:“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咸以为政化所感。武平九年,业为太中大夫,加卫将军,寻以病卒。 ——《北史·循吏传》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心戮力,庶有济乎 济:成功 B、业固辞不敢 固:坚决 C、业以细微,伏事节下 细微:细致、谨慎 D、后寻业断决之处 寻:探究、发现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业以细微,伏事节下 ③ 韶乃戏业曰 ② 寻以病卒 ④ 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 A、①与②中两个“以”相同,③与④中两个“乃”也相同。 B、①与②中两个“以”相同,③与④中两个“乃”不同。 C、①与②中两个“以”不同,③与④中两个“乃”相同。 D、①与②中两个“以”不同,③与④中两个“乃”也不同。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孟业清廉的一组是:( ) ① 分三十匹与之,拒而不受 ② 欲令厚偿,业固辞不敢 ③ 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 ④ 禀性愚直,唯知自修,无他长也 ⑤ 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A、①② B、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业虽出身贫寒,但他性情清廉严谨,绝不贪图不义之财,他拒不接收同僚盗窃的官绢,因此被元韶任命为典签。 B、长史刘仁之非常信任孟业。后来,刘仁之被征召入朝为官,临行时,向定州刺史元韶推荐孟业,并勉励孟业要坚守自己的正直品行。 C、孟业的马死了,元韶让州府官员同吃马肉,以便付钱接济家贫的孟业。孟业坚决不肯接受,因此受到了齐高祖的重视,齐高祖想把孟业召到自己身边为官。 D、刘仁之后来到兖州做官,临行时,他向吏部官员崔暹推荐了孟业。孟业后在司州为官时,粮食大丰收,百姓都认为这是孟业政治教化感动上天的结果。 苟 亏 人 愈 多 其 不 仁 兹 甚 重 罪 亦 厚 当 此 天 下 之 君 子 皆 知 而 非 之 谓 之 不 义 今 至 大 为 不 义 攻 国 则 弗 知 非 从 而 誉 之 谓 之 义 此 可 谓 知 义 与 不 义 之 别 乎 ——《非攻》 5、请用斜线为上段加线文字断句。 6、请翻译加线文字。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杜正伦 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隋代举秀才者止十余人,正伦一家有三秀才,甚为当时称美。 贞观元年,尚书右丞魏征表荐正伦,以为古今难匹,遂擢授兵部员外郎,太宗谓曰:“朕今令举行能之人,非联独私于行能者,以其能益于百胜也。朕于宗室以及勋旧无行能者,终不任之。以卿忠直,朕今举卿,卿宜勉称所举。” 二年,拜给事中兼知起居注。太宗尝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与百胜有利益否,所以不能多言。”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直当今损于百胜,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绢二百段。 四年,累迁中书侍郎。六年,与御史大夫韦挺、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咸上封事称旨,太宗为之设宴,因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王,便得尽诚规谏,至台龙逢、比干,竟不免孥戮。为君不易,为臣极难。我又闻龙可扰而驯,然喉下有逆鳞,触之则***人。人主亦有有逆鳞,卿等遂不避触,名进封事。常能如此,朕岂虑有危亡哉!”寻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太宗谓曰:“国之储副,自古所重,必择善人为之辅佐。太子年在幼冲,志意未定,朕若朝夕见之,可得随事诫约,今既已委以监国,不在目前,知卿志怀贞愨,能敦直道,故辄辍卿于朕,以匡太子,宜知委任轻重也。”正伦出入两宫,参典机密,甚以干理称。时太子承乾有足疾,不能朝谒,好昵近群小。太宗谓正伦曰:“我儿疾病,乃可事也。但全无令誉,不闻爱贤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若教示不得,须来告我。”正伦数谏不纳,乃以太宗语告之。承乾抗表闻秦。太宗谓正伦曰:“何故漏泄我语?”对曰:“开导不入,故以陛下语吓之。冀其有惧,或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后承乾逆,事与侯君集相连,称遣君集将金带遗正伦,由是配流州。 [注](1)起居注:指侍从皇帝,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2)封事: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露,用袋封缄,称为封事。 (《旧唐书·列传二十·杜正伦》)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为当时称美 称:称道 B非朕独私于行能者 私:有私心 C臣职当修起居注 当:掌管 D但全无令誉 令:美好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秀才擢第 擢第:科举时代考试登第 B言存左史 左史:官名,唐代左史修记事 C咸上封事称旨 称旨:称赞国君的心意 D承乾抗表闻奏 抗表:抵制君命或廷议,上疏进谏 2. 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意思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知卿能敦直道 ③以卿忠直,朕今举卿 ②非直当今损于百胜 ④君举必书,言存左史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 唐太宗认为杜正伦,“忠直”,下面四句话中不属于这一看法的一句是( ) A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 B陛下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 C与御史大夫韦挺、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咸上封事 D故辄辍卿于朕,以匡太子。 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的一项是A.杜正伦因魏征的推荐踏上仕途,并受到唐太宗的赏识和信任。唐太宗鼓励他不要辜负魏征的举荐,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 B.杜正伦等人给皇帝的奏疏,深合唐太宗的心意,因而受到嘉奖。唐太宗希望他们经常这样做,以免除他的危亡之忧。 | C.杜正伦接受了唐太宗交给的教导太子的重任,多次劝谏太子。然而,这不但毫无效果,还惹得太子抗表闻奏,太宗因此大为恼火。 | D.杜正伦得罪了唐太宗以及太子,又受到太子图谋背叛事件的牵连,“忠直”不复荐在,最后落得个“配流州”的结果。 |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辄辍卿于朕,以匡太子。 译文: 。 (2):冀其有惧,或当反善。 译文: 。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刘安世 刘安世,字器之。父航,终太仆卿。(安世)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今自不妄语始。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进左谏议大夫。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下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贷利。其忠孝正直,皆则像司马光。年既老,群贤调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梁师成用事,心服其贤,求得小吏吴默尝趋走前后者,使持书来,啖以即大用。默因劝为子孙计,安世笑曰:“吾若为子孙计,不至是矣。吾欲为元全人,见司马光于地下。”还其书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元,宋哲宗年号。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咨尽心行已之要 咨:询问。 B迁起居舍人,兼左司谏 迁:升官。 C初除谏官,未拜命 除:免职。 D啖以即大用 啖:利诱。 2、 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B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C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 D梁师成用事 3、 对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 光教以诚 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 啖以即大用 或师焉,或不焉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安世忠孝正直的一组是( ) ①登进士第,不就选 ②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③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 ④家居未尝惰容,久坐身不倾倚。 ⑤还其书不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5、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初任谏官尚未接受任命时,刘安世认为任谏官要有胆识,敢于伸张正义而无所畏惧,这样容易惹祸遭贬,因此禀告母亲,不愿就职。 B刘母认为谏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尽全力而没能做好,鼓励其子捐身以报朝廷大恩。 C刘安世任谏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显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马光,目的是写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是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登进士第,不就选。 (2) 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之所。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硃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擿,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代理 B.墨者多自免去 墨:贪污,不廉洁 C.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D.素疾大户兼并 疾:加快,迅速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 B.礼官辄表贺 一鸣辄跃去 C.率夺还之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D.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臣请为王言乐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听说他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疏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8.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