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张允济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张允济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张允济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日:“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日:“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日:“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人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日:“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日:“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竞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新唐书·列传一三五>)[注解]牸:雌性牲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务以德教训下               教训:教育训导。
B.县司累政不能决             累政:几任执政者。
C.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质:咨询。
D.牛孳产至十余头             孳:繁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②妻家不知其故
B.①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②蔡溃,遂伐楚
C.①将诣妻家村中         ②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D.①恐被连及             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衫蒙其头                 ②母以告允济
③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       ④有人以牛牸依其妻家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各问所从来处。
②曾有行人候晓先发。
③但能回取。
④吏人畏悦。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允济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  )
①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②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
③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④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⑤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   ⑥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在郡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他努力用德行教育老百姓,老百姓非常怀念他。
B.武阳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在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   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却不肯归还那头牛,那人就请求允济评判,允济公允的解决了这次纠纷。
C.张允济在武阳任职期间,政绩尤其卓异。在武阳县境内,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境况,远近之人都称赞张允济。
D.张允济后迁升为高阳郡丞,当叛贼统帅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草充饥,也没有人叛变朝廷。
答案
1.C。“质”是质问的意思。2.A。A①人称代词,那个。②指示代词,其中。B连词,相当于“于是”。C将要。D相当于“到”。3.C。①一般陈述句。②省略句。③④是定语后置句。4.①一头一头询问是从哪里来的。②曾经有个赶路的人天亮前就要出发。③只要能返回去取。④官吏百姓心悦诚服。5.C。①表现其以德治县。④写元武县前任长官的态度,从而表现允济的工作才能。6.B。此人原是元武县人,不是武阳县人。
解析
[译文]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致力予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百姓很怀念他。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不肯还给那头牛,元武县衙门几任县令都不能解决过问题,那人就到武阳县请求允济评判,允济说:“你自有元武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那人泪流不止,把事情的始末都讲了出来。允济于是命令手下人绑了那人,用衣衫蒙住他的头,将他带到他妻子娘家所在的村子去,说是抓住了盗牛贼。张允济召集村人,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妻子娘家人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又担心受连累,就指着那头强占来的母牛说:“这是我女婿家的牛,从哪里来的我就不知道了。”允济便揭开牛主人蒙头的衣衫,对他妻子娘家人说:“这就是你女婿,你可以把牛还给他。”妻子娘家人叩头服罪。元武县主管官听说后,都十分惭愧。张允济还曾在路途中遇到一个种葱的老妇人,搭了一座圆形草房在那里守葱,允济对老妇人说:“你只管回去,不要不厌其烦地守着,如果遇到盗贼,应当来报告县令。"老妇人听从了他的劝告。回家住了一夜,那葱就丢失了很多。老妇人把情况告诉了他,他便把葱地十里之内的全部男女都集中起来,一个个到跟前来检验查问,果然找到了盗葱的人。曾有个赶路的行人,天亮前就出发,把衣衫掉到了路上,走了十几里才发觉,有人对他说:“我们这武阳县境内,路不拾遗,只要能返回去取,东西一定在。”正如先人所说,果然找到了衣衫。远近之人都称赞允济,他的政绩尤其卓异。
允济后迁升高阳郡丞。当时没有郡将,允济独自统领大郡,官吏百姓心悦诚服。当叛贼统帅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革充饥,竟然没有人叛变。贞观初,积功升任刑部侍郎,封爵武城县男。后出京任幽州刺史,不久去世。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杨继宗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日:“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入见日:“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日:“金具在,与我印券。”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①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日:“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②,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日:“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平?”敏惶恐,遗书庆日:“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籍廨③器物付有司。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继宗欲宽之而无由。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选自《明史·杨继宗传》有删改) [注]①汪直:明代宦官。②司礼:即司礼监,官署名。③廨:官吏办公的地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遇学官以宾礼        遇:遇到。     B.濒行,突入府署       濒:临近。
C.数与中官张庆忤      忤:触犯。     D.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籍:登记。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民间弟子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B.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C.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                D.敏惶恐,遗书庆日……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金具在,与我印券               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①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C.①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②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
D.①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②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
②朝觐官孰廉?
③较他司亦然。
④将具实以闻。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继宗“性刚廉”的一组是    (    )
①而时时集父老问其苦,为祛除之
②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③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④善遇之,帝已知其人矣
⑤闻母丧,立出,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⑥继宗欲宽之而无由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继宗担任嘉兴知府时,尊敬教师,重视教育,因此,教师文人互相劝勉,文化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发展。
B.御史孔儒清军杖人至死,杨继宗指出孔儒越职干预有司之事,孔儒怀恨在心,离去时,突入府衙,进行搜查,结果“惭而去”。
C.杨继宗不巴结宦官,不爱钱财,曾因“敝衣数袭”使御史羞惭,以“一仆、书数卷”为母亲发丧,凭“不私一钱”使宪宗得闻。
D.杨继宗发现仓官因官粮短缺入狱而至卖儿卖女偿还时,就想宽赦他们,后来他发现了官粮亏空的原因,使仓官的冤狱昭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厘而革之          厘:整理。        
B. 为《学规》俾守之    俾:并且。
C. 单车屏徒从          屏:使……退避。  
D. 有短朱熹者          短:诋毁,指摘。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  )
A. 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箪瓢屡空,晏如也
B. 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 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 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所著书皆行于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孝道的认识。
B. 朱熹非常注重教育。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 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 朱熹认为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
13.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2)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3)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徐鹿卿,字德夫,隆兴丰城人。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
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先是周敦颐、程颢与其弟颐皆讲学是邦,鹿卿申其教,由是理义之学复明。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称其气平论正,有忧爱之诚心。改知尤溪县。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
督府横取秋苗,建昌为米五千斛。鹿卿争之曰:“守可去,米不可得。”民恐失鹿卿,请输之以共命。鹿卿曰:“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卒争以免。
岁大饥,人相食。遂出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贾以粜,及减抵当库息,出缗钱万有七千以予贫民,劝居民收字遗孩,日给钱米,所活数百人。宴集不用乐。
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珂罢,以鹿卿兼领太平,仍暂提举茶盐事。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三》)
注:①秋苗: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也称秋税。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进争师宗之          效法  
B.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  困苦
C.达冤抑,邑以大治      治理  
D.躬自钩考,尽得其实,  其中的实情
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文学名于乡                          ②国计反屈于初    
B.①由是理义之学复明                      ②有忧爱之诚心
C.①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                  ②鹿卿入白其母
D.①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②首罢科敛之无名者
7.下列选项中,表现徐鹿卿“有忧爱之诚心”的一组是           
①立养士纲条                                ②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③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                    ④日给钱米,所活数百人
⑤居家孝友,喜怒不形                        ⑥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
A.②③④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徐鹿卿博通经史,名扬乡里。在任南安军学教授期间,他尊重士人,重视教
化,使强盗也受到了感化而改邪归正。
B.徐鹿卿对母亲十分孝顺。被任命为南安县令时,他以不便供养母亲而推辞,
经过德秀劝说,他征得母亲同意,才去南安上任。
C.徐鹿卿爱民如子,不畏强势。督府要向建昌强行征收五千斛米粮的秋税,他为民请命,宁愿丢官也不交粮,最终被免职。
D.徐鹿卿清正廉洁,厉行节约,平时不贪钱财,不办宴集。查办岳珂案,他明
察秋毫,禀公办事,得到皇上的肯定。
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
②民为守计则善矣。守独不为民计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独狐信,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也。本名如愿。魏初有四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祖俟尼,和平中,以良家子自云中镇武川,因家焉。父库者,为领人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瑰,由是知名。后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自修饰服章,军中号为独孤郎。及尔朱氏破葛荣,以信为别将。从征韩娄,信匹马挑战,禽贼渔阳王袁肆周。后以破元颢党,赐爵受德县侯,迁武卫将军。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周文帝已统岳兵,与信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双遣信还荆州。寻征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瀍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从我,世乱识忠良,岂虚言哉!”进爵浮阳郡公。时荆州虽隐东魏,人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既至,东魏刺史辛纂出战,信纵兵击纂,大败之。都督杨忠等前驱斩纂,于是三荆遂定。东魏又遣其将高敖曹、侯景等奄至。信以众寡不敌,遂率麾下奔梁。居三载,梁武帝方许信还
北。信父母既在山东,梁武帝问信所往,答以“事君无二”。梁武义之,礼送甚厚。大统三年至长安,以亏损国威,上书谢罪。魏文帝付尚书议之。七兵尚书、陈郡王玄等议,以为既经恩降,请赦罪复职。诏转骠骑大将军,加侍中、开府。寻拜领军将军。

20090915


 
六年,侯景寇荆州,周文令信与李弼出武关,景退。即以信为大使,尉抚三荆。寻除陇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人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拥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人愿附者数万家。周文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十六年,迁尚书令。六官建,拜大司马。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过,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周文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震邻国。东魏将侯景之南奔梁也,魏收为檄梁文,矫称信据陇右,不从宇文氏,乃云“无关西之忧”,欲以委梁人也。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信长女周明敬后,第四女元贞后,第七女隋文献后。周、隋及皇家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
《北史·独孤信传》有删节
8.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表信为大都督      表:上表推荐。
B.捐妻子从我      捐:捐献。
C.梁武义之    义:以……为义,认为有信义。
D.信美风度,雅有奇谋大略  雅:平素、向来。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独孤信“有影响力”的一组是      (   )
①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②流入愿附者数万家
③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④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⑤矫称信据陇石     
⑥诘旦而吏人有戴帽者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独孤信原来的名字叫独孤如愿,因为他在担任陇右刺史时,判案快速,关爱百姓,信誉在远近闻名,所以被周文帝赐名后,改称独孤信。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成为北周、隋朝以及唐朝的皇后,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B.独孤信作战非常勇敢,在征讨韩娄一战中,他曾单枪匹马出阵挑战,擒获了渔阳王袁肆周,被赐爵爰
德县侯并被提拔为武卫将军。
C.独孤信在荆州与东魏的军队作战时,他认为敌我众寡悬殊,无法取胜,便率领部队投奔南梁。三年后,当梁武帝问他回到哪里去,他答说“事君无二”,表示要归顺梁武帝。梁武帝被他感动,送了丰厚的礼物给他。
D.独孤信五十五岁时,晋公宇文护想***死独孤信,但又因为独孤信的名望太重,宇文护不想亲自***他来显示自己的罪恶,于是便逼迫得孤信在家中自***。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译文:                                                                     
                                                                      
(2)周孝闵帝践阼,迁大宗伯,进封卫国公,邑万户。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尚志斋说
宋·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①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向,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②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注】 ① 正鹄:靶心。②准的:标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挽必圆,视必审               审:清楚
B.此立志始终不可谕者也            谕:超过
C.患难忧戚,志不为慑             慑:屈服,改变
D.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党:同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B.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D.援笔书所欲言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阐述了射箭过程中“正鹊”的必要性,用来比喻做学问时目标与条件的关系问题,是再恰当、直截、鲜明不过的了。
B.第四段说到圣贤是天纵之才,他们或者初始涉猎一下学问就可以了,至于像黄君之子黄济一类的后学则当立志求学。 
C.一个人如果志向明确并持之以恒的话,就能够达到圣贤们的境界;如果不确立志向,将难成大事。
D.文章写得精简有力,引譬喻类,节奏层次分明,文笔也很有韵律,且遒劲畅达。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2)“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