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宰我问:“三年之丧①,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②改火,期可已矣。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宰我问:“三年之丧①,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②改火,期可已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宰我问:“三年之丧①,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②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③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十七》)
【注】①三年之丧:父母死,为父母守孝三年。②燧:古代取火的器具。改火:古代钻木取火,所用的木头四季不同,一年轮一遍。③予:宰我的名,孔子的学生。
⑴下列各项对文段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宰我认为,三年守丧,时间过长,应该废除这种礼制,从而使君子更好地为礼与为乐。
B.孔子没有直接反对宰我提出的重新制定守丧的时间的看法,而是先问其“安心”否。
C.君子守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大多是内心忧伤、思念所致。
D.孔子认为宰我没有念及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而擅自停止守丧,这是不仁的行为。
⑵上述对话中孔子和宰我争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
答案
(1)A(不是废除,而是修改时间,重新制定。)
(2)孔子和宰我讨论礼制中关于丧期的问题。孔子认为该为父母守丧三年,守丧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我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这样会使人荒废了“礼”和“乐”。
解析
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孔子的意见是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批评宰我“不仁”。其实在孔子之前,华夏族就已经有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习惯,经过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道德制度化,一直沿袭到今天。这是以“孝”的道德为思想基础的。
参考译文: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筐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劲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一14题。
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十四年,授江南嘉定知县。嘉定大县,赋多俗侈。陇其守约持俭,务以德化民。或父讼子,泣而逾之,子掖父归而善事焉;弟讼兄,察导讼者杖之,兄弟皆感悔。恶少以其徒为暴,校於衢,视其悔而释之。豪家仆夺负薪者妻,发吏捕治之,豪折节为善人。讼不以吏胥逮民,有宗族争者以族长,有乡里争者以里老;又或使两造相要俱至,谓之自追。
十五年,以军兴徵饷。陇其下令,户予一名刺劝谕之,不匝月,输至十万。会行间架税,陇其谓当止於市肆,令毋及村舍。江宁巡抚慕天颜请行州县繁简更调法,因言嘉定政繁多逋赋,陇其操守称绝一尘,才斡乃非肆应,宜调简县。疏下部议,坐才力不及降调。县民道为盗所***而讼其仇,陇其获盗定谳。部议初报不言盗,坐讳盗夺官。
十七年,举博学鸿儒,未及试,丁父忧归。十八年,左都御史魏象枢应诏举清廉官,疏荐陇其洁己爱民,去官日,惟图书数卷及其妻织机一具,民爱之比於父母,命服阕以知县用。
二十二年,授直隶灵寿知县。灵寿土瘠民贫,役繁而俗薄。陇其请行乡约,察保甲,多为文告,反覆晓譬,务去斗很轻生之习。督民浚卫河,其始颇有怨言,谓开无水之河以病民;既而水潦大至,独灵寿有宣导,岁竟有秋。二十三年,直隶巡抚格尔古德以陇其与兖州知府张鹏翮同举清廉官。二十九年,诏九卿举学问优长.品行可用者,陇其复被荐,得旨行取。陇其在灵寿七年,去官日,民遮道号泣,如去嘉定时。授四川道监察御史。
三十年,师征噶尔丹,行捐纳事例。御史陈菁请罢捐免保举,而增捐应升先用。陇其疏言:“捐纳非上所欲行,若许捐免保举,则与正途无异。又言:“捐纳贤愚错杂,惟恃保举以防其弊。若并此而可捐纳,此辈有不捐纳者乎?词益激切。菁与九卿复持异议。户部以捐生观望,迟误军需,请夺陇其官,发奉天安置。上日:“陇其居官未久,不察事情,诚宜处分,但言官可贷。”会顺天府尹卫既齐巡畿辅,还奏民心皇皇,恐陇其远谪,遂得免。
寻命巡视北城。试俸满,部议调外,因假归。三十一年,卒。乾隆元年,特谥清献,加赠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为县崇实政,嘉定民颂陇其,迄清季未已。灵寿邻县阜平为置冢,民陆氏世守焉,自号陇其子孙。
《清史稿》卷二六五)
【注释】①捐纳事例:清政府向捐款人授以官位的做法。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言嘉定政繁多逋赋   逋:懈怠  
B.不匝月,输至十万     输:缴纳
C.坐才力不及降调       坐:因为 
D.迄清季未已           迄:直到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才干乃非肆应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役繁而俗薄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以军兴征饷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D.若许捐免保举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陆陇其爱民的一组是
①去官日,惟图书数卷及其妻织机一具   
②讼不以吏胥逮民
③陇其谓当止于市肆,令毋及村舍 
④民遮道号泣,如去嘉定时
⑤多为文告,反复晓譬,务去斗狠轻生之习
⑥灵寿邻县阜平为置冢,民陆氏世守焉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⑤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陇其做嘉定县知县时反对铺张浪费,致力于以德教化百姓,因而受到百姓爱戴。
B.陆陇其爱民如子,在征房屋建筑税时只征收市中店铺的税,没有涉及乡村百姓,但后来吏部却以才干不足的理由将他降职调离。 
C.陆陇其因才学优.品行高而调任京官,但他因极力反对向捐款人授以官位的做法而险些被处分。
D.陆陇其治县崇尚实政,在任时受到百姓的爱戴,死后受到皇帝的追封和百姓的纪念。
1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父讼子,泣而谕之,子掖父归而善事焉。(5分)
(2)督民浚卫河,其始颇有怨言,谓开无水之河以病民。(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题。
梓人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犹众工之各有执技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给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9.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梓人款其门款:敲。
B.俟其言,莫敢自断者俟:等待。
C.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堵:墙。
D.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愠:愤怒。
10.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指使而群工役焉吾收其直大半焉
B.其床阙足而不能理举而加焉
C.彼为天下者,本于人能者进而由之
D.裴封叔之第皆环立向之
11.小题3:下列各句,与“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A.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
B.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
C.则其姓字也。
D.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12.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细致地叙述了一个普通工匠的品德和技能,并且把他和宰相相比,这是很难得的。
B.作者开始认为梓人是一个无能而贪禄嗜货的人,后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他为此作了深刻的反省。
C.作者借梓人的故事阐述了宰相的治国之道。他认为宰相应坚守其道,合则用,不合则去,不必屈就;宰相应抓大事,顾全局,不宜事必躬亲,陷入一般的事务。
D.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为官之道,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3.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译文:                                                                         
(2)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译文:                                                       
(3)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孟子曰:“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孟子·离娄》)
【注】①彻:通“撤”,撤除。②与:通“予”,给予。
(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养”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与“养”犬马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B.在事亲方面,曾子和曾元供养父亲都有酒肉,但孟子对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说的“是谓能养”的“养”,与孟子说的“养口体”的“养”的内涵相同。
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而孟子比较重视物质上的供养。
(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曰:“乃若其情①,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②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信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
[注]①情,、②才:质性、人的本性。
(1)下列句子全都反映孟子“性本善”思想的一组是    (    )(3分)
①性无善无不善也 ②陛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③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   
④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⑤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A.②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
(2)有人表现的不是人性善良的一面,而是人性丑恶的一面,对于这一现象,孟子是怎样来解释的?(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
C.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
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
(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于思想的理解。(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