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下面问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苏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下面问题。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弒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弒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者。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回生问《老子》书。固曰: “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注】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居顷之,景帝以固为廉直,拜为清河王太傅。久之,病免。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诸谀儒多疾毁固,曰:“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自是之后,齐言《诗》皆本辕固生也。诸齐人以《诗》显贵,皆固之弟子也。 (选自《史记·儒林列传》) [注]司空,主管刑徒的官;城旦,秦、汉时一种筑城的劳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匡:辅佐。 B.代立践南面—— 践:登上(王位)。 C.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假:给予。 D.薛人公孙弘亦征——征:(被)征召。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辕固生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 ①与黄生争论景帝前 ②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③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④此是家人言耳 ⑤诸谀儒多疾毁固 ⑥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辕固生不同意黄生提出的商汤、周武王得天下是弑君的说法,认为商汤、周武王的做法不应当受到指责。 B.景帝没有能力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辩论水平的高下,就以吃肉不吃马肝不能算不懂味道来说明学者不谈论汤、武受命的事情不算是愚昧。 C.辕固生因为不喜欢老子的学说而触怒了窦太后,被罚到猪圈里去刺***猪。景帝暗中帮助辕固生,使辕固生摆脱了困境。 D.辕固生具有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后来齐人学习和研究《诗经》都以辕固生的见解为依据。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太子言,臣愿谒之。今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2.D 3.B 4.(1)帽子虽然破,一定戴在头上;鞋子虽然新,一定穿在脚上。 (2)此后学者没人敢讲清是受命是弑君这个问题。 (3)没有太子这话,我也要去拜谒你了。现在到秦国去却没有让秦王相信我的东西,那么秦王就不可以接近。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坏 、凶恶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鼓:动词,击鼓 C.谨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 2.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申之以孝悌之义 晋 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D.邻国之民不加少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对全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 分。 4.翻译下列句子。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何异于刺人而***之,曰:‘非我也,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
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清]龚自珍 |
居礼曹,客有过者曰:“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扬州,舍舟而馆。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①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入市,求熟肉,市声欢,得肉,馆人以酒一瓶,虾一筐馈。醉而歌,歌宋元长短言乐府,俯窗呜呜,惊对岸女夜起,乃止。 客有请吊蜀冈者,舟甚捷,帘幕皆文绣,审视,玻璃五色具。舟人时时指两岸曰:“某园故址也。” 约八九处。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曩所信宿之西园,门在,题榜在,尚可识,其可登临者尚八、九处。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南览江,北览淮,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②也。忆京师言,知有极不然者。 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有以经义请质难者,有发史事见问者,有就询京师近事者,有呈所业若文、若诗、若笔、若长短言、若杂著、若丛书乞为序、为题辞者,有状其先世事行乞为铭者,有求书册子、书扇者,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谁得曰今非承平时耶?惟窗外船过,夜无笙琶声,即有之,声不能彻旦。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凡三人。凄馨哀艳之气, 缭绕于桥亭舰舫间,虽澹定,是夕魂摇摇不自持。余既信信,拿流风,捕余韵,乌睹所谓“风号雨啸、鼯狖③悲、鬼神泣”者? 嘉庆末,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闻宋君病,存亡不可知;又问其所谓赋诗者,不可见,引为恨。 卧而思之,余齿垂五十矣,今昔之慨,自然之运,古之美人名士,富贵且长寿者几人欤?此岂关扬州之盛 衰,而独置感慨于江介也哉?抑予赋侧艳则老矣,甄综人 物,搜辑文献,仍以自任,固未老也。天地有四时,莫病于酷暑,而莫善于初秋。今扬州,其初秋也欤?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作《己亥六月重过扬州记》。 (文章有删节) 注释:①零甃(zhòu)断甓 (pì):残墙碎砖。②冶华:美丽繁华 ③鼯狖(wúyòu):鼯鼠(大飞鼠)、黑色长尾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女子有以栀子华为贽求书者——贽:见面礼,礼物 B.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爰:变更,更改 C.引为恨——恨:憎恨 D.尝于此和友人宋翔凤侧艳诗——和 :写和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曩所信宿之西园——卧而思之 B.客有请吊蜀冈者——知有极不然者 C.其实独倚虹园圮无存——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D.有以经义请质难者——爰以书画环瑱互通问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 明作者认为“客言不实”的一组是( ) ①卿知今日之扬州乎?读鲍照《芜城赋》,则遇之矣。 ②阜有桂,水有芙渠菱芡。是居扬州城外西北隅,最高秀。 ③归馆,郡之士皆知余至,则大欢。 ④江淮数十州县治,无如此冶华也。 ⑤填委塞户牖,居然嘉庆中故态。 ⑥予之身世,虽乞籴,自信不遽死,其尚犹丁初秋也欤?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在京师的所见所闻。今日扬州正如鲍照《芜城赋》所写情景的说法,引起作者极大关注和 悲怆。这一段虽寥寥数语,但意蕴极为丰富,以下的观察、记叙、议论、感慨均由此引发。 B.文章写作者应请凭吊蜀岗,一路所见,故园酒肆,多依然如故,扬州“冶华”独领江淮,不减当年。 C.文章写士人、歌妓造访,亦引起联想而作今昔之比。目的是写士风世情,作者虽已发现今昔之别,但也只能捕捉到昔时的流风余韵,并未发现如《芜城赋》所写的风雨飘摇、一片悲泣的凄惨现象。 D.作者由耳闻目睹、并且抚今追昔,想到以前看到的扬州的情景,体验到扬州虽未败残,但已露衰落之迹,从而浮想联翩,联系个人身世,颇多盛衰之叹。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既宿循馆之东墙步游得小桥俯溪溪声欢过桥遇女墙啮可登者登之扬州三十里首尾曲折高下见晓雨沐屋瓦鳞鳞然无零甃断甓心已疑礼曹过客言不实矣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今一也。 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陈涉无千乘之尊、疆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无乡曲之誉,非有孔、曾、墨子之贤,陶朱、猗顿之富也。然起穷巷,奋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从风,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是谓之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 何谓瓦解?曰:吴、楚、齐、赵之兵①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此观之,天下诚有土崩之势,虽有布衣穷处之士或首恶而危海内,陈涉是也;况三晋之君或存乎?天下虽未治也,诚能无土崩之势,虽有强国劲兵,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吴、楚、齐、赵是也,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之所留意而深察也。 近者关东五谷不登,年岁未复,民多穷困,重之以边境之事,推数循理而观之,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不安故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故贤主独观万化之原,明于安危之机,修之庙堂之上,而销未形之患也。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矣。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②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负扆③摄袂而揖王公,此天子之所服也。 (取材于徐乐《言世务书》,有删改) 【注释】①吴、楚、齐、赵之兵:指汉景帝三年(前154 )吴楚七国之乱。②成、康:指周成王和周康王,其时天下安定,百姓富足。③负扆(y ǐ):背对屏风。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三者陈涉之所以为资也 资:参考、借鉴 B .威足以严其境内 严:使……畏服 C .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 要:要旨、要领 D .推数循理而观之 数:规律 2.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财足以劝其士民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B .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 扬名广誉于当世 C .不得旋踵而身为禽矣 况群臣百姓能为乱乎哉 D .则民且有不安其处者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来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然(七国)不能西攘尺寸之地 B .民多穷困,(又)重之以边境之事 C .不安故(民)易动,易动者,土崩之势也 D .扬名广誉于当世,(则)亲天下而服四夷 4 .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秦末民困、下怨、俗乱,统治者却无所作为,土崩之势已成,陈涉得以“起穷巷”。 B .若国君能泽被百姓,百姓能安土乐俗,就算外有强国劲兵之患,也不足以危害国家。 C .作者指出,关东地区天灾频繁、战祸不断、五谷歉收,是形成土崩之势的根本原因。 D .统治者要预知危机,防患未然,把治国当作根本职责,才能使百姓安定、天下太平。 5.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以天下为务”的具体所指,并联系实际或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言文阅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死且不避——避:逃避 B.还军霸上——军:军队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跽:挺着上身跪着 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西向:西边 2.下列每组句子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赐之卮酒——唯君图之 B.而:立而饮之——因人之力而敝之 C.于:樊哙覆其盾于地——使毕使于前 D.且:臣死且不避——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3.下列句中的加粗字与“头发上指”中的“上”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朝济而夕设版焉 B.进兵北略地 C.函封之 D.又前而为歌曰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以项王屡屡赐酒,还加彘肩。 B.刘邦在危机中“如厕”是借口,实情是急于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C.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机已经基本消除。 D.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
文言文阅读。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请”字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 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B、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C、因跪请秦王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窃,偷偷地。 B、秦王不怿,为一击击 怿,高兴。 C、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为,演奏。 D、相如顾召赵御史 顾,回头。 3、对“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是为了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结构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所起的作用。 C、交待了秦从此不敢再出兵赵国的原因。 D、指出廉颇负荆请罪的主要原因。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