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讳辩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讳辩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浞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日:“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日:“谓若‘禹’与‘雨’、‘丘’与‘箧。’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     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做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官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
  注:①征在:孔子母亲的名字。②嫌名:指与名字中所用字音相近的字。音近则有称名之嫌,所以叫嫌名。 ③蓝:qiū。④“浒”“势”“秉”“机”:四字与唐高祖李渊之父(名虎)、太宗李世民、世祖李昞、玄宗隆基名同音。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贺举进士——劝:勉励。   
B.听者不也——察:昭著。   
C.若不白,子与贺且得罪——明:分辨。   
D.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超过。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则是宦者官妾孝于其亲——顷,持一象笏至   
B.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是——天下笑者,何也   
C.若不明白,子与贺得罪——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D.作法制教天下者——敏赀财送其行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够证明李贺举进士不犯讳的一组是(     )   
①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   
②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   
③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   
④惟宦官官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   
⑤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⑥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李贺父名晋肃,因“晋”“进”同音,因而李贺不能参加进士科的考试。韩愈因勉励李贺考进士遭到众人的非议。   
B.为了批驳诋毁者的说法,韩愈巧妙地引用经典和法律依据,找出矛盾,从而反对将避讳搞得过滥。
C.周昭王与曾参,都是贤德之人,为人称道,他们也不避先人或父亲之名。由此看来,认为李贺应避讳父亲名字而“不举进士为是”的做法,可以说是故意搬弄是非。
D.文章层层设问,一波三折,语言辛辣,说理痛快。而且作者从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有序有节。
答案
1.B
2.D
3.C
4.D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屡次辞官的陈中行
  陈遇,字中行,先世曹人。高祖义甫,宋翰林学士,徙居建康,子孙因家焉。遇天资沉粹笃学博览精象数之学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学者称为静诚先生。太祖渡江,以秦从龙荐,发书聘之,引伊、吕注、诸葛为喻。遇至,与语,大悦,遂留参密议,日见亲信。太祖为吴王,授供奉司丞,辞。即皇帝位,三授翰林学士,皆辞。乃赐肩舆一乘,卫士十人护出入,以示荣宠。
  洪武三年,奉命至浙江廉察民隐,还赐金帛。除中书左丞,又辞。明年召对华盖殿,赐坐,命草<平西诏》。授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大学士,复辞。西域进良马,遇引汉故事以谏。除太常少卿,固辞。强之,不可。最后除礼部尚书,又固辞。帝沉吟良久,从之。自是不复强以官。帝尝从容言欲官其子,遇日:“臣三子皆幼,学未成,请俟异日。”帝亦弗强也。
  遇自开基之始,即侍帷幄。帝尝问保国安民至计,遇对:“以不嗜***人,薄敛,任贤,复先王礼乐为首务。”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多得全释。其计画多秘不传,而宠礼之隆,勋戚大臣无与比者。数监幸其第,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命爵辄辞,终成其高。十七年卒,赐葬钟山。  (节选自《明史二十三》)
  注:伊、吕:伊尹、吕尚(姜子牙)。
1.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徙居建康,子孙因焉 家:安家。
B.奉命至浙江廉察民 隐:疾苦。
C.学未成,请异日 俟:等待。
D.命爵辄辞,终其高 成:成功。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子孙因家 ②然郑亡,子亦有不利
B.①遇引汉故事谏 ②自是不复强
C.①廷臣有过被谴责 ②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D.①勋戚大臣无与比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陈遇受到尊敬的一组是(     )  
①元末为温州教授已而弃官归隐  
②乃赐肩舆一乘,卫士十人护出入  
③西域进良马,遇引汉故事以谏  
④帝尝从容言欲官其子  
⑤廷臣或有过被谴责,遇力为解  
⑥语必称“先生”,或呼为“君子”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遇沉稳专一,博览群书,喜欢用《周易》卜筮,在元朝时就曾做过温州府学的教官。
B.太祖曾多次授予陈遇要职,但均被陈遇婉拒。陈遇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自己清高的操守。
C.陈遇遇事能够冷静睿智,西域进献良马,他立即引用汉朝旧事为例对皇帝加以规劝。
D.陈遇因多有建树,深受皇上器重和朝臣们的爱戴,就连太监们都多次到府上拜望。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渡江,以秦从龙荐,发书聘之,引伊、吕、诸葛为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计画多秘不传,而宠礼之隆,勋戚大臣无与比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斜线(/)断句。
  遇 天 资 沉 粹 笃 学 博 览 精 象 数 之 学 元 末 为 温 州 教 授 已 而 弃 官 归 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1~3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苏子(qiǎo)然——愀:忧愁的样子。
B.山川相(móu)——缪:缭,盘绕。
C.渔樵于江(zhǔ)之上——渚:江边。
D.举匏樽以相(zhǔ)——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
2.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与“顺流而东也”句中的“东”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幽壑之潜蛟          
C.破荆州,江陵
B.鱼虾而麇鹿        
D.西望夏口
3.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正襟危坐”一语出自《史记·日者列传》,原文为“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C.“孟德之困于周郎”系出自三国“赤壁之战”中周瑜巧用连环计,大败曹军的事实。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日:“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愀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日:“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①蒙茸:杂乱的草。②虬龙:指盘曲而古老的树。③冯夷:传说中的水神。④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安所得酒乎——道士笑,予亦惊语
B.履巉岩,蒙茸——至则草而坐,倾壶而醉
C.有孤鹤,横江东来——而吾与子之所共
D.攀栖鹘之巢——正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归谋诸妇——侣鱼虾友麋鹿
B.凛其不可留也——洋洋与造物者游
C.藏之久矣,待子不时之需——醉则更相枕
D.予亦愀而悲——輮使之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前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人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人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4.把文中画横绒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添醒来寻找道士一笔?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幼慧,耽嗜经史,下至稗官小说,寓目成诵。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历官为南安军教授。改知湘阴县。会湖南帅括田,号增耕税,他邑奉令惟谨。梦莘独谓邑无新田,租税无从出。帅恚其私于民,欲从簿书间攈摭其过,终莫能得,由是反器重之。
  寻主管广西转运司文字。时朝廷议易二广盐法,遣广西安抚司干官胡廷直与东西漕臣集议于境。梦莘从行,谓:“广西阻山,止当仍官般法,则害不及民。广东诸郡并江,或可容客贩,未宜遽以二广概行。”议与廷直不合。廷直竟遂其说,以客贩变法得为转运使。梦莘既知宾州,犹以前议为梗法,罢去。不三年,二广商贾毁业,民苦无盐,复从官般法矣。
  梦莘恬于荣进,每念生于靖康之乱,四岁而江西阻讧,母襁负亡去得免。思究见颠末,乃网罗旧闻,荟萃同异,为《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自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讫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之毙,上下四十五年,凡曰敕、曰制、诰、诏、国书、书疏、奏议、记序、碑志,登载靡遗。帝闻而嘉之,擢直秘阁。
  梦莘平生多所著,有《集补》,有《会录》,有《读书记志》,有《集医录》,有《集仙录》,皆以“儒荣”冠之。其嗜学博文,盖孜孜焉死而后已者。开禧元年秋八月卒,年八十二。(选自《宋史·徐梦莘传》)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耽经史          特别   
B.增耕税          命令
C.梦莘于荣进      热衷   
D.直秘阁          提拔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梦莘心系百姓的一组是( )
①独谓邑无新田,租税无从出
②广东诸郡并江,或可容客贩
③梦莘既知宾州,犹以前议为梗法
④未宜遽以二广概行
⑤思究见颠末,乃网罗旧闻
⑥民苦无盐,复从官般法矣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梦莘小时候就表现得与众不同,他聪明异常,喜好读书,涉猎极广,上自经史,下到野史小说,他都过目成诵,真可谓敏而好学。
B.徐梦莘为人正直、实事求是,他担任湖南湘阴县县令的时候,不惧怕上级的高压,因为自己所管的湘阴县没有新增耕田,坚决不增加租税。
C.关于改变二广盐法的议论,徐梦莘的主张是正确的,他的主张与当时的主管者广西安抚司干官胡廷直的观点不合,但最终被胡廷直采纳。
D.徐梦莘的一生可谓嗜学博文,孜孜不倦,死而后已,他留下很多著作,有《会录》《读书记志》《集仙录》等。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实在令人钦佩。
4.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帅恚其私于民,欲从簿书间捃摭其过,终莫能得,由是反器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梦莘既知宾州,犹以前议梗法,罢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1小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策且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何以对天下?”权谢昭曰:“年少虑事未远,乃以此惭君。”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僚复举昭,权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咨且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
  昭避席谢,权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权辞谢焉。   
  昭容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曰弧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遗令幅巾素棺敛以时服。权素服临吊,谥曰文侯。(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匹夫之情哉        铺子,店肆            
B.权昭曰              道歉   
C.将军何有尔        妥当                  
D.孤岂为子布有乎      偏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一委昭                       是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B.策亡,以弟权托昭             所言不从,怨咎
C.身自扶权上马                 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
D.孝廉得寝伏哀戚               以对天下    
3.下列句子中,都能直接表现张昭“耿介忠正”的一组是(     )
①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②方令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③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且兴,非所以益之也         
④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
⑤若乃变心易虑,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⑥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昭辅佐了孙策之后,又能忠心耿耿地辅佐孙权;时时以国家事业为重来开导孙权。
B.张昭对孙权的缺点和错误,能毫不留情地指出,有时孙权只承认而不加改正。
C.丞相孙邵伺候,百官都举荐张昭当丞相,孙权担心张昭说的话别人不听从。  
D.孙权面对蜀国使者来吴,无人能对付,孙权想到了张昭,但张昭不愿进殿相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