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 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他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②租。 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③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节选自《明史》) 【注】 ①蠲(juān):免除。②逋(bū):欠交,拖欠。③丁:遭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行劝惩——劝:劝告 B.钟佯不省,左右顾问——佯:假装 C.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藉:借 D.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视:主管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况钟刚正廉洁的一项是( ) ①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②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一府大震,皆奉法。 ③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 ④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⑤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藉是报公耳。” ⑥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钟到苏州一上任,就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严惩那些豪强猾吏,痛斥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从此全都奉法行事。 B.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办事周密,执政为民,不仅下大力气惩恶扬善,而且为老百姓减免赋税,深受老百姓的欢迎,老百姓把他当作神明看待。 C.况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吴江人平思忠对他有恩,况钟就多次拜见平思忠,深表谢意,对待平思忠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侍奉平思忠。 D.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求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况钟的。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2.C 3.C 4.(1)苏州地区赋税繁多劳役沉重,豪强猾吏舞文弄墨以奸求利,是号称最难治理的地方。 (2)况钟主持政务,细心而且周密。他曾设置两本簿籍记录乡民的善恶,用来进行奖励和惩罚,又设立通关勘合簿,防止进出时行奸作伪。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尚志斋说 虞 集 |
亦尝观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气,蓄尔力,正尔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注】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一之趣乡,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慢焉以发,初无定的,亦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矣乎!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 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是故志苟立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①正鹄,靶心。鹄,读gǔ。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尝观射乎——尝:曾经 B.有志者,事竟成——竟:终究、到底 C.因为书“尚志”二字以赠之——尚:崇尚、重视 D.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偶:配偶、伴侣 2.下列选项中都能体现“尚志”的一项是( ) ①则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 ②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③有志者,事竟成 ④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⑤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 ⑥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学习必须要有坚定的志向,否则,就像学射箭没有“正鹄”一样,“虽有善器、强力”也不会取得高深的成就。 B.在作者看来,学习的人想要成为圣贤,就好像射箭者想要射中靶心。不以圣贤作为目标而学习的人,就是不确立靶心来射箭的人。 C.文章强调了志向的重要,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即使做再简单的事情,他也是难以成功的。 D.本文通篇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两种论证方法,阐述了做学问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节选自《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中扶而直;白沙在涅( 黑泥) ,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 xiǔ,臭水)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临百仞之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庶人不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加粗的“其”字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 ) A.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B. 其质非不美也 C. 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 下列句中没有省略介词“于”的一项是( ) A. 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 B.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 D. 而临百仞之渊 |
(一)师旷论 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旷关于人生少年、壮年、老年学习意义的论述,用荀子《劝学》中的原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则短文启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 四十八年,秦复定上党郡。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 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秦王使王龁代陵将,不能拔。楚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多失亡。武安君言曰:“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王闻之,怒,强起武安君,武安君遂称病笃。于是免武安君为士伍,迁之阴密。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余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节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游东山记 ( 明) 杨士奇 |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注】 ①丘:坟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B. 降跽谢过 谢:感谢 C .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 D .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遂扫石而坐 弃甲曳兵而走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乐其无已乎 其孰能讥之乎 D.遂与李及道士别 今君与廉颇同列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 .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 .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 .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