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 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 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 下列句子中,加线字与其他三个意思不同的是(     )
A. 山原旷其
B. 川泽纡其
C. 闾阎
D. 舸舰
2. 下列语句都含有“穷”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响穷彭蠡之滨
②穷且益坚
③穷睇眄于中天
④岂效穷途之哭
A. ① 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 ①与④相同,②与③不相同
C.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也相同
D. ①②③④均不相同
3. 找出与例句对偶句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句:披绣闼,俯雕甍
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4. 对下列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云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日暮色之美。
D.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5. 翻译下列句子。
(1)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C
3. D
4. D
5. (1)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泊使人 看了惊叹。(2)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前65-前8)说:行善积德过了头,常人就应称为疯子,君子就应称为小人。
1.以上观点反映了一种怎样的哲学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阐释这种哲学思想的涵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上梅直讲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 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总管
B.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弟子,徒弟 
C.非左右为之先——容:介绍,推荐
D.车骑数十人——从:带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天下虽不能容,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去今之墓葬焉
B.夫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C.而欧阳公亦以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 ——尔无忘乃父之志
D.“优哉游哉,可以卒岁”——不赂者以赂者丧,失强援,不能独完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公富贵,但遭人怀疑诽谤,孔子困厄,但师徒怡然自得。因此苏轼认为,周公的富贵实在还比不上孔子的贫贱。 
B.苏轼认为,追求富贵不如空守贫贱,能成为大贤的学生,那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能带着成队的车马和几十个随从,使得里巷的百姓围着观看并且赞叹他,那就更快乐了。 
C.苏轼在这封信中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样写表明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学识与人品的高度推崇。 
D.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畅谈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也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得到进一步培养的愿望。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齐宣王问曰:“汤放(流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独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1.同样面对臣子弑君的事,孔子和孟子的态度有所不同。请说出他们各自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对“武王伐纣”的解释巧用了孔子与子路的一次谈话(“卫君待子而为政”)中提到的治国主张。请说出这种主张,并说明孟子是如何巧用这种主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建中辛巳,余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相对展玩,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己。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犬马之上。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 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己酉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灿灿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节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改) 
  注释:《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该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书所做的序言。①丞相:这里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②侯: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③椠: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版本,引申为刻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始赵氏——归:女子出嫁
B.诸收书家——冠:位居第一
C.衣去重采——重采:深色的衣服
D.始负担舍舟——负担:担起行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竭其俸入事铅椠——中否角胜负            
B.丞相亲旧在馆阁——后见古今名人书画
C.鲁壁、汲冢所未见书——乃先去书重大 印本者        
D.是欲求适意反取憀栗——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选的序文部分,集中笔墨详细叙述了李清照夫妇二人收藏金石书画等的聚散经过。其中有苦,亦有乐。
B.李清照的父亲当时是“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是“吏部侍郎”,她是以仕宦嫁与仕宦,但二人婚后生活却过得很节俭。
C.每天坐在归来堂烹茶,夫妇两人往往会指着堆积的书籍比赛记忆力,谁胜谁先喝茶。得胜者常常故意把茶给泼了,反而喝不成。点滴小事,看似琐屑,却颇有情致。 
D.这些节衣缩食穷心尽力搜罗而得、“渐益堆积”以至于“盈箱溢箧”的金石书画,却不得不在金兵南侵时忍痛割舍,真乃人生一大痛矣!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孔子“与点”的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哂”子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