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天津同步题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 B.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 3.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 何陋之有 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 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
答案
1.B 2.C 3.D 4.C |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燕攻齐,齐破。闵王奔莒,淖齿***闵王。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襄王为太子征。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不早图,恐后之。”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王曰:“女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也。’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襄王立,田单相之/相:辅助 B.不早图,恐后之/后:落在后面 C.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劳:慰问 D.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嘉:赞扬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因人之力而敝之 C.乃赐单牛酒,嘉其行/乃为装遣荆轲 D.出不能行,坐于沙中/苛政猛于虎也 3.下列各组句子分编为四组,全能表现齐襄王善听意见的一组是( ) ①襄王为太子征 ②襄王立,田单相之 ③田单之施 ,将欲以取我国 ④女以为何若 ⑤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⑥贯珠者复见王曰 A.①⑤⑥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田单守即墨之城并破燕兵,显出了卓越的才华,是襄王后来猜忌他的根本原因。 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说明君臣关系进一步出现危机。 C.贯珠者的一席话使君臣危机化解,说明贯珠者是一位有智慧的隐者。 D.齐襄王能够听进贯珠者的见解,并化解了与田单的矛盾,说明齐襄 王还是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5.将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是年冬,余为友人作中保所累,家庭失欢,寄居锡山华氏。 明年春,将之维扬而短于资,有故人韩春泉在上洋幕府,因往访焉。衣敝履穿,不堪入署,投札约晤于郡庙园亭中。及出见,知余愁苦,概助十金。园为洋商捐施而成,极为阔大,惜点缀各景,杂乱无章,后叠山石,亦无起伏照应。归途忽思虞山之胜,适有便舟附之。时当春仲,桃李争妍,逆旅行踪,苦无伴侣,乃怀青铜三百,信步至虞山书院。墙外仰瞩,见丛树交花,娇红稚绿,傍水依山,极饶幽趣。惜不得其门而入,问途以往,遇设篷瀹茗者,就之,烹碧罗春,饮之极佳。询虞山何处最胜,一游者曰:“从此出西关,近剑门,亦虞山最佳处也,君欲往,请为前导。”余欣然从之。出西门,循山脚,高低约数里,渐见山峰屹立,石作横纹,至则一山中分,两壁凹凸,高数十仞,近而仰视,势将倾堕。其人曰:“相传上有洞府,多仙景,惜无径可登。”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洞然见天。俯首下视,腿软欲堕。乃以腹面壁,依藤附蔓而下。其人叹曰:“壮裁!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余口渴思饮,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阳乌将落,未得遍游,拾赭石十余块,怀之归寓,负笈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此余愁苦中之快游也。 (节选自《浮生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敝履穿,不堪入署/署:官署 B.投札约晤于郡庙园亭中/札:书信 C.猿攀而上,直造其巅/猿:猿猴 D.邀其人就野店沽饮三杯/沽:买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作者游玩之兴的一组是( ) ①墙外仰瞩,见丛树交花,娇红稚绿,傍水依山,极饶幽趣 ②询虞山何处最胜 ③余欣然从之。出西门,循山脚 ④余兴发,挽袖卷衣,猿攀而上,直造其巅 ⑤俯首下视,腿软欲堕。 ⑥其人叹曰:“壮裁!游兴之豪,未见有如君者。”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为朋友做担保受到连累,令父母生气致使失去了家庭的欢欣,寄居,谋生,盘缠短缺,本文记叙的是作者陷于愁苦中的快乐的游历。 B.城隍庙园是由外国商人捐资建成的,极其开阔宏大,可惜作者认为各种景物的点缀,杂乱无章,后园叠造的假山石,也没有起伏照应。 C.时令正当仲春,桃李争艳;作者逆旅行踪,游玩了虞山景色最好的地方。 D.作者爬到山的巅峰,他的朋友赞叹他“真壮观呀!还没见过像您这样豪迈的游客”。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惜不得其门而入,问途以往,遇设篷瀹茗者,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谓洞府者,深仅丈许,上有石罅,洞然见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怀之归寓,负笈搭夜航至苏,仍返锡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并回答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因:因为。 B.虽世殊事异/殊:不同。 C.临文嗟悼/临:面对。 D.录其所述/录:记下。 2.下列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放浪形骸之外 B.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夫人之相与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3.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其所之既倦。 ②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④引以为流觞曲水。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4.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 外。(译文)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为)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5.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怡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的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qī,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歇(余韵 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乃石名,归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李渤《辨石钟山记》) (乙)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 注释:乙文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幽栖者,寻纶东湖/幽栖者:隐居的人 B.次于南隅/次:临时住宿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重浊而模糊 D.聊刊前谬/刊:刻印 2.甲文中的“幽栖者”“白鹿先生”与李渤三者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石钟山记》中与甲段文字意思相应的句子。 ①与“枹止响腾余歇”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如善长之论”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下列问题要求用有关原文回答。 ①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何态度,在甲文中他是怎样表明这种态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曾国藩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观点是什么?他的根据是什么? 答: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②,加斧锧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荆,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③。有***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选自《吕氏春秋》) [注] ①桡:弱。②桐棺三寸:《墨子·节葬下》云:“(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以“桐棺三寸”代指质地朴素的棺木。③政廷:执法官。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动必缘义,行必诚义/诚:同“成” B.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辞:拒绝 C.阿有罪,废国法/阿:阿附 D.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私:私欲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 B.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今诚利,将军何死/夫子何哂由也 D.以父行法,不忍/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3.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文中有关人物“动必缘义,行必诚义”的一组是( ) A.①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②正法枉必死 B.①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②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 C.①遂伏剑而死②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 D.①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②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很欣赏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把廪丘赠送给孔子,但是孔子认为景 公不是很了解自己,就没有接受。 B.子囊认为擅自撤军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就赐他一具桐木棺材,来表示歉疚之意。 C.石渚迫于忠孝不能两全而“伏斧锧”请死,按封建伦理来论,可以说是古代既忠且孝的楷模。 D.本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表现儒家“廉耻”、“忠孝”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与我们今天的法治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复于王而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法枉必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