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司马芝传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司马芝传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广东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司马芝传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节选《三国志·魏书》卷十二)
  【注】①菅:地名,在今山东单县北。②廉隅:本指棱角,后喻人品端方。
1.对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芝节客王同等为兵/差:派遣
B.而宾客每不役/与:参加
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县/责:责问
D.芝不其书,一皆如法/报:报告
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至时藏匿,必为留负/桑之未落,其叶沃
B.芝不报书,一皆如法/静女
C.芝妻伯父董昭/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昭犹惮芝,不通/非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卒于官,家无余财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征虏将军刘勋,恃宠骄横,多次写信嘱托司马芝帮忙,司马芝一概依法处理。后来刘勋犯法被***,和他有关联的人都被定罪,而司马芝却受到称赞。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5.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曰:“此孝子也,***之不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C
4.B
5.(1)贼人说:“这是孝子,***害他不仁义”。
  (2)后来刘勋由于行为不轨被诛***,与刘勋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司马芝却因为(不徇私而)被人们称道。
  (3)(他)和宾客们谈话时,有不同意的,就当面指出他们的错误,回来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同的话。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节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节选自归有光《悠然亭记》)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C.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D.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视无可者/置:安放
B.东犬西吠/西:西面
C.客庖而宴/逾:穿过
D.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乳:哺育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垣墙周庭,当南日/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此行之事语汝
B.  偃仰啸歌,冥兀坐/苏子愀,正襟危坐
C.  汝姊在吾怀,呱呱泣/骊山北构西折,直走咸阳
D.  而悠然意,每见于言外/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妪,先大母婢也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B.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C.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房子面积 很小,破败陈旧,简陋昏暗,都是作者最初对南阁子的切身感受。
B.庭院内兰桂竹木,小屋里借书满架,反映出作者恬淡的心境和高雅的情趣。
C.伯父、叔父们的分家使得院子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一派家族兴旺的景象。
D.陶渊明诗有着一种 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
6.用“/”给文中画线的内容断句。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弗听,遂伐齐,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子胥曰:“王毋喜!”王怒,子胥欲自***,王闻而止之。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王始不从,乃使子胥于齐。闻其托子于鲍氏,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子胥大笑曰;“我令而父霸,我又立若,若初欲分吴国半予我,我不受,已,今若反以谗诛我。嗟乎,嗟乎,一人固不能独立!”报使者曰:“必取吾眼置吴东 门,以观越兵入也!”于是吴任嚭政。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范蠡乃鼓进兵,曰:“ 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吴使者泣而去。勾践怜之,乃使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节选自《史记?勾践世家》)
  【注】①逢同:越国大夫。②鲍氏:齐国大夫鲍牧。③“伐柯者其则不远”:语自《诗经》,意思是用斧子伐木来做斧柄,样子就在眼前。
1.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胥。子胥曰:“王毋喜!”   让:谦让。
B.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   役反:从(齐国)回来完差。
C.请成越王曰:……   请成:请求跟……讲和
D.吾置王甬东,百家   君:统治,治理
2.下列各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数与子胥争越议     嬴夷门抱关者也
B.伍员貌忠实忍人     举欣欣然有喜色相告曰
C.越可逆天乎       倔生下,故久立与客语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观越兵入也     竭忠尽智,事其君
3.下列各组句子中,表现吴国伍员和越国范蠡忠方直谏的一项是( )
A.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 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B.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
C.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厄乎?
D.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 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伍员谏吴王释齐灭越,吴不听,伐齐取胜后,更不听伍员一句忠言。
B.吴王始终听信太宰嚭的谗言,认定伍员欺君,于是赐属镂剑让他自***。
C.四年后,越趁吴国力衰微伐吴,大胜,迫使吴王向越国求和以图保命。
D.范蠡谏越王:等了二十多年上天才将吴赐越,毋忘会稽之耻。终灭吴。
5.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1—5题。韩凭妻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怒,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而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
  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
  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相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桓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声音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
  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选自干宝《搜神记》)
  [注释]①城旦:一种苦刑,受刑者白天防备敌寇,晚上筑城。②缪其辞:故意把话说得曲折隐晦,缪(miù),通“谬”。③日出当心:太阳照着我的心,意思是向太阳立誓,表示自***决心。④衣不中手:意思是衣服已经腐朽,经不住手拉。
1.对下列句子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王囚之,为城旦/论:定罪。
B.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淫淫:雨水连绵不断的样子。
C.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宿昔:旦夕,形容时间短。
D.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旬日:半个月,即十五天。
2.对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宋人哀
②氓蚩蚩,抱布贸丝
③河大
④反信谗齌怒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3.选出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   )
例句: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
A.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
B.肇锡余以嘉名。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为仲卿母所遣。
4.对本文思想内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韩凭妻不慕富贵,忠于爱情,投台自***,终与韩凭合葬一处的故事,故事曲折动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B.本文热情地歌颂了韩凭夫妇坚贞不渝的爱情以及韩凭妻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不慕富贵的高贵品质。
C.本文通过写韩凭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也从侧面揭露了宋康王之类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无耻。
D.本文的结局写韩凭夫妇的墓上长出两棵大树,根交枝错,且有鸳鸯栖鸣于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妻乃阴腐其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灿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天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 瘴,崎岖湮厄。蕴***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 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卷四十卷。元和十 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流辈咸之/推:推举
B.既窜逐/罹:遭受
C.尚书礼部员外郎/转:调任
D.移为柳州刺史/例:按旧例
2.对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宗元少聪警绝众/聪警:聪明敏悟
B.精裁密致/精裁:精选体裁
C.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绝域:死地
D.不远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师法:学习方法
3.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蕴***人郁悼②楚同姓也
B.①下笔构思,古为侔②微斯人,吾谁
C.①请柳州授禹锡②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D.①宗元谓亲曰②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六组,全都表现柳宗元的为人及其才学的一组是(  )
①下笔构思,以古为侔
②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
③既罹窜逐,涉履蛮瘅
④写情叙事,动必以文
⑤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⑥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或评价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从小就很有才华 ,擅长写两汉体式的诗文,精心构思,文采斐然。
B.柳宗元在王叔文掌权时期,曾被引入宫禁商议大事,不久王叔文失败,柳宗元等七人被贬逐。
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当地有用人作抵押借钱的陋俗,如果过期未能还钱,抵押的人就被钱主没收为奴婢,柳宗元革除这种陋俗,并自己出钱将这些人赎回,送还他们的父母。
D.作者十分赞赏柳宗元在文学上的才华,而对柳宗元在政治上的才华没有表现出来就遭贬深表同情,对此十分愤慨。
6.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吏裴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田氏远房亲族)也,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莒、即墨:齐国的两座城市)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史记·田单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之不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归附
C.夜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纵:排成纵队
D.齐人追亡逐/北:指败逃者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三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 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田单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善于谋略,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让牛群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