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下面的题。  叔文,越州人,以棋入东宫。颇自言读书知理道,乘间常言人间疾苦。上将大论宫市事,叔文说中上意,遂有宠。因为上言:“某可为将,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下面的题。  叔文,越州人,以棋入东宫。颇自言读书知理道,乘间常言人间疾苦。上将大论宫市事,叔文说中上意,遂有宠。因为上言:“某可为将,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河北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下面的题。
  叔文,越州人,以棋入东宫。颇自言读书知理道,乘间常言人间疾苦。上将大论宫市事,叔文说中上意,遂有宠。因为上言:“某可为将,某可为相,幸异日用之。”密结韦执谊,并有当时名欲侥幸而速进者陆质、吕温、李景俭、陈谏、刘禹锡、柳宗元等十数人,定为死交;而凌准、程异等又因其党而进,交游踪迹诡秘,莫有知其端者。贞元十九年,补阙张正买疏谏他事,得召见。正买与王仲舒、常仲孺相善,数游止。正买得召见,诸往来者皆往贺之。有与之不善者,告叔文、执谊,云:“正买疏似论君朋党事,宜少诫!”执谊、叔文信之。执谊尝为翰林学士,父死罢官,此时虽为散郎,以恩时时召入问外事。执谊因言成季等朋宴聚游无度,皆谴斥之,人莫知其由。叔文既得志,与王伾、李忠言等专断外事,遂首用韦执谊为相,其常所交结,相次拔擢,至一日除数人,日夜群聚。叔文颇任事自许,微知文义,好言事,上以故稍敬之。上疾久不瘳,内外皆欲上早定太子位,叔文默不发议。已立太子,天下喜,而叔文独有忧色。常吟杜甫《题诸葛亮庙》诗末句,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因歔欷流涕,闻者咸窃笑之。虽判两使事,未尝以簿书为意,日引其党,屏人切切细语,谋夺宦者兵,以制四海之命。既令范希朝、韩泰总统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中人尚未悟。会边上诸将各以状辞中尉,且言“方属希朝”,中人始悟兵柄为叔文所夺,乃大怒曰:“从其谋,吾属必死其手。”密令其使归告诸将曰:“无以兵属人。”希朝至奉天,诸将无至者。韩泰白叔文,计无所出,唯曰:“奈何,奈何!”无几而母死执谊益不用其语叔文怒与其党日夜谋起复起复必先斩执谊而尽诛不附己者闻者皆凶惧。皇太子既监国,遂逐之,明年乃***之。(选自韩愈《顺宗实录》第五卷)
  【注】叔文:姓王,唐朝著名政治改革家。他所领导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中人: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日用之/幸:希望
B.程异等又因其党而/进:进宫
C.叔文颇任事自/许:赞许
D.无以兵人/属:隶属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可能成为王叔文被***原因的一组是(   )
①乘间常言人间疾苦
②与王伾、李忠言等专断外事
③正买疏似论君朋党事
④内外皆欲上早定太子位,叔文默不发议
⑤因歔欷流涕,闻者咸窃笑之
⑥谋夺宦者兵,以制四海之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叔文没有多少文化,关心百姓疾苦,有志于改革朝政。受到宠信后常常向皇帝进言,推荐那些他认为优秀的人。
B.王叔文与韦执谊、李景俭、刘禹锡、柳宗元等结交,相互间交往甚密。他掌握大权之后,大量提拔自己的同党。
C.王叔文强烈反对皇帝立太子,因此遭到太子忌恨。太子听政后,就利用宦官的力量把王叔文逐出京城并***了他。
D.韦执谊曾担任翰林学士,做散郎时受到皇帝宠信。后来在王叔文的支持下做了宰相,但后来他又背叛了王叔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常所交结,相次拔擢,至一日除数人,日夜群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人始悟兵柄为叔文所夺,乃大怒曰:“从其谋,吾属必死其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C
4.(1)他们平常所交结的人,相继得到提拔,以至于一天提拔好几个人,日夜相聚在一起。
  (2)宦官们才明白兵权被王叔文夺走了,于是大怒道:“如果顺从了他的谋划,我们这些人一定死在他手里。”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为殷仲堪参军,亦深被眷接。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又为谢鲲象,在石岩里,云:“此子宜置丘壑中。”欲图殷仲堪,仲堪有目病,固辞。恺之曰:“明府正为眼耳,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仲堪乃从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恺之矜伐过实,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又为吟咏,自谓得先贤风制。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注:①琴:指嵇康的《琴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亦深被接/眷:器重
B.此子宜丘壑中/置:弃置
C.无怪色/了:明白
D.恺之伐过实/矜:庄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恺之尝假还/少年相称誉以为戏弄
B.草木蒙笼,云兴霞蔚/明点瞳子,飞白拂上
C.以为有苍生以来未有也/使如轻云蔽月,岂不美乎
D.人问会稽山川之状/桓玄尝一柳叶绐之
3.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顾恺之“画绝”和“痴绝”的一组是 (  )
A.①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②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
B.①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②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C.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②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
D.①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②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壅塞
  亡国之主不可以直言。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无自至则壅。
  秦缪公时,戎强大。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宰焉。戎主大喜,以其故数饮食,日夜不休。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秦寇果至,戎主醉而卧於樽下,卒生缚而擒之。未擒则不可知,已擒则又不知。虽善说者,犹若此何哉?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之。如此者三,其後又使人往视。齐寇近矣,国人恐矣。使者遇其兄,曰:“国危甚矣,若将安适?”其弟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如报其情,有且先夫死者死。”於是报於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於他国。夫登山而视牛若羊,视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视之势过也。而因怒於牛羊之小也,此狂夫之大者。狂而以行赏罚,此戴氏之所以绝也。
  齐王欲以淳于髡傅太子,髡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齐王曰:“子无辞也。寡人岂责子之令太子必如寡人也哉?寡人固生而有之也。子为寡人令太子如尧乎?其如舜也?”凡说之行也,道不智听智,从自非受是也。今自以贤过於尧舜,彼且胡可以开说哉?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选自《吕氏春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自至则/堵塞
B.秦缪公遗之女乐二八与良焉/奴隶
C.不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注意
D.所自视之势也/错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亡国主不可以直言/上有六龙回日高标
B.戎主大喜,其故数饮食/因为长句,歌赠之
C.有先夫死者死/彼胡可以开说哉
D.王视齐寇/子寡人令太子如尧乎?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具体表现亡国之主不听劝阻和及其后果的一组是(    )
A.左右有言秦寇之至者,因扞弓而射之戎主醉而卧於樽下,卒生缚而擒之。
B.宋王又怒诎***之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C.子无辞也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D.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缪公用计让戎主丧失警惕而找准时机偷袭少数民族戎。戎主不听身边人的劝告,中了圈套而被生擒。
B.宋王不分忠奸,听信佞臣的话,竟然次次处死报告实情的侦查人员。逼得一人报告假军情而获得奖赏。
C.齐王自高自大,认为自己的才华超过尧舜。
D.齐宣王喜爱射箭,但箭术无长进,原因是佞臣奉承他,讲假话,使其不知自己拉弓所用的真正力气大小。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相关句子断句。
世之直士其寡不胜众数也故乱国之主患存乎用三石为九石也。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可以直言,则过无道闻,而善无自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必不入,不闻存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曰“为伯颜妇,不惭尔氏矣”。二年七月,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众服曰:“真宰辅也。”
  甲戌,会师于襄阳,分军为三道并进。丙戌,伯颜与平章阿术由中道循汉江趋郢州。万户武秀为前锋,遇水泊,霖雨水溢,无舟不能涉。伯颜曰:“吾且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乃召一壮士,负甲仗,骑而前导,麾诸军毕济。癸巳,次盐山,距郢州二十里。郢在汉水北,以石为城,宋人又于汉水横铁绳,锁战舰,密树桩木水中。伯颜荡舟由藤湖入汉江。诸将请曰:“郢城,我之喉襟,不取,恐为后患。”伯颜曰:“用兵缓急,我则知之。攻城,下策也,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伯颜殿后,不满百骑。十月戊午,行大泽中,郢将赵文义、范兴以骑二千来袭,伯颜未及介胄,亟还军迎击之。伯颜手***文义,擒范兴***之。
  丙戌,次复州,知州翟贵以城降。诸将请点视其仓库军籍,遣官镇抚,伯颜不听,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阿术使右丞阿里海牙来言渡江之期,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阿术乃自来,伯颜曰:“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潜刻期而去。乙未,军次蔡店。丁酉,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兵不得进。乃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贵果移兵援汉阳。伯颜乘虚兵进汉口,大捷。丙子,希贤与严忠范等奉命使宋,请兵自卫。伯颜曰:“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希贤固请,与之。世祖崩,伯颜总百官以听。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伯颜曰:“何时无盗,今以谁命而诛之?”人皆服其有识。
  伯颜深略善断,将二十万众伐宋,若将一人,诸帅仰之若神明。毕事还朝,归装惟衣被而已,未尝言功也。大德八年,卒,追封淮安王,谥忠武。(选自《元史列传十四》,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洪亮、激昂
B.诸白事,有难决者/曹:同辈
C.诸军毕济/麾:指挥
D.潜刻期而去/刻期:约定日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诸侯王臣也,留事朕/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吾飞渡大江,而惮此潢潦耶/可使有勇知方也
C.主上付吾二人,可使余人知吾实乎/作《诗说》贻之
D.围汉阳军,声言由汉阳渡江/入见。问:“何以战?”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伯颜深略善断的一组是【 】
①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
②诸曹白事,有难决者,徐以一二语决之
③大军之出,岂为此一城哉!遂舍郢,顺流下
④伯颜手***文义,擒范兴***之
⑤谕诸将不得入城,违者以军法论
⑥伯颜不答。明日又来,又不答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伯颜长相魁梧,英勇善战,深略善断,因而世祖很欣赏 他,并下令将右丞相的妹妹许配给他。
B.伯颜身先士卒,当军队渡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充满豪情地勉励大家,然后穿好盔甲,自己作为前导,带领军队渡过了河。
C.伯颜因为为人清廉,能严格约束部下,所以攻占复州后,当诸将请求派人接管时,他没有同意,并且明确规定,诸将不得入城。
D.选文在文字安排上详略得当。详写传主的军功武略,略写他谦恭廉洁忠诚的人品,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丰满。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行人以言不以兵,兵多,徒为累使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有盗内府银者,宰执以其幸赦而盗,欲诛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 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②舣船:使船靠岸。
1.下列句子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垓下     壁:驻扎  
B.骑能者百余人耳   属:隶属  
C.吾闻汉吾头千金   购:悬赏  
D.项王身十余创    被:遭受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               
B.马童之  
C.立法度,务耕织               
D.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③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精段选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或寄所托。因:因为。     
B.虽世事异。殊:不同。     
C.文嗟悼。临:面对。     
D.其所述。录:记下。     
2.下列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放浪形骸之外     
B.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夫人之相与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3.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及其所既倦。 
②情随事迁,感慨系矣。 
③犹不能不之兴怀。 
④引为流觞曲水。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4.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 (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为)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5.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怡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的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