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万木图》序(明)杨士奇 《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苏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
《万木图》序 (明)杨士奇 |
《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然不喜以施名,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可也。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曰:“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树一木,予谷若干。”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既悉饭之,乃如所言。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可胜计矣。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其毋苟自为利!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毋苟自利也!”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搢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大后当何如哉!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是用告诸其来者。(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昭:彰显 B.于为善施义汲汲焉/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 C.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中:符合 D.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虞:担心 2.以下各组文句中,全都直接表现杨达卿先生“为善施义”言行的一组是( ) ①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 ②既悉饭之,乃如所言 ③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 ④所活不可胜计矣 ⑤戒其子孙曰:“其毋苟自为利!” ⑥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杨达卿先生采用种树救灾的办法赈济饥民,既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又不至于让他们产生接受施舍的羞愧耻辱之感。 B.元朝末年,战乱和灾荒让老百姓生活极其悲惨痛苦,以致发生了父子夫妇相食的惨剧,杨达卿先生的善举救活了不计其数的饥民。 C.对于在赈灾中饥民种植的林木,杨达卿先生并未据为已有,而是告诫子孙后代要用来作公益事业,用来救助贫穷的人。至作者写作时,他的子孙一直没有违背他的教导。 D.元末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为表彰杨达卿先生的善举,绘制了一幅《万木图》,但可惜后来在战争中遗失了;后来杨荣为了彰显其祖父的善举,又重新绘制了这幅画。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B 3.C 4.(1)杨先生的乐于施舍,多么地忠厚、委婉又考虑周全啊! (2)那些接受救济的人一定是尽力种树,不随便应付了事,大概是世人心中都存有天理,(善心好事)不会停止吧。 (3)如果他的后人能够世代继承他的教导,推广他的善心,并且坚持不停地做下去的话,那么这种善心善行带来的好处将会更加普遍。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超逸的兴致) B.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C.天高地迥(广阔) D.识盈虚之有数(定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穷且益坚/若属皆且为所虏 B.兰亭已矣,梓泽丘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奉宣室以何年/处涸辙以犹欢 D.酌贪泉而觉爽/怀帝阍而不见 3.下列各句中与“怀帝阍而不见”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C.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D.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将所见所闻,集于笔端。 B.“ 遥襟甫畅……”此段描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表达喜爱、赞美之情。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D.文中有着对人生无常、命运坎坷的无限感慨,抒发自己虽怀才不遇却自我砥砺、乐观开朗、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 5.断句和翻译。 ⑴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 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曰: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 故 工 曰: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提示:已经给出标点处不用断)(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苏轼《后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苏轼《后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适会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尽意,故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推演) B.故述往事,思来者(思念) C.思垂空文以自见(流传) D.则仆偿前辱之责(同“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B.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是日也,天朗气清 C.退论书策以舒其愤/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D.今虽欲自雕琢/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司马迁引用古代志士受辱著书的例子,表明自己也要和他们一样,著书立说,成为一个“倜傥非常之人”。 B.第二段司马迁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和写作《史记》的目的,同时表明自己忍辱负重、著书洗辱的良苦用心。 C.第三段司马迁写了自己的悲惨处境,向任安解释不能“推贤进士”的苦衷,同时也流露了受屈忍辱的痛苦之情和愤叹之意。 D.这几段文字写得瑰伟奇丽,情辞优美:内容上充满强烈的怨愤和对自己即将完成《史记》的欣慰;形式上,大量运用排比句,一骈到底,显得酣畅淋漓。 4.将上面文言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剌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乃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袛、萧建送丧至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袛、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 )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就:到任 B.诏书切让/让:责备 C.躬率子孙耕农为养/躬:亲自 D.所犯无状,干暴贤者/干:干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咨乃谢病去/②因请为设食,谢曰 B.①令敦煌曹皓/②欲令速朽 C.①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②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D.①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②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 ①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②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③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④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⑤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⑥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侍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他却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事三年,以疾自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面的题。 郭躬字仲孙,颍川阳翟人也。家世衣冠。父弘,习《小杜律》。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断狱至三十年,用法平。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年九十五卒。躬少传父业,讲授徒众常数百人。后为郡吏,辟公府。永平中,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骑都尉秦彭为副。彭在别屯而辄以法斩人 ,固奏彭专擅,请诛之。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躬以明法律,召入议。议者皆然固奏,躬独曰:“于法,彭得斩之。”帝曰:“军征,校尉一统于督。彭既无斧钺,可得专***人乎?”躬对曰:“一统于督者,谓在部曲也。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于法不合罪。”帝从躬议。又有兄弟共***人者,而罪未有所归。帝以兄不训弟,故报兄重而减弟死。中常侍孙章宣诏,误言两报重,尚书奏章矫制,罪当腰斩。帝复召躬问之,躬对“章应罚金”。帝曰:“章矫诏***人,何谓罚金?”躬曰:“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帝曰:“善。” 后三迁,元和三年,拜为廷尉。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章和元年,赦天下系囚在四月丙子以前减死罪一等,勿笞,诣金城,而文不及亡命未发觉者。躬上封事曰:“圣恩所以减死罪使戍边者,重人命也。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诏令不及,皆当重论。伏惟天恩莫不荡宥,死罪已下并蒙更生,而亡命捕得独不沾泽。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以全人命,有益于边。”肃宗善之,即下诏赦焉。(节选自《后汉书·郭陈列传》) 1.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世衣冠/衣冠:借指士大夫、官绅 B.兵事呼吸,不容先关督帅/关:关押 C.伏惟天恩莫不荡宥/伏惟:伏在地上想 D.今死罪亡命无虑万人/无虑:大约、大概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太守寇恂以弘为决曹掾/②皆以美于徐公 B.①事皆施行,著于令/②以全人命,有益于边 C.①显宗乃引公卿朝臣平其罪科/②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 D.①诸为弘所决者,退无怨情/②且汉制棨戟即为斧钺 3.下面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躬掌法宽平的一组是( ) ①于法,彭得斩之 ②躬以明法律,召入议 ③法令有故、误,章传命之谬,于事为误,误者其文则轻 ④今彭专军别将,有异于此 ⑤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⑥臣以为赦前犯死罪而系在赦后者,可皆勿笞诣金城 A.③⑤⑥ B.①②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4.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躬家族世代为官,父亲郭弘是当年著名的断案专家,郭躬年轻时继承父业,精通法律,后来做了郡吏,被公府征召。 B.郭躬认为,按照法律,秦彭应该斩首,但是现今秦彭另率一支军队驻扎于别处,情况不一样。 C.郭躬认为,犯罪有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种,对过失犯罪的应比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 D.郭躬认为皇恩浩荡宽宏,在押死刑犯在大赦时都获得了新生,但大赦令还没恩及那些已经逃亡的死刑犯。 5.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 ①躬以明法律,召入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乃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胡则,字子正,婺州永康人。果敢有才气。以进士起家,补许田县尉。时灵、夏用兵,转运使索湘命则部送刍粮,为一月计。则曰:“为百日备,尚恐不支,奈何为一月邪?”湘惧无以给,遂遣则入奏。太宗因问以边策,对称旨,顾左右曰:“州县岂乏人?”命记姓名中书。后李继隆讨贼,久不解。一日,继隆移文于湘曰:“兵且深入,粮有继乎?”则告湘曰:“彼师老将归,欲以粮乏为辞耳,姑以有余报之。”已而果为则所料。湘语则曰:“微子,几败我事。”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得吏所匿铜数万斤,吏惧且死,则曰:“马伏波(西汉名将马援)哀重囚而纵之,吾岂重货而轻数人之生乎?”籍为盈余,不之罪。后,徙广西路转运使。有番舶遭风至琼州,且告食乏,不能去。则命贷钱三百万,吏白夷人狡诈,又风波不可期。则曰:“彼以急难投我,可拒而不与邪?”已而偿所贷如期。初,则在湖北,殿中侍御史王沿尝就则假官舟贩盐,又以其子为名祈买酒场。至是,张宗诲擿发之,按验得实,出则知陈州。逾月,授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刘随上疏言:“则奸邪贪滥闻天下,比命知池州,不肯行,今以罪去,骤加美职,何以讽劝在位?”后徙杭州,再迁兵部侍郎致仕,卒。 则无廉名,喜交结,尚风义。在福州时,前守陈绛尝延蜀人龙昌期为众人讲《易》,二人得钱十万。绛既坐罪,遂自成都械昌期至。则破械宾礼之,出俸钱为之偿。(《宋史·列传第五十八·胡则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因问以边策,对称旨/称:符合 B.微子,几败我事/几:几次 C.吏白夷人狡诈/白:禀告 D.张宗诲擿发之/擿:揭发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胡则“尚风义”的一组是( ) ①已而果为则所料 ②籍为盈余,不之罪 ③则命贷钱三百万 ④已而偿所贷如期 ⑤按验得实,出则知陈州 ⑥则破械以宾礼之,出俸钱为之偿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则果敢有才气,一次入朝奏事时,宋太宗询问他边策之事,他的回答深受太宗赏识,名字被记入了中书省。 B.李继隆因讨伐叛贼,长时间未能取胜,便想以粮草缺乏为借口回师,被胡则料中,这件事表现了胡则的才干。 C.胡则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时,对那些私自藏匿铜钱的官吏宽大为怀,并没有加以追查。 D.胡则为官有才干,也喜欢结交朋友,为他在官场赢得了美好的声誉。 4.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岂重货而轻数人之生乎?籍为盈余,不之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破械宾礼之,出俸钱为之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