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成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竟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门庭籓溷皆笔纸——著:放置,安放
B.思而示之——造:拜访,探访
C.世咸远而贱近——贵:显贵,地位高
D.专典籍——意:放在心上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     )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
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藩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
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
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向学,所写书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C.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D.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B
3.D
4.(1)左思自认为他的赋作比之班固、张衡之作毫不逊色,担心人们因为看不起他这个人而废弃他的作品。
  (2)从此以后,《三都赋》被时人称誉推崇,文章太多,不一一记载。
  (3)等到左思的赋作传出,陆机赞叹佩服至极,认为不能超越(他),于是停笔不写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日: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打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祸害。
B.然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较量
D.以其所有——蓄:收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儿戏害其国——几捕系死
B.轻死生重于画——不患贫患不安
C.然人取去——君我呼入
D.譬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既白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足以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其身
C.吾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其乐而远其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待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他三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孟子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政治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盂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谓有病不能打柴,是生病的托词),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吾不识(a)能至否乎?”(b)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c)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1.对下面两句中的“是”字指代的内容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心曰‘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②则不敬莫大乎
A.①指代“王”,②指代“齐人”。
B.①指代“齐王”,②指代“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
C.①指代“齐人”,②指代“王”。
D.①指代“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②指代“齐人”。
2.文中a、b、c三处都有省略,下列对省略的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a:无省略 b:孟仲子    c:孟子
B.a:孟子  b:孟仲子    c:孟子
C.a:孟子  b:齐王派来的人 c:孟子
D.a:孟子  b:齐王派来的人 c:孟仲子
3.根据上文,以下四句表达了说话人的真实心意的一项是(     )
A.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
B.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C.今病小愈,趋造于朝。
D.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4.“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一句正确的意思是(     )
A.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主,必然有他召唤不来的臣子。
B.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被召见的臣子。
C.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愿召见的臣子。
D.所以想要大有作为的君主,必定有他不能随意召见的臣子。
5.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其为形也亦愚哉。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吾未知善之诚善邪,诚不善邪?若以为善矣,不足活身;以为不善矣,足以活人。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故夫子胥争之以残其形,不争,名亦不成。诚有善无有哉?
  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吾观夫俗之所乐,举群趣者,誙誙然如将不得已,而皆曰乐者,吾未之乐也,亦未之不乐也。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天下是非果未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节选自《庄子》)
  [注]①今奚为奚据……奚乐奚恶:应该做些什么又依据什么?回避什么又安心什么?靠近什么又舍弃什么?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②惛惛(hūn):糊涂的样子。③誙誙(kēng):一定要取得的样子。④芒乎芴乎:芴wù,恍惚。⑤象:迹象。⑥职职:繁多的样子。⑦殖: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为也亦愚哉——形:外貌
B.所者,贫贱夭恶也——下:认为……低下
C.烈士为天下见善矣——烈士:为正义事业牺牲的人
D.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好色:喜欢美女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久忧不死,苦也/然则时而乐耶
B.不得者,则大忧以惧/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吾无为诚乐矣/夫夷近,则游者众
D.人之生也,忧俱生/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最大的快乐?作者认为“至乐无乐”。生老病死都是人们不可躲避的苦恼,既然不可避免,那就顺其自然,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快乐。
B.人们生活于世间,忧愁也就跟着一道产生,长寿的人整日里糊里糊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这是快活的事,没有必要痛苦!
C.世上果真有快乐还是没有呢?庄子认为“无为”就是真正的快乐,但这又是世俗的人所感到最痛苦的烦恼,因而是无法接受的。
D.作者开篇连续五句提问后,列举并逐一批评了世人对苦和乐的看法,指出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快乐,所谓“至乐”也就是“无乐”。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俗之所为与其所乐,吾又未知乐之果乐邪,果不乐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且置土石
B.积土成山,风雨兴
C.积水成渊,蚊龙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不可
②无成江海
③锲舍之
④蟹六跪二螯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还是“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