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万石君传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万石君传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万石君传
  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时,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
  文帝时,东阳侯张相如为太子太傅,免。选可为傅者,皆推奋,奋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为九卿;迫近,惮之,徙奋为诸侯相。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剐,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各为万石君。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诉诉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悼。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建老白首,万石君尚无恙。建为郎中令,每五日洗沐归谒亲,入子舍,窃问侍者,取亲中裙,身自浣涤,复与侍者,不敢令万石君知,以为常。建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节选自《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注]此二子之名史书阙载,故司马迁以甲、乙代替。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申申也②至廷见,不能言者
B.①燕居必冠②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C.①及孝景即位,以九卿②皆自以不及也
D.①皆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②奋为中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直接表明万石君自身“恭谨无比”和其子孙“驯行孝谨”的一组是(     )
A.①虽燕居必冠,申申如也 ②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
B.①至廷见,如不能言者 ②庆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
C.①其执丧,哀戚甚悼 ②取亲中裙,身自浣涤,复与侍者
D.①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 ②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于郡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奋原为一名小吏,高祖喜爱他的恭敬,封他做了中涓的官职。孝文帝、孝景帝时,石奋官位越升越高,四个儿子也都因品行驯良、孝顺严谨做到了二千石的官位,由此石奋被呼为“万石君”。
B.在石奋的影响下,他的子孙们也都恭敬无比,就连他家的仆人待人做事也谨慎恭敬。石奋家由此闻名于郡国之中,即使齐鲁那些品行质朴的儒生,都自认为赶不上万石君。
C.石奋要求长子石建每次休假回家拜谒父亲时,都要先进入仆人的小屋,偷偷向侍者询问长辈的情况,并取来长辈的衣服亲自洗涤,再交给侍者。
D.石奋的儿子石庆酒醉归来,进入里巷的大门还不下车,石奋听说后非常生气,当众严厉斥责了石庆,从此以后,石庆和其他子弟进入里门,都下车小步疾走。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C
4.(1)然后其他子孙纷纷责备(犯错误的人),再通过族中长辈(求情),(本人)袒露脊背,诚恳地认错谢罪,表示改正错误,万石君才答应他们的请求。
  (2)皇上不时派人到他家中赏赐食物,万石君必定行最恭敬的稽首礼,俯身低头吃了它,就像在皇上面前一样。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节选自《史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李牧,李牧如故——让:责备
B.牧门不出,固称疾——杜:关闭
C.大破秦军,秦将桓骑——走:使……逃走
D.赵使人捕得李牧——微:稍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然匈奴李牧为怯 ②今虽欲自雕琢,曼辞自饰
B.①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②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
C.①王必用臣,臣如前,敢奉令 ②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百金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 ②句读不知,惑之不解
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明李牧为“良将”的一项是(     )
①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②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③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④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⑤李牧多为奇阵……大破***匈奴十余万骑
⑥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A.③⑤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牧认为自己的实力暂不如匈奴,便制定制度规定:只要匈奴来人侵就要立即进入小城堡坚守。
B.赵王派人替代李牧边将的职务后,边境的局势甚是糟糕,赵王只好请李牧重新镇守边境。
C.李牧重新回到边境后,由于士兵都愿与匈奴决战,他就精挑士兵、战车与战马,并进行军事演练,做好了积极的战斗准备。
D.尽管李牧击退了匈奴,并在许多战斗中战功赫赫,但最终还是被统治者***害了。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裘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孥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死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惟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遇阵没——及:趁着。
B.知代州。移深州——寻:不久。
C.暮,约诘朝合战——会:适逢。
D.援不至,没焉——遂:于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敌的一组是(     )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
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
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候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1.该段是怎样介绍张衡的学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段是怎样介绍张衡的为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衡写《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是说明(     )
A.《二京赋》难写,创作艰难。
B.张衡写文章思路顿滞,写得慢。
C.张衡缺乏生活实践,须作进一步了解。
D.张衡创作态度严谨,不愿草率成篇。
4.翻译句子。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多墨色。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决卖酒者宜死。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及期,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卖酒者颜色阳阳如平时,戚友相候视,至夜分,乃散去。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责券:求取借据。④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君何为聚饮相咨嗟也——数:多次,屡次
B.事连吾侪——吾侪:我辈
C.能偿者其息——捐:舍弃
D.贫者券还之——立:订立
(2)下列各组句子,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何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B.客偿博负/将以求吾大欲也
C.若中心愿乎/非日能,愿学焉
D.至夜分,散去/良入,具告沛公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①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②吾侪保甲贷乙金
③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④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尽取所偿负还之
⑥置酒,召所买田宅主毕至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为甲、乙二人的借贷官司所牵连,卖酒者急人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在术者判决的死期将至之时,卖酒者神情自若地处理自己的后事,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和心理素质。
D.本文构思新颖,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谋生,发家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卖酒者大会戚友,沐棺更衣待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丁丑,俞填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注]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今俞填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填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成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逛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填,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成顿首称善(选自明·谢黄《后鉴录》卷下,有删改)
  [注]上:皇上,指朱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上诸将曰……——谈论
B.尸填满沟壑——放置
C.其父兄子弟咸在——标志
D.噫!我固无——祸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今俞填得/乃令吴玉守
B.利彼有/宜报仇
C.降家皆为上***/几为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厕/斩孙泰阵,余众悉降
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居民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填;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填。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日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