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_。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_。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_。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责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杀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抱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壹切便宜从事。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注]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扦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套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揭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选自《汉书·酷吏传》)
  [注]令辟:砖块。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安中奸滑多——浸:逐渐
B.悉记之——籍:凭借
C.其余尽以次虎穴中——内:里面
D.赏所其魁宿——置:放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郡吏察廉为楼烦长——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得——项伯夜弛之沛公军
C.得赤丸斫武吏——五十可以衣帛矣
D.疾病死——不出,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得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袍鼓不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B
(4)①(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
   ②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免官,就会终身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要严重,千万不要这样!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雍而往酤,而狗迓而龅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铬,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龅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肋,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阽,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已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为猛狗而龅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讲一宋人卖酒,质醇量足,待客殷勤,但就是卖不出去,以至酒酸变质。后经长者指点,方知是因为店有恶狗要咬人,所以吓退了顾客。
B.第二段紧承上文,说明大臣就是国之猛狗,对“有道之士”“迎而龅之”,致使国君遭蔽塞、受挟制,而有道之士不得为用。
C.第三段引用古明君齐桓公和贤相管仲的对话,阐明治国最患“社鼠”,而人君之左右就是国之社鼠,必须把他们清除。
D.第四段抨击人臣执掌大权,擅行法令。再次强调指出,这些大臣就是龅有道之士的猛狗,而国君之左右就是国之社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邻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邻,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予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选自《国语·晋语八》)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向以晋国老臣的资格,向韩宣子这位旧贵族后裔,讲了两位旧贵族由盛而衰的历史,从反面证明了韩氏之可贺、可喜。
B.叔向向韩宣子贺贫,劝韩宣子立德,实际上是为了劝勉自己,最终目的是要保持自己在晋国的公卿地位。
C.叔向贺贫道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富不可强求,贫亦无须担忧,只要注意立德,总有一天会转贫为富的。
D.叔向贺贫虽然违背了生活的一般逻辑,却完全符合生活的辩证法。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先以其女妻胡君——故:故意
B.胡君闻之,以郑为己——亲:亲近
C.暮而果大其财——亡:逃亡
D.薄者疑——见:被
2.下列各句中加粗字与例句中加粗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先以其女胡君,以娱其意
A.四方之士来者,必礼之。
B.晋函陵,秦军汜南。
C.能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今媪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3.“此二人说者皆当矣”中“此二人说者”指的是(     )
A.宋富人之子和邻人之父
B.宋富人和邻人之父
C.郑武公和关其思
D.关其思和邻人之父
4.“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的正确意思是(     )
A.重的被杀死了,轻的被人怀疑,那么不是明白事理困难,而是明白事理后正确处置才困难啊。
B.进谏的话说重了(君王)就要杀人,说轻了(君王)就要怀疑人,这说明不是知道情况困难,而是处理它更困难。
C.重者被杀,轻者被怀疑,这说明知道问题并不难,恰当地处理它才是难的。
D.厚道的被杀,浅薄的被怀疑,这说明了解问题并不难,而如何量刑更困难。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占文,完成问题。
  令狐潮围张巡于雍丘,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潮闻玄宗已幸蜀,复以书招巡。有大将六人,官皆开府、特进,白巡以兵势不敌,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贼。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叉,斩之,士心益劝。
  城中矢尽,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知其稿人,得矢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贼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潮惭益兵围之。
  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与潮相闻,贼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动。潮疑其木人,使谍问之,乃大惊,遥谓巡曰:“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谓之曰:“君未识人伦,焉知天道!”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斩首百余级。贼乃夜遁,收兵入陈留不敢复出。
  顷之,贼步骑七千余众屯白沙锅,巡夜袭击,大破之。还至桃陵,遇贼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分别其众,妫、檀及胡兵悉斩之,荥阳、陈留胁从兵,皆散令归业。旬日间,民去贼来归者万余户。(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令狐潮:初为雍丘县令,后降安禄山。②张巡:“安史”乱起时,任真源县令,因上司投敌,他率军开往雍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潮闻玄宗已蜀——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B.巡许诺——阳:假装
C.贼笑不设——备:防备
D.潮惭兵围之——益:更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以兵势不敌,上存亡不可知②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B.①潮兵争射之,久知其稿人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C.①巡使郎将雷万春于城上,潮相闻②客从外来,坐谈
D.①君朱识人伦,知天道②吴人敢攻吾邑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巡有智谋的一组是(     )
①巡阳许诺
②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
③巡缚稿为人千余,被以黑衣
④其后复夜缒人
⑤未几出战,擒贼将十四人
⑥遇贼救兵四百余人,悉擒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狐潮率军包围了张巡,还以书信劝降;张巡的六名将领也劝他投降,张巡设计杀了他们,士气因此大振。
B.在城中箭已用尽的情况下,张巡捆扎了千余草人,向贼兵“借”来几十万支箭,表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机智。
C.通过交锋,令狐潮很佩服雷万春和张巡的治军,并以天道称赞他们,结果遭到张巡的斥责,并被打得落荒而逃。
D.张巡有勇有谋,接连打败贼兵,而且对俘虏分别处理,恩威兼施,贼兵中的许多百姓都来归附他。
5.将下面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潮军大乱,焚垒而遁,追奔十余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见雷将军,方知足下军令矣,然其如天道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雠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雠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钜子腹黄享,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黄享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黄享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节选自《吕氏春秋·孟春纪》)
  [注]①钜子:“巨子”,墨家中有成就的人称为“巨子”。②腹黄享:人名。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平公跟祁黄羊第一次对话时,暗藏深机,提出一个征询人事处理的问题。祁黄羊推荐的任南阳县令的人是他的仇人解狐,这并没有出乎晋平公的意料。
B.晋平公与祁黄羊的第二次对话,平公要祁黄羊推荐一位管理军事的官吏,而他推荐的竟是自己的儿子,表现了祁黄羊举人不问亲疏怨仇的性格特点。
C.作者又从另一侧面即社会上的反应和用人效果两方面来证实祁黄羊两次荐人的正确,高度评价了祁黄羊公而忘私的高尚人格。
D.腹黄享面对儿子杀人的严峻现实,执法如山,依法惩办儿子,既维护了国法的尊严,又体现了墨家的精神。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