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人也。少失父,佣赁以养母,以孝闻于乡里。年十六,乡人蔡道斑为湖阳戍主,攻蛮锡城,反为蛮所困,道根救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人也。少失父,佣赁以养母,以孝闻于乡里。年十六,乡人蔡道斑为湖阳戍主,攻蛮锡城,反为蛮所困,道根救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酂人也。少失父,佣赁以养母,以孝闻于乡里。年十六,乡人蔡道斑为湖阳戍主,攻蛮锡城,反为蛮所困,道根救之。匹马转战,***伤甚多,道斑以免,由是知名。
  齐建武末,魏主拓跋宏寇没南阳等五郡,明帝遣太尉陈显达率众复争之。道根与乡里人士以牛酒候军,因说显达曰:“不如悉弃船舰于酂城,方道步进,建营相次,鼓行而前。如是,则立破之矣。”显达不听,道根犹以私属从军。及显达败,道根每及险要,辄停马指示之,众赖以全。
  永元中,以母丧还家。闻高祖起义师,乃谓所亲曰:“金革夺礼,古人不避,扬名后世,岂非孝乎?时不可失,吾其行矣。”率乡人子弟胜兵者,悉归高祖。
  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修城未毕,会魏将党法宗率众二万,奄至城下。道根堑垒未固,城中众少,皆失色。道根命广开门,缓服登城,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魏人见意闲,且战又不利,因退走。
  豫州刺史韦睿围合肥,克之。六年,魏攻钟离,高祖复诏睿救之,道根率众三千为睿前驱。至徐州,建计据邵阳洲,筑垒掘堑,以逼魏城。道根能走马步地,计马足以赋功,城隍立办。及淮水长,道根乘战舰,攻断魏连桥数百丈,魏军败绩。
  道根性谨厚,为将能检御部曲,所过村陌,将士不敢虏掠。每所征伐,终不言功。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喻曰:“明主自鉴功之多少,吾将何事。”高祖尝指道根示尚书令沈约曰:“此人口不论勋。”处州郡,和理清静,为部下所怀。在朝廷,虽贵显而性俭约,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入室则萧然如素士之贫贱者
  十六年,都督豫州诸军事。将行,高祖引朝臣宴别道根于武德殿,召工视道根,使图其形像。豫部重得道根,人皆喜悦。高祖每称曰:“冯道根所在,能使朝廷不复忆有一州。”
  普通元年正月,卒,时年五十八。(节选自《梁书·列传第十二》,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与魏军战,之——败:(假装)被打败
B.魏人见意——闲:闲适
C.道根能走马地——步:丈量
D.其部曲或怨非之,道根曰——喻:解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乡人蔡道斑湖阳戍主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
B.①说显达曰②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①率乡人子弟胜兵②此数用兵之患也
D.①出魏军战②竖予不足
3.下列句中能表现冯道根“谨厚”的一组是(     )
①少失父,佣赁以养母
②为将能检御部曲
③所过村陌,将士不敢虏掠
④每所征伐,终不言功
⑤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
⑥豫部重得道根,人皆喜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冯道根幼年丧父,靠给别人打工挣钱养母,所以在当地以孝出名。乡人蔡道斑任湖阳戍主时,攻打蛮锡城,没有想到反被蛮入围困,是道根救了他,由此冯道根更为出名。
B.建武末年,魏主拓跋宏攻占南阳等五郡,太尉陈显达受皇命率军与之作战,冯道根与乡人用牛肉和酒迎接陈军,大力支援,故陈军大胜,又收复了失地。
C.魏军攻打钟离,高祖下诏让韦睿解救钟离,冯道根率三千兵士充当韦睿的前军参与作战。到达徐州后,计划占据邵阳洲,并身先士卒,积极备战,终于在淮河水涨时击败魏军。
D.冯道根性格谨慎敦厚,做将领能够驾驭士卒,从村边小道走过,将领士卒不敢掳掠。每征伐一地,始终不谈及自己的功劳,高祖知道后,赞扬他不贪功。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到阜陵,修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朝廷,虽贵显而性俭约,所居宅不营墙屋,无器服侍卫,入室则萧然如素士之贫贱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祖每称曰:“冯道根所在,能使朝廷不复忆有一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阜陵之战中,冯道根率城中较少兵力竟能击退魏将党法宗所率的两万大军,原因何在?请联系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D
3.B
4.B
5.(1)(冯道根)刚到阜陵时,修城池,远派侦察兵,就像敌人将要来一样,众人都取笑他。
  (2)在朝廷,虽然地位显迭却性情节俭,他居住的房屋不加修缮,没有器物、装饰、侍卫,进入室内则空空的,就像贫贱的士人家一样。
  (3)高祖常常称赞说:“冯道根在的地方,能使朝廷不再想起有一州。”
6.(1)“修城隍,远斥候”,积极备战。(2)“广开门,缓服登城”,故示“意闲”,大唱空城计,巧骗敌军。(3)“选精锐二百人,出与魏军战,败之”,造成魏军“战又不利”的局面。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
  赵襄子围于晋阳,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左右曰:“晋阳之难,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围,寡人社稷危,国家殆,群臣无不有骄侮之心,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故赏一人,而天下为忠之臣者莫不愿忠于其君。此赏少而劝善者众也。
  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曰:“子之誉日闻吾耳,察子之事,田野芜,仓廪虚,囹固实。予以奸事我者也。”乃烹之。齐以此三十二岁道路不拾遗。此刑省奸禁者也。
  秦穆公出游而车败,右服失马,野人得之。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阳,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者,伤人。吾恐其伤汝等。”遍饮而去之。处一年,与晋惠公为韩之战,晋师围穆公之车,梁由靡扣穆公之骖,获之。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遂克晋,虏惠公以归、此用约而为德者也。
  齐桓公将欲征伐,甲兵不足,令有重罪者出犀甲一戟,有轻罪者赎以金分,讼而不胜者出一束箭。百姓皆说,乃矫箭为矢,铸金而为刃,以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此入多而无怨者也。
  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选自《淮南子·汜论训》)
  [注]①少正卯:春秋鲁人,曾聚徒讲学。孔子为鲁司寇,三月而诛少正卯。②邓析:春秋末郑大夫,曾作《竹刑》,办私学,教人诉讼。
1.下列各句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善赏者,费少而众——劝:勉励
B.善取者,多而无怨——入:获取
C.子以奸我者也——事:事情
D.食骏马之肉,而不饮酒者——还:立刻
2.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赵襄子围晋阳——或脱身以逃,不能容远近
B.犬食骏马之肉,不还饮酒者,伤人——北救赵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C.遂克晋,虏惠公归——(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观公子
D.孔子诛少正卵而鲁国邪塞——明道德广崇,治乱之条贯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补充后正确的一项是(     )
A.(无盐令)察子之事
B.遍饮(野人)而去之
C.(百姓)以伐不义而征无道
D.此人多而(齐桓公)无怨者也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为政者“善用赏罚”做法的一组是(     )
①罢围而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②齐威王设大鼎于庭中,而数无盐令
③食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为穆公战于车下
④伐不义而征无道,遂霸天下
⑤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
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
A.①④⑤
B.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④
5.下面对本文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文字,作者通过几个事例,论述了“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就可以“守约而治广”的道理。
B.赵襄子赏高赫,是为了倡导君臣之礼;齐威王烹无盐令,是为了禁绝臣子的欺上瞒下。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有利于国家的治理。
C.野人***了秦穆公的骏马,穆公非但不怪罪,反而怕他们伤身,这件事使他在后来秦晋之战中得到野人的帮助,反败为胜。
D.倡导仁政的孔子担任司寇时***了聚徒讲学的少正卯,国相子产***掉兴办私学的邓析,文章借此说明劝善禁奸的重要性。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2题。吴王射巧猿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逃,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搔,见巧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本文的寓意或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茵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朝菌不知
②戊申,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③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
④邹忌八尺有余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2.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
绝:A.断,断绝B.极,非常C.高超,绝妙D.横渡,横穿E.超越
(1)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3)绝妙好辞。(     )
(4)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
(5)佛印绝类弥勒。(     )
3.翻译下列句子。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一段中援引“汤之问棘”一段话是否与文章第一段的内容重复?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鹩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渠(fěi,通“榧”,树名)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情,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时刘忮为丹杨尹,许询尝就惔宿,床帏新丽,饮食丰甘,询曰:“若此保全,殊胜东山。”惔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保此。”羲之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钟繇:曹魏大臣,精于书法。②张芝:字伯英,东汉人,书法家,专习草书,被尊称为“草圣”。③巢、许:巢父、许由,相传均为唐尧时隐居的高士。④稷:后稷,古代周族的始祖。⑤契:传说中商族的始祖。
1.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羲之叹惜日——弥:满
B.我书比钟繇,当行——抗:抵挡
C.意甚悦,固求之——市:买
D.顷正丝竹陶写——赖:依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携亲友命驾就观——过江颠狈,乃亡失
B.烹待之——我卒当乐死
C.写《道德经》——时刘惔丹杨尹
D.羲之笑不答——翼深叹伏
3.下列各句,全部表现王羲之“任率”的一项是(     )
①见棐几滑净,因书之
②书其扇,各为五字
③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④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⑤采药石不远千里
⑥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③④⑤
4.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欣然命笔。
B.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C.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芝书法的风貌。
D.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5.把文中最后一段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溴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两涘渚涯
②以天下美为尽在已
③野语有
④我谓也
⑤我尝闻少仲尼
⑥今我睹子难穷也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②⑤/③④/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选段的主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