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垓下悲歌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
题型:阅读题难度:困难来源:广东省期末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
垓下悲歌 |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而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①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②待,请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1.下列句子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夜溃围而出——当,正处在 B.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过错 C.亡其两骑耳。——失去,损失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②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 B.①汉骑追者数千人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①不忍***之,以赐公 ②具告以事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②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③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④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⑤独籍所***汉军数百人 ⑥乘势起陇亩之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陷入沼泽地,伤亡又惨重。 B.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C.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D.司马迁认为项羽霸王的权位虽然不能维持到底,但是这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他的失败缘于其自大且做法不得人心。 5.用“/”给文中加粗的文句断句。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B 3.C 4.B 5.及 羽 背 关 怀 楚/ 放 逐 义 帝 而 自 立/ 怨 王 侯 叛 己/ 难 矣/ 自 矜 功 伐/ 奋其 私 智/ 而 不 师 古/ 谓 霸 王 之 业/ 欲 以 力 征 经 营 天 下/ 五 年 卒 亡 其 国/ 身 死 东 城 /尚 不 觉 悟/ 而 不 自 责/ 过 矣 6.①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②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义侠顷有仕人为畿尉,尝任贼曹①。有一贼系械,狱未具。此官独坐厅上,忽告曰:“某非贼,顾非常辈。公若脱我之罪,奉报有日。”此公视状貌不群,词采挺拔,意已许之,佯为不诺。夜后,密呼狱吏放之,仍令狱卒逃窜。既明,狱中失囚,狱吏又走,府司谴罚而已。后官满,数年客游,亦甚羁旅②。至一县,忽闻县令与所放囚姓名同。往谒之,令通姓字。此宰惊惧,遂出迎拜,即所放者也。因留厅中,与对榻而寝。欢洽旬余,其宰不入宅。忽一日归宅。此客遂如厕。厕与令宅唯隔一墙。客于厕室,闻宰妻问曰:“公有何客,经于十日不入?”宰曰:“某得此人大恩,性命昔在他手,乃至今日,未知何报?”妻曰:“公岂不闻大恩不报,何不看时机为?”令不语。久之乃曰:“君言是矣。”此客闻已,归告奴仆,乘马便走,衣服悉弃于厅中。至夜,已行五六十里,出县界,止宿村店。仆从但怪奔走,不知何故。此人歇定,乃言此贼负心之状。言讫吁嗟。奴仆悉涕泣之次③,忽床下一人持匕首出立。此客大惧。乃曰:“我义士也,宰使我来取君头,适闻说,方知此宰负心,不然,枉***贤士。吾义不舍此人也。公且勿睡,少顷,与君取此宰头,以雪公冤。”此人怕惧愧谢,此客持剑出门如飞。二更已至,呼曰:“贼首至!”命火观之,乃令头也。剑客辞诀,不知所之。(《原化记》) 注:①贼曹:官名,主管察捕盗贼。②羁旅:长期漂泊。③次:中,间。 1.下列各句子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公若脱我之罪——如果 B.往谒之——拜见 C.未知何报——报仇 D.此客遂如厕——到……去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仕人”最终生还有关的一组是( ) ①此客遂如厕。厕与令宅唯隔一墙 ②妻曰:“公岂不闻大恩不报,何不看时机为?” ③此客闻已,归告奴仆,乘马便走 ④仆从但怪奔走,不知何故 ⑤适闻说,方知此宰负心,不然,枉***贤士 ⑥吾义不舍此人也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仕人”担任的是京城附近的县尉,主管察捕盗贼,有一次办案时,发现一贼人相貌、谈吐不一般,后来设法放了他。 B.“仕人”卸任后,周游天下,漂泊四海,不料与自己曾经救助的人相遇,而且受到了其夫妻二人十分真诚的款待。 C.此宰见到恩人时惊惧,表明他虽知有救命之恩,但潜意识里觉得知根知底之人对自己会造成威胁,由此,最终听从了妻子的建议——大恩不报。 D.本文主要塑造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各自性格鲜明。而最突出的是“义侠”,从某种意义上讲写其他人都衬托了义侠。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留厅中,与对榻而寝。欢洽旬余,其宰不入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命火观之,乃令头也。剑客辞诀,不知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
庖丁解牛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足之所履——履:踩。 B、良庖岁更刀,割也。——更:更加。 C、虽然,每至于族——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D、善刀而藏之。——善:同“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始臣之解牛之时。——杳不知其所之也。 C、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涕。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庖丁高超技艺的一组是( ) ① 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②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③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④ 依乎天理,批大郄,导大窾,因其固然。 ⑤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⑥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A、③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写此寓言故事,是为了阐述他的养生之道。庄子认为人是生活在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社会之中,如同牛的盘筋错节的生理结构。要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就必须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筋节交错即矛盾之处,“以无厚入有间”,钻其空隙,顺其自然。 B、文章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解牛的声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就是驰骋想象、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再如“桀然已解,如土委地”。这种写法,使形象更鲜明,有助于把道理说得更突出。 C、文章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的提高过程,阶段显豁,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这些对比叙述,生动具体,给人以深刻印象,也吸引了读者。 D、课文的写法是先写原因,后写结果。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先写解牛的精彩表演,容易吸引读者,给人印象深刻,激起人们的悬念。二是便于引导读者由表及里,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更深刻地领会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这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
阅读下面的完成,1~4题。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邠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敏锐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彀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而益治兵——治:治理 B.数顾大臣问治道——顾:看望 C.多其所规为——规:规划 D.其陈用兵之略——陈:陈旧 2.下列句子分编为六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敏锐多材智”的一组是( ) ①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②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③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④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⑤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⑥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并被派征伐江淮,回来后,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C.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哲学、音律、历法,还善于搞城市建设,他规划京师规制,将开封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D.王朴视察汴河口,返回时到原来的丞相李彀家拜访,发病,倒在座位上,回家后就逝世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及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资其食饮衣衾之具。——资:供给 B.讽富人自实粟。——讽:劝说 C.出通判越州。——出:离开 D.安石轻富贵,何吝也?——轻:以……为轻,轻视。 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曾巩爱护百姓的措施一组是( ) ①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②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 ③巩饮食冠裳之。 ④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⑤父亡,奉继母益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让百姓形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风得意仕途显达,曾巩对此非常不满。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但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事者,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巳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日:“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忧:指父母丧事 B.稍用其说——稍:稍微 C.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趣舍:追求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否:贬斥、议论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曼卿“有远见”的一组是( ) ①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③请还政天子 ④曼卿上书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曼卿年少时放荡不拘,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自认为不合于时,常大饮而醉。 B.石曼卿不顾个人安危,两次上书进谏,一为太后干预朝政,一为朝廷的边防担忧,他主张太平时期练兵,防患未然。 C.作者刻画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结局,再回头叙写他一生的几件重要事情,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 D.石曼卿仪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双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遒劲刚健,他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48岁。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