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①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②租。其为政,娥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蠲(juān):免除。②逋(bū):欠交,拖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置二簿识民善恶——识:识别 B.以行劝惩——劝:奖励 C.至是钟数延见——延:邀请 D.未尝缘故谊有所干——干:求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钟用尚书蹇义、胡淡等荐,擢知苏州——(广)用善骑射,***首虏多,为汉中郎 B.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前后守苏者莫能及——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况钟“孜孜爱民”的一组是( ) ①立捶***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 ②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③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 ④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 ⑤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⑥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况钟刚一上任,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狠狠惩治了苏州那些舞文弄墨以奸求利的豪强猾吏,接着痛斥属僚中的一些贪赃枉法和昏庸无能者,使得全府上下大为震动,全都奉法行事。 B.况钟在苏州为政期间,不仅办事周密,而且下大力气惩恶扬善,兴利除害,这些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老百姓把他当做神明看待。 C.因当初平思忠对况钟有恩,况钟上任后,知恩图报,不仅邀请他相见,待他礼节非常周到,还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侍奉他。 D.况钟几次因故要卸任或离任,都被老百姓请求并经朝廷批准而继续留任,直至死于任上。无论是前任还是后任,苏州的知府在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方面都没有一个比得上况钟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A 2.C 3.B 4.C 5.(1)况钟于是免除烦扰苛细的赋税,订立教民条文,事情有对百姓不便的,立即上书朝廷讲明。 (2)平思忠家一向贫寒,从未因(与况钟有)旧交情而有所求取。人们都称赞他们两人是贤人。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
六国论(节选) 苏辙 |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
六国论(节选) 李桢 |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罪秦( ) (2)曾无虚岁( ) (3)向使( ) (4)视秦无异也( ) 2.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4.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 5.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他观点的局限性是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①,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租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謇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 “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②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方技传》,有删节) 【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竞:拷问,死于狱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尉黄琬辟——辟:征召 B.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差:减轻 C.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恒:经常 D.若其虚诈,便收送之——收:逮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 B.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C.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佗久远家思归,因日 D.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3.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一组是( ) A.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B.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佗针鬲,随手而差 C.语其节度,舍去辄愈——吾悔***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D.一月之间,即平复矣——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但后来他对自己从医也常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收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在狱中拷打而死。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加粗的句子断句。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 “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 B.会天疾风——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过:经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攻原得卫者——假舆马者 B.待公而食——信而见疑 C.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洎牧以谗诛 D.敌人旦暮且至击汝——若属皆且为所虏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
盲者说 [清]戴名世 |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恿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知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朦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有改动) 【注】①日者:占卜。②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审:判断 B.治乱之故不能识——治:治理 C.间诣余言——诣:拜访 D.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第:只 (2)下列加粗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其谁非盲也——其孰能讥之乎 B.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3)下列句子,不属于表现盲者“异”(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 ①操日者术,善鼓琴 ②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 ③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 ④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 ⑤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⑥古者瞽、史教诲,师箴,瞍赋,朦诵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朦都是指盲人乐师。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无所适从、跌入陷阱而不能自省。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微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有删节)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及属稿——属:撰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 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⑥拯一人者与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