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娱(yù) | 曾不吝情(lìn) | 乐其志(lè) |
B.萧然(xiāo) | 衔觞赋诗(shāng) | 葛天氏(gě) |
C.嗜酒(shì) | 短褐穿结(hè) | 好读书(hǎo) |
D.黔娄(qián) | 箪瓢屡空(dān) | 晏如也(ān)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鲁字亮侪,奇男子也。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令摘中牟李令印,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来代吾令,客在开封知否?”鲁谩曰:“若问云何?”曰:“吾令贤,不忍其去故。”又数里,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曰①:“好官去可惜!伺鲁公来,盍诉之?”或摇手曰②:“咄!田督有令,虽十鲁公奚能为!且鲁方取其官而代之,宁肯舍己从人耶?”鲁心敬之而无言。至县,见李,貌温温奇雅,揖鲁入,曰:“印待公久矣。”鲁拱手曰:“观公状貌、被服,非豪纵者,且贤称嗓于士民,甫下车而库亏,何耶?”李曰:“某,滇南万里外人也,别母游京师;十年,得中牟,借俸迎母;母至,被劾,命也!”言未毕,泣。鲁曰:“吾暍 ,具汤浴我。”径诣别室,且浴且思,竟不能无动。良久,击水誓曰:“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具衣冠辞李,李大惊曰:“公何之!”曰③:“之省。”与之印,不受;强之,曰④:“毋累公。”鲁掷印铿然,厉声曰⑤:“君非知鲁亮侪者!”竟怒马驰去。合邑士民焚香送之。(选自袁枚《小仓山房文集》) 注:中暑,很热。 1.对下列句子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文镜督河南严——督:督察。 B.鲁为微行——微行:隐藏身份,改装出行。 C.无游目视者——游目:左右顾盼。 D.合邑士民焚香送之——合:全。 2.文中标序号的五个“曰”字编为四组,说话人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④⑤ 3.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用法,和例句中加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 A.草冠骑驴入境 B.鲁心敬之而无言 C.径诣别室,且浴且思 D.且贤称噪于士民 4.“见儒衣冠者簇簇然谋”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 A.看见一些貌似书生的人惊慌地在一起商量 B.看见一些穿着读书人衣服的人聚集在一起谋划 C.看见一些衣冠整齐的读书人小心翼翼地在一起谋划 D.看见一些书生打扮的人聚集在一起商量 5.“依凡而行者,非夫也”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 A.依照平常的办法去办事的人,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B.按照一般的方法去做事的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C.按照平庸的方法去做事的人,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D.依照平凡人的办法去行事的,不是真正的读书人 6.能表现鲁亮侪“奇男子”举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只填序号) ① 鲁效力麾下 ② 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 ③ 与之印,不受 ④ 良久,击水誓曰 ⑤ 鲁掷印铿然,厉声曰 ⑥ 吾暍甚,具汤浴我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鲁亮侪谨言慎行,遇事不轻易表态,因而被田文镜派往中牟取代李令。 B.鲁亮侪声称天热,要求洗澡,是想借此独自思考一下。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C.鲁亮侪沿途察访士民对李令的反映,到中牟后又观察他的外貌和衣着,对李令十分敬佩。 D.鲁亮侪下不顾利害,保护李令,中牟士民都感谢他,而李令认为鲁会受到牵连。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令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放肆其西封,若不阚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 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使:派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C.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大 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遮盖 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孙膑以此名显天下——扶苏以数谏故 C.夜缒而出——今急而求子 D.子亦有不利焉——且焉置土石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晋兵临城下,郏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郑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辩论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周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 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4.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粱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其明年,徒淮阳王武为梁王。粱王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粱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 其春,吴楚齐赵七国反。昊楚先击粱棘壁,***数万人。粱孝王城守睢阳,而使韩安国、张羽等为大将军,以距昊楚。吴楚以粱为限,不敢过而西,与太尉亚夫等相距三月。吴楚破,而梁所破***虏略与汉中分。 明年汉立太子其后梁最亲有功又为大国居天下膏腴地地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四十馀城皆多大县。孝王筑东苑,方三百馀里。广雎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馀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 二十九年十月,粱孝王入朝。景帝使使持节乘舆驷马,迎粱王于关下。既朝,上疏因留,以太后亲故。王入则侍景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射禽兽上林中。粱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辞归国。 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阴使人刺***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避其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王,逐贼,果粱使之。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捕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进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出之。上由此怨望于粱王。粱王恐,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然后得释。 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忽忽不乐。北猎良山,有献牛,足出背上,孝王恶之。六月中,病热,六日卒,谥曰孝王。(节选自《史记·梁孝王世家》) 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从容言曰——从容:平静的样子 B.以距吴楚——距:抵御 C.大治宫室——治:管理 D.阴使人刺***袁盎及他议臣——阴:暗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太后亲故——以事秘,世莫知 B.迎梁王于关下——且贰于楚也 C.上疏因留——乃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 D.梁之侍中——公孙诡之属 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孝景帝猜忌梁王的一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