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3 期末题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注]①彻:通“撤”。②不请所与:朱熹《集注》云:“曾元不请所与,虽有言无,其意将以复进于亲,不欲其与人也。”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孟子说:“事奉谁最重要?事奉父母双亲最重要。守护谁最重要?守护自己最重要。”守护自己的意思是守护自身的操守,不失去自己的节操。 B.“必请所与”指的是曾子奉养曾皙,每餐的酒肉将要撤去时必定请示要把剩下的酒肉给谁。 C.本章孟子通过对比来阐述侍奉父母的两种做法 D.孟子对失节而能事奉父母的人并不是鄙弃,只是说没听说过而已。在孟子看来,“事亲“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孝”比“守身”更重要。 (2)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要说说孟子对“事亲”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D (2)孟子认为侍奉父母最重要。做子女的失去自己的节操,这会使父母颜面扫地,并不是真正的孝顺。做子女的应该正道直行,守身为大,爱护自己,让父母放心,这才是真正的“事亲”。侍奉父母不仅是对父母口体的奉养,而且要对父母心意的奉养,尊敬父母。(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适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同体。虽一豫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注】,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选自宋濂《阅江楼记》) 【注】临春、结绮皆为陈后主所建的楼阁,隋兵攻入金陵,焚于火;齐云楼为唐代曹恭王所建,落星楼于吴嘉禾元年建造,在南京落星山。 1.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类皆偏据一方——大抵 B.逮我皇帝定鼎于兹——等到 C.此朕德绥威服——安抚 D.臣不敏——敏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A.上以其地雄胜——以俟大一统之君 B.与民同游观之乐——见江汉之朝宗 C.必悠然而动遐想——蛮琛联肩而入贡 D.蟠绕其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作者登上阅江楼,看到长江、汉水滔滔东去,各地的官员纷纷前来述职,城高池深,关隘险固,于是感慨地说:“这是士兵们栉风沐雨,征战攻取才得到的啊!中华土地这样广阔,更感到要想办法来保住它。” B.作者认为,那临春楼、结绮楼,不是不华美;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演奏放荡的乐曲,收藏燕赵的美女。都是腐化的象征,当今帝王也不例外。 C.六朝的时候,常常凭借阅江楼作为防御敌人的天然屏障。现在则已南北一家,把长江看作一条和平的江水,无须用来进行战争了。 D.读书人有登上这座楼而观赏这长江风景的,应当想到皇上的圣德如青天一样,浩荡 宏伟,难以称说,与神禹开山引水的功业同样是无边无际的。忠于君王、报答皇上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 |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大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选自《北齐书·苏琼传》)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 |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
[ ] |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 ④仍致于听事梁上 ⑤遂上表陈状 A、①③ B、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⑤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冥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以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杰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辨,如快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任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如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注:冥漠:幽冥难懂。 屯邅困踬:困顿挫折,进退两难。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致:致使 B.其雄辞闳辨,如快轻车骏马之奔驰。——闳:恢宏 C.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显:显著 D.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居:居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
A.①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②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①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杰俊伟,怪巧瑰琦。 ②管弦呕哑,多于世人之言语。 D.①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 |
A.本文是一篇较为柔婉,深具情致的祭奠散文。 文中对欧公的文章、气节、功业、品德,皆推崇备至,并申一己向慕瞻依之情。 B.本文语语发自心坎,一吟三叹,极尽哀伤沉郁的情思。 C.王安石认为文忠公一生果决勇敢,刚强正直,但在晚年感叹世事难料,宦海浮沉,以致意气萧索落寞。 D.晚期的仁宗皇帝曾经认为欧阳文公是可以交托国家安危的重责大任,事实证明先生已不负众望。 |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②傥:假如。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
A.①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②小子何敢让焉 B.①左右欲兵之 ②沛公引兵西 C.①横行天下,竟以寿终 ②公子竟留赵 D.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②乃与平原君计 2.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 ②陈豨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②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 C.①亦各从其志也 ②其李将军之谓也 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郡。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中。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账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已亥,帝崩于未央宫。遗诏曰:……令中尉亚夫为车骑将军,属国悍为将屯将军,郎中令武为复上将军,发近县见卒万六千人,发内史卒万五千人,藏郭穿复土属将军武。乙巳,群臣皆顿首上尊号曰:“孝文皇帝”。太子即位于高庙。丁未,袭号曰“皇帝”。太史公曰: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哉,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呜呼,岂不仁哉!(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 注:①绨衣: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②世:古代以三十年为一世。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立为代王,都中郡——都:定都 B.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先:榜样 C.发近县见卒——见:现役 D.藏郭穿复土——穿:贯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A.然上召贵尉佗兄弟——然而不王者 B.帝崩于未央宫——龟玉毁于椟中 C.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欲以客往赴秦军 D.何以台为——胡为而来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汉孝文帝“善于为政”的一组是 |
[ ] |
①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 | ②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 ③匈奴背约入盗,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 | ④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 | ⑤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 | ⑥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