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辽宁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 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
  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 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龙尾洲以助夹击。
  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 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杀伤殆尽,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 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选自《宋史》)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水方生,发舟百艘,进团山下/稍:稍微
B.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之/祀:祭拜
C.乘夜顺流断絙破围冒进,众皆易/辟:通“避”,躲避
D.贵战已困,出于不,杀伤殆尽/ 意,料想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 )
①贵先登,顺殿之
②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
③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
④众乘锐凡断铁絙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
⑤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
⑥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
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
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新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
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B
4.(1)张顺张贵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
  (2)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问题。白居易传
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注:①勋庸:功勋。此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履道里:洛阳里巷名。 唐白居易居处。③科头:指不戴冠帽。
1.对下列句子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捕贼  /亟:立即,迅速。 
B.会昌初致仕/致仕:获得官职。
C.居易累以忠鲠遭摈/忠鲠:忠诚耿直。
D.如山东父老农桑/课:讲,谈论。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白居易诗歌受到人们欢迎的一组是( )
①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②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③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
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⑤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⑥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抓捕盗贼,遭到了权贵的嫉恨,后来就被贬为江州司马。
B.有一年,黄河以北地区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
C.因为在官场上屡受排斥,重新任用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幼的君主,白居易做官的心情就消沉了下去。
D.白居易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十分喜欢佛教,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过着清幽枯寂的生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的两句话。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正确理解是  [     ]

A.四十三年间,在瞭望中还记得扬州路上的战火。
B.四十三年了,还记得瞭望时看见扬州战火的情景。
C.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路上的战火。
D.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选出对“瓮牖绳枢”的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B.窗户像破瓮,户枢像草绳。形容房屋破旧。
C.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比喻门窗的样子。
D.破瓮像窗户,草绳像户枢。比喻家里穷。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注:①桀:夏桀,暴君。
1.用加线(/)给下面句子断句。由  今  之  道  无  变  今  之  俗  虽  与  之  天  下  不  能  一  朝  居  也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