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 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 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江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 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后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今臣不敢隠忠避死以效愚计,愿陛下幸赦而少察之。——(《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常称以为人主不广大/病:毛病
B.汲黯先发之,弘其后/推:推让
C.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于君/拟:比拟、类似
D.士亦以此之/贤:贤德,意动用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弘病免归/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又缘饰以儒术/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C.弘奉禄皆给之/亦足畅叙幽情
D.食一肉脱粟饭/取之无禁,用不竭
3.对下列文言文段的断句,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闻/ 李斯之相秦也行/ 申商之法/ 重刑名之家/ 杜私门/ 张公室弃无用之费 /损不急之官惜/ 日爱功/ 亟战疾耕 
B.臣闻 /李斯之相秦也行/ 申商之法/ 重刑名之家/ 杜私门/ 张公室/ 弃无用之费/ 损不急之官惜/ 日爱功亟/ 战疾耕 
C.臣闻李斯之相秦也/ 行申商之法/ 重刑名之家/ 杜私门张公室/ 弃无用之费/ 损不急之官惜 /日爱功亟/ 战疾耕 
D.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2)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3)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答案
1.B
2.C
3.D
4.(1)每次朝会议事时,陈述各种事情,让皇上自己选择做决定。不愿意当庭拉下脸来进行辩驳争论。
  (2)皇上赞同公孙弘的说法。皇上身边的受宠之臣每每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发厚待公孙弘。 
  (3)那些曾经同公孙弘有仇怨的人,公孙弘虽然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但暗中却加祸于人予以报复。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二)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 ?”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 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句中加粗字与“撞而破之”中的“破”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已骈,至军中  
B.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
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D.项伯杀人,臣
2.与例句“荆轲和而歌”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未有封侯之赏,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B.秦王惊,自引起,绝袖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
D.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3.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竖子不足与谋
B.亚父者,范增也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请翻译下面句子。
⑴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而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也。鹄 ,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它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注释:髡:读音(kūn)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而饮之,去而飞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