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施邦曜,字尔韬,余姚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不乐为吏,改顺天武学教授,历国子博士、工部营缮主事,进员外郎。魏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施邦曜,字尔韬,余姚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不乐为吏,改顺天武学教授,历国子博士、工部营缮主事,进员外郎。魏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施邦曜,字尔韬,余姚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不乐为吏,改顺天武学教授,历国子博士、工部营缮主事,进员外郎。魏忠贤兴三殿工,诸曹郎奔走其门,邦曜不往。忠贤欲困之,使拆北堂,期五日,适大风拔屋,免谯责
  迁屯田郎中,稍迁漳州知府,尽知属县奸盗主名,每发辄得,闺郡惊为神。盗刘香、李魁奇横海上,邦曜絷香母诱之,香就擒。魁奇援郑芝龙事请抚,邦曜言于巡抚邹维琏讨平之。迁福建副使、左参政、四川按察使、福建左布政使,并有声。
  或馈之朱墨竹者,姊子在旁请受之。曰:“不可。我受之,即彼得以乘间而尝我,我则示之以可欲之门矣。”性好山水。或劝之游峨嵋,曰:“上官游览,动烦属吏支应,伤小民几许物力矣。”其洁己爱民如此。
  历两京光禄寺卿,改通政使。黄道周既谪官,复逮下诏狱。国子生涂仲吉上书讼之,邦曜不为封进,而大署其副封曰:“书不必上,论不可不存。”仲吉劾邦曜,邦曜以副封上。帝见其署语,怒,下仲吉狱,而夺邦曜官。逾年起南京通政使。入都陛见,陈学术、吏治、用兵、财赋四事,帝改容纳焉。出都三日,命中使召还,曰:“南京无事,留此为朕效力。”吏部推刑部右侍郎。帝曰:“邦曜清执,可左副都御史。”
  明年,贼薄近郊。邦曜语兵部尚书张缙彦檄天下兵勤王,缙彦慢弗省,邦曜太息而去。城陷,趋长安门,闻帝崩,恸哭曰:“君殉社稷矣,臣子可偷生哉!”即解带自经。仆救之苏,恨曰:“是儿误我!”贼满衢巷,不得还邸舍,望门求缢,辄为居民所麾。乃命家人市信石杂烧酒,即途中服之,血迸裂而卒。
  鲁时生者,里同年生也,官庶吉士,殁京师。邦曜手治含殓,以女妻其子。尝买一婢,命洒扫,至东隅,捧篲凝视而泣。怪问之,曰:“此先人御史宅也。时堕环兹地,不觉凄怆耳。”邦曜即分嫁女资,择士人归之。其笃于内行如此。(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三》,有删改)
(1)忠贤欲困之,使拆北堂,期五日,适大风拔屋,免谯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尽知属县奸盗主名,每发辄得,阖郡惊为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邦曜即分嫁女资,择士人归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魏忠贤想为难他,让他拆北堂,期限五天,正赶上大风吹倒了房屋,(施邦曜)没有受到魏忠贤的责备。
(2)施邦曜全部掌握了所属各县犯罪头目的名字,每次抓捕都能成功,全郡的人都惊奇地把他当做神人。
(3)施邦曜就分给她女儿出嫁的钱,选了个读书人把她嫁了出去。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范元琰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白菜),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1)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2)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草窃。
(1)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耶?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父母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王亶父居郡,狄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大王室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策而去之。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1.解释文中的字。
(1)事:__________________
(2)以:__________________
(3)因:__________________
(4)惑: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例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因策而去之
A.吏民,封府库
B.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C.如平地三月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D.子皆居矣
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见利轻亡其身
B.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C.民相连而从之
D.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若此说往(     )
(2)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矣(     )
(3)今小为(     )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与例句中加粗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故其言以遗后世
A.今王乐于此
B.众闻则
C.抱其衣裘、戈剑者
D.其桃李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之”作动词的一项是(     )
A.杀一人,谓不义
B.天下君子皆知而非之
C.今小为非,则知而非
D.孟子将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