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鷦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小题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小题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

小题1:常字一词充分表达了诗人在官场动荡的政治中, 已经非常习惯,他一直寄情四方游历,然而偏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强力不满情。
小题2:此诗寄情于景色,通过对萧条的现实风景的的描写,和自己内心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除了诗人对现实的政局的不满情绪,和自己内心世界的空虚惨淡。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鉴赏中的炼字技巧。解答炼字炼句题的方法步骤:1、解释本字或翻译本句诗; 2、答出本字或本句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3、答出本字或本句在全诗思想内容方面的作用。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较为简易,只要能够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情感基调便能准确答出,在第二联后,诗中出现了多个凄清冷峻的意象,所以情感的主要内容是落寞的愁苦心境。加上全诗的景色描绘的寒冷凄清,便能较好回答本题。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小题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
小题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小题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小题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小题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小题1: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2: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乙:①              ,唯昭质其犹未亏。       (屈原《离***》)
②但为君故,              。             (曹操《短歌行》)
③泻水置平地,              。           (鲍照《拟行路难》)
              ,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⑤东船西舫悄无言,              。       (白居易《琵琶行》)
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周邦彦《苏幕遮》)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1,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2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1居士:指文人雅士。2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小题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