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余干旅舍①唐 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余干旅舍①唐 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余干旅舍①
唐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小题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烘托出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小题2:全诗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变化过程,请写出。(4分)
答案

小题1:首联描绘了一副秋天的西风落叶图,烘托了诗人情怀的凄清冷寂,隐隐透露出一种郁郁的离情相思。
小题2:时间上由看得见枫叶稀的日暮时分,写到夜色渐浓,城门关闭,进而写到明月初上,直到夜阑人静,坐听闺中思妇捣寒衣的砧声,时间上有递进。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刘长卿喜欢用“摇落”这个词入诗,它使人自然联想起《楚辞·九辩》中的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在眼前浮现出一幅西风落叶图。
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淡淡的暮色,铺展得那样悠远,一直漫到了天的尽头。原先那一片茂密的青枫,也早过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佳境,眼前连霜叶都变得稀稀落落,眼看就要凋尽了。这一番秋景描写,既暗示了时光节令的流逝推移,又烘托了诗人情怀的凄清冷寂,隐隐透露出一种郁郁的离情乡思。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首五言律诗,在时间上由看得见“枫叶稀”的日暮时分,写到夜色渐浓,城门关闭,进而写到明月初上,直到夜阑人静,坐听闺中思妇捣寒衣的砧声,时间上有递进。这表明诗人在小城旅舍独自观察之久,透露出他乡游子极端孤独、寂寞的情怀和思乡情绪逐渐加浓,直到“乡心正欲绝”的过程。而诗笔灵秀宛转,把这种内在的层次,写得不着痕迹,非细心体味不能得。一首小诗既有浑成自然之美,又做到意蕴深沉,这是十分难得的。
举一反三
古诗文填空。(8分)
(1)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              。(《归去来兮辞))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
(3)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论语》)
(4)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悲秋  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①黄公度:南宋诗人,与秦桧同一时代。②别浦:指河流入江海之处。
小题1:诗题为“悲秋”,全诗却不着一“秋”字,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刻画出秋的意境?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而“悲”?(4分)
小题2: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分别寄寓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题限选4题)(8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蜀道难》)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3)           ,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4)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劝学》)
(5)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8分)
(1)子曰,                ,非道弘人。子曰,               。不知其可也·(《论语》)
(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杜甫《登岳阳楼》)
(3)                ,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5)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6)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道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明)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小题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                                                                                     
                                                                                          
小题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