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菩 萨 蛮韦 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菩 萨 蛮韦 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菩 萨 蛮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诗人880年在长安应举,逢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逃至洛阳,后又流落到江南。
小题1:简要概括词人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3分)
                                                                            
小题2: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

小题1:
风景之美、生活之美、人物之美。
小题2:
“未老莫还乡”实际上蕴含着一种思乡之情,“还乡须断肠”则极痛心地指出了今日不能回乡的原因,即家乡战乱连绵,百姓游离困苦,让词人伤心断肠。这样写含蓄地将词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感时伤乱,怀乡思家而不能归的凄苦矛盾心情表达了出来。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这首词,上片描写了风景如画的江南美景。大意是:江南美好,游人陶醉,不肯离去,应终老于此。躺在画船上,眼看着“春水碧于天”的春景图,耳听着细细的雨声酣然入梦,好不惬意!
下片由物到人,侧重抒情。词人运用比喻写出了酒店当垆女子长得洁白明媚。江南物美,人更美,让人留连忘返。然而,美景却触动了词人的无限乡愁。他说,“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因为,此时他的家乡(中原一带)正是烽火连天,如果看到那种残破的情景,一定会令人心伤不已的。
词人巧妙地刻画出了在特定环境之下具有个性特征的内心活动,从而突出了“春日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
这是韦庄到南方避乱时所写的一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秀丽的景色和曼妙的人物,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的真挚感情。
上阕开宗明义指出“人人尽说江南好”,从而点明全词的主旨:江南好。紧接着以“游人只合江南老”表达诗人切身的感受:江南好到了能使远方前来的游子不思故乡。心甘情愿地老于此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两句既写出富有特色的江南美景,又抒写了沉醉其间的闲适之情。春天里一碧万顷的水面与澄明的天空融为一体,休闲假眠在华丽的彩绘船里,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多么美妙,多么闲适,难怪再也不想苦寒的故乡。下阕前两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写美景中的美人。江南山水养育出来的曼妙美女。酒店里像月中嫦娥似的美人正在笑脸迎客,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她如霜一样美白、晶莹的手腕。最后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再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景、人物的痴迷与依恋,明确唱出:人没有老就该在这人间天堂尽情享受,千万不要还乡。如果还乡就一定会悔断肚肠。
这首词既直抒胸臆,表达对江南山水的依恋、陶醉;又对江南山水、人物具体描摹,两者互为表里,相交相融,因此极富感染力。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注:本词写于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
小题1: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一句,词人是如何抒写自己愁苦之情的?(4分)
                                                                                            
                                                                              
小题2: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仿照画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安能屈豪杰之流,                                   
(2)由此观之,           ,一旦抵罪,          ,不能容于远近。
(3)进不入以离尤兮,          。制芰荷以为衣兮,              
(4)恩所加,                  ;罚所及,                      
(5)怨灵修之浩荡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10分)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小题1: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4分)
小题2:本诗的尾联与诗人写的另一首诗《过零丁洋》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有什么异同?(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小题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