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1:赏板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案

小题1:(4分)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答出“即景抒情”、“对比”、“用典”中任二点,2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2:(4分)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答出期盼孙权式的英雄抗击侵略,光复神州,2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共4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先要明白题干中“手法”一词的含义。一般来说,“手法”含义颇广,既包含修辞手法,也包括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此词中,上片主要写景,因此应联想到“即景抒情”这一词语;然后再指出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下片提到曹操和刘备,因此应想到“用典”的方法;然后还要指出用的什么典、起什么作用。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先对此句意思加以翻译,明白此句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对孙权的赞美。再结合上阕的“千古兴亡多少事”一句,可知作者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其意思是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日寄怀 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注】青袍:即青衫,指官职卑微。龙津:即龙门。
小题1:前人评价第二联写得“沉痛”,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概括。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小题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找出对文本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A.《琵琶行》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
B.《马嵬》的二三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的爱情悲剧的。
C.“主人下马客在船”和“主人忘归客不发”都使用了”互文”手法。
D.“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指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两题。
春 日
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难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 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小题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第三联中“逆”“私”二字的妙处。(5分)
小题2:怎样理解第一联中的“幽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作答。(3分)
小题2:“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作答。(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