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小题1:这首诗歌的前两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小题1:这首诗歌的前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小题1:这首诗歌的前两句是怎样描写边塞苦寒的?(4分)
小题2:从“愿”“直为”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诗歌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边地的苦寒。(2分)五月的天山,白雪皑皑,千年不化,冷风嗖嗖,寒气逼人。在内地,这可是一个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美好季节。巧妙的对比凸现边地的苦寒恶劣。(2分)
小题2:体现的是一种边塞将士***敌报国的爱国激情。(4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以从诗句中抓住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理解。“五月”点明了季节正值春季,“雪”“寒”“无花”体现了边塞白雪皑皑、寒气逼人、没有百花盛开的景象,与春季应该有的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边塞的恶劣环境。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分析作答。“愿”表现了甘愿冲锋陷阵、夺取楼兰的气概,从而体现了边塞将士***敌报国的爱国激情。答题时,可结合着“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两句进行分析作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北戴河
***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请写出两诗(词)中直接表现主旨的句子。(2分)
毛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试比较两诗(词)在景物描写上的异同点。(6分)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不同点: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小题1: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5分)
                                                                    
                                                                    
                                                                    
小题2: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南征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一年后杜甫逝世。
小题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在诗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诗,简要回答。
小题2: “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习题。(8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小题1:这首词的动词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3分)
小题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说明。(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小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联系全诗,说说开头两句的作用?(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