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公元760年春。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间草房,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一家在此度过了近5年比较安稳的生活,此诗就作于这一时期。
小题1:这首诗中的哪个字堪称全诗的诗眼?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小题2:有人说,诗的尾联所流露的情感似是欣喜实含悲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全诗具体说明。(4分)
答案

小题1:“幽”字。诗的前三联紧扣“幽”字来描写物态人事。首联写环境之清幽:清江曲折,绕村而流。颔联写物态之幽然:燕子自由自在,鸥鸟相伴相随。颈联写人事之幽趣:老妻可亲,稚子可爱,合家怡然。诗人的内心享受这难得的安闲悠然,“幽”字正是这种心境的体现,可谓一字统摄全篇。
小题2:同意这种看法。环境优美,生活安定,得享天伦,这些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来说,自然是欣喜和满足的。但是,这一切却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但有”一词正表露出诗人的隐忧。而且诗人又怎会满足于独善其身,说“微躯更何求”其实是一种无奈之语自慰之语。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找出一首诗的“诗眼”,就是要找出最能体现全诗感情的字眼。本题中,全诗的前三联都是在紧扣首联中“长夏江村事事幽”的“幽”字来写的。答题时,不光要答出诗眼,还要有具体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结合全诗所抒发的感情进行分析。全诗表面上写的好像是一种悠闲舒适的生活,可从尾联的“但有”和“更何求”二词仍可看出诗人的无奈和自慰。因此答题应持“赞同”的态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小题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小题1:这首诗歌的前两句是怎样描写边塞苦寒的?(4分)
小题2:从“愿”“直为”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诗歌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北戴河
***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请写出两诗(词)中直接表现主旨的句子。(2分)
毛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试比较两诗(词)在景物描写上的异同点。(6分)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不同点: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小题1:分析诗中“催”、“转”二字的妙处。(5分)
                                                                    
                                                                    
                                                                    
小题2:第二三两联诗句对全诗有哪些作用?(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南征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一年后杜甫逝世。
小题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在诗中有何作用?请联系全诗,简要回答。
小题2: “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