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注:庾开府、鲍参军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小题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5分)
小题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5分)
答案

小题1:①诗坛地位,无人能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小题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诗歌内容概括的题目,注意诗中的“无敌”“飘然”“清新”“俊逸”,注意问答是从哪些方面,“无敌”是地位,“飘然”是思想,“清新”“俊逸”是风格。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的思想和运用的手法的题目,思想从文中的标题“忆”可以看出是“思念”,手法,此句是“借景抒情”,借眼前和想象的景物,表达自己对李白的思念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②。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①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②“余既”三句出自《离***》:“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小题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分)
小题2: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小题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2分)
小题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落梅(南宋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小题1:诗歌描绘出梅怎样的特点?诗人是如何刻画这些特点的?(6分)
小题2:据史书记载,当时曾有人指控本诗尾联“讪谤当国”,作者因而被罢黜,史称“落梅诗案”。请结合诗歌主题,谈谈你的理解。(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杂诗(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①。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①汉家营:借汉指唐,这里指唐的兵营。②龙城:匈奴祭天的地方,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里借指敌方的要塞。
小题1:请赏析“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的妙处。(5 分)
小题2: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小题1:诗歌结尾句在诗歌中起什么作用?其中“短愁”指怎样一种愁?(2分)
小题2: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