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春日郊外唐 庚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疑此江头有佳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小题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4分) 小题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
答案
小题1:①对比:城内和城外的景色对比。②运用比喻: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吹如药的香味。③多角度描摹: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表现春日景物的特点。(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 小题2: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收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4分。分号前后各2分) |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分析手法,首要分析修辞手法,“城中未”与“城外已”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人语”是比喻。还要分析写景的角度。本诗的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等。 小题2: 试题分析:在春日的沐浴下,黄莺儿“晓来枝上千般语”(齐己《早莺》),史达祖《双双燕·咏燕》中“又软语商量不定”很可能就是受到这一句的启发而写出来的。而下句中的风送药香的独特感受也写得很有诗味,使有色有声的郊外早春景象有了芳馨的气息。尾联道出创作中常见的一种奇特现象。许多诗人面对名山胜景,想写诗填词,却束手无策,留下无穷的遗恨。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宋诗,按要求答题。(8分) 雨睛 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睛。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小题1:本诗颔联写得很有味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小题2:本诗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问题。(11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末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小题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花卿指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此诗因杜甫于花府听闻乐奏而作。 小题1:首句“丝管”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写出《琵琶行》里用类似手法描写音乐的句子。(2分) 小题2:一、二两句诗中“纷纷”、“半入”被称为描写音乐的妙笔,请作简要说明。(4分) 小题3: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构思方面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4分) |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 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小题1:从归隐的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5分)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小题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5分) 小题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5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