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军行李白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小题1: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军行李白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小题1: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军行
李白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小题1: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题2:诗人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形象的?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小题1:(4分)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象。(2分)表达了作者对为国***敌立功的将士的赞颂之情。(2分)
小题2:(4分)运用了烘托的手法,(2分)以战马的神骏和马鞍的名贵衬托出将军高贵的身份和赫赫战功,以战事结束后沙场月寒、战鼓犹震和金刀血迹未干,来烘托出将军的英勇善战。(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骝马”“白玉鞍”“战罢沙场”“铁鼓”“声犹震”“金刀”“血未干”刻画了一个勇武的将军形象。
小题2:
试题分析:刻画人物形象一般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本诗第一句写“马”“鞍”是为了烘托将军的形象。第二句的环境描写“月色寒”,第三、四句中的鼓声、血迹烘托了将军勇武的形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小题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3分)
                                                                                      
小题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词,然后回答(1)(2)题。(7分)
渔父①
吴镇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注:①本词是吴镇临摹荆浩《渔父图》之后写下的十六首《渔父》词中的一首。
小题1:在“风触湖心一叶横”这句词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3分)
小题2: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小题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2:概括“征鸿”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崔侍御①
李白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②秋。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二年(753年),时诗人离东鲁家南游吴越。崔侍御,即崔成甫,李白的好友,曾任校书郎、摄监察御史。②敬亭:指敬亭山。
小题1:李白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作简要概括和分析。(6分)
小题2:这首诗在抒发情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其中的两种,然后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春兴(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1:诗题“春兴”在文中有何作用,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武元衡的诗和李白的诗同是写思乡,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运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结合诗歌三、四句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