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古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①。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悉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8分)鹧古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①。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8分)
鹧古天·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①。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悉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②。
【注】①香篝:薰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香午渐觉水觉肖: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②碧玉梢:指马菱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菱的华贵。
小题1:词的三四句“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分外娇”写了怎样的景?表达了怎样的情?(4分)
小题2:简要分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4分)
答案

小题1:三四句写了层层叠叠碧绿的青山、分外娇艳的鲜花,(2分)表达了作者在劳顿旅途中见到碧山、娇花的喜悦之情。(2分)
小题2:使用了叠词、借代的表现手法。(2分)“历历”、“萧萧”运用叠词,生动描写出人马行进的状态,增加了语言韵味。“旌旗”运用借代手法,形象写出了队伍过桥的情景。(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题目问得不难,逐问作答即可。要注意的是情感方面,一定要注意到全词的情感基调,不能穿凿附会,景与情是统一的。
小题2:
试题分析:鉴赏表达技巧,首先要准确判断用了哪些技巧,有一个说一个,不要遗漏要点。其次对技巧的分析,一般要指出是怎样用的,有什么效果或表达了什么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完成后面试题。
骆谷晚望 (韩琮)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①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之作。②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
小题1:首句中“秦川如画渭如丝”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的赏析。(5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小题1:诗中有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请找出来。(3分)
小题2:第三联中“穿”、“数”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绪或心境?(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
小题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小题1:本诗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小题2:诗歌中哪一个字可以统领全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西曛:斜阳。
小题1: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小题2: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