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菩萨蛮贺铸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①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菩萨蛮贺铸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①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
菩萨蛮
贺铸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①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注】①樵风:典出《会稽记》。郑宏年轻时上山砍柴,碰到神人,向神人请求顺风运柴,后遂其愿。“樵风”后指顺风。
小题1:试赏析上阕“无端更借樵风送”中“无端”二字的妙处。(4分)
小题2: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下阕中词人的情感变化。(4分)
答案

小题1:(1)“无端”指无缘无故、没有来由,词人借“无端”一词埋怨天公凭空吹来无情之风,使船速和离别加快,离愁加深;(2分)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希望船行缓慢的想法,使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抒发得更加深沉蕴藉、缠绵凄恻。(2分)
小题2: 下阕以设问“良宵谁与共”起首,写出词人想到别后之夜的孤寂、落寞,顿生凄苦之感:(1分)“赖有窗间梦”,梦中的相聚只能使自己稍感宽慰而已;(1分)“可奈梦回时”表现了美梦终是短暂的,令人遗憾和无奈;(1分)“一番新别离”,将梦醒当作新的离别,使思念之苦倍增,更加令人不堪忍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这是一道炼字型考题,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无端更借樵风送”紧承上句,船借着顺风飞快地远航而去,那伫立在岸边送行人的倩影,很快就不见了。词人五内俱伤,哀感无端,不由地对天公产生了奇特的怨责:为何偏在这个时候,没来由刮来一阵无情的顺风,把有情人最后相望的一丝安慰也吹得干干净净呢!这句中,“无端”即无缘无故之意。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希望船行缓慢的想法,使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抒发得更加深沉蕴藉、缠绵凄恻。
小题2:“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这二句由上片的白日的离愁而转写别夜的落寞惆怅及其凄凉。词人明知这别后无人共度良宵,而又故作设问,进一步凸现了心头的凄凉、处境的寂寞冷清及其对爱情的忠贞不二。词人现在只有独卧窗下,在神思魂萦的梦境中才能和心上人再次相见。这里一个“赖”字,说明词人要把梦中的欢聚作为自己孤独心灵的唯一感情依托。这一问一答,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别后孤独凄凉落寞的心态。
“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二句紧承上句而来。词人只有在梦中与情人相见,但梦毕竟是虚幻的、短暂的。梦中的欢聚,只不过是词人苦思冥想而成的一种超现实的精神现象反映而已。梦中的欢会虽然是热烈的、缠绵温馨的,无奈梦毕竟是要醒的。待到梦醒之后,那番梦中相会的欢乐却又导致了“一番别离”的痛苦!词人越是将梦中的欢会写得热烈缠绵,就越反衬出现实生活的悲凉、痛苦。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小题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小题2:全诗表现“凄凉”之情,试简析颈联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小题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3: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小题4: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小题5: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小题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3分)
小题2: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
相 见 欢
蔡松年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
云闲晚溜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注] ①溜:水流。 ②斜川:晋陶渊明曾“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并作诗记之。③清商:即商声,古时五音之一,其声凄清,故称“清商”。
小题1:这首小令写景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所描绘的意境有什么特点?(3分)
小题2:你认为诗中的人物应是怎样的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韩元吉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注:①韩元吉,宋南渡后寓居上饶(今属江西),官至吏部尚书。②觥船:此处指载酒船以觥引酒。③落纸云烟:指文章写得好。④凌风,指凌风亭。
小题1:本诗的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小题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