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过山村(唐)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小题1:本诗是如何表现“暮过山村”的?请结合全

暮过山村(唐)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小题1:本诗是如何表现“暮过山村”的?请结合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小题1:本诗是如何表现“暮过山村”的?请结合全诗分析。(4分)
                                                                             
                                                                             
小题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整首诗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诗人暮过山村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情绪也跟着波浪式起伏与发展。(2分)诗歌首联点题,用淡墨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颔联则重点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颈联转写夜景;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2分)
小题2: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2分)“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1分)此联充分揭示诗歌的主题,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起句从听觉形象写起。一个秋天的黄昏,诗人路过一座山村,远远便闻到山涧的潺潺流水声。颔联,重点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诗人从数里外的旷野走向山村,一路行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夜幕悄悄地拉开。颈联转写夜景,然后诗人逐渐走近山庄。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
小题2:尾联即写接近山村时的喜悦感受:“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诗人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结句“烟火渐相亲”,写得极富生活情趣与韵味。诗人对生活的感受相当敏锐,体验深刻,又着意炼句,因此,诗里的心理刻画也显得细致入微而耐人寻味。
点评:本题从诗歌曲的情感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本题的第一小题有一定的难度,移步换景这种手法虽然常见,但考试并不多,所以学生还是会感到陌生,因此考生平时要多熟悉各种手法。
举一反三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小题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5分)
答:                                                                 
小题2: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小题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6分)
答:                                                          
小题2: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写景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小题1:具体分析词的前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你认为这两句中最生动形象的是哪个词?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2:有人说“万里悲愁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抒发了杜甫的八种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词具体分析这首词表达出了词人的哪些思想感情?(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题金城临河驿楼①
岑参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②。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
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①岑参: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金城:在今甘肃兰州西北。②五凉:指晋和南朝宋时北方十六国中的前凉、后凉、西凉、北凉、南凉,其地均在甘肃境内。
小题1:诗中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重险”的?(6分)
小题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淮村兵后
(南宋•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小题1: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请简要概括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